• 551阅读
  • 0回复

读《秋色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4-25
第7版()
专栏:

读《秋色赋》 谢云
读峻青同志的散文和报告文学集《秋色赋》,有一个突出的感觉:作者总是把他的摄影镜头对准着现实生活中激动人心的情景和场面,对准着火热的斗争,对准着新生的事物。由于紧密地反映了现实的生活斗争,《秋色赋》里的作品具有很强的时代气息。在这里,我们不但看到了我国人民最近几年所进行的伟大斗争的侧影;而且通过那些反映解放战争中敌我斗争的作品,听到了解放区军民义愤填膺、奋起战斗的呼声。这些作品,今天读来仍然激动人心,具有很大的认识作用和教育意义。
峻青同志用满腔热情,热烈地歌颂了那些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共产主义事业而英勇战斗、奋不顾身的革命战士。在解放一江山岛战斗中牺牲的吕有库的形象是特别动人的。虽然残废,还坚持学习文化准备为祖国服务的张明山,民兵英雄李成万和李守先、孙玉敏,还有那些长期坚守在没有房屋、没有树木的海岛上的海防战士们,……所有这些平凡而伟大的革命战士和他们的革命精神,都给人以强烈的感受。峻青同志不但在记述这些英雄人物的动人事迹的时候,蘸满了感情的墨汁,而且常常用火一样的语言直抒胸臆,或者径直向读者发言。在《敬礼,光荣的海防战士》中一连串的发问,会使人们联想到自己的工作、自己的思想、自己对祖国和人民的责任,并且从而产生出力量。
在反映故乡生活的一组文章中,感情是显得更为亲切的。在革命战争的烽烟里,峻青同志曾经在自己故乡的土地上,同乡亲们一起,进行了长期的斗争。现在,他重返久别的故乡,看到故乡的人们不但医治好了战争的创伤,而且胜利地经受了几年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创造出繁荣昌盛的新农村。他们豪情如火,壮志凌云,英雄气概不减当年。看到这些,作者心中充满了兴奋、自豪和欢乐,抚今追昔,感奋万端。这种感情,溢于字里行间,使我们看到:新生活的灿烂阳光和革命战争的熊熊火光交织在一起,眼前绚丽烂漫的景色和历史上革命斗争场景交织在一起,组成一种动人心魄的图画。通过这样的图画,作者让人们清楚地看到了:经过革命战争血和火的考验的人民,是任何困难也吓不倒的;它也让我们清楚地意识到:今天美好幸福的生活,正是当年浴血奋战争取来的,我们要永远不忘过去的艰苦斗争,不忘国内外的阶级敌人,不忘革命先烈的流血牺牲,要永远保持光荣的革命传统,永远发扬英勇的战斗精神。
《秋色赋》中有不少篇章表现了作者敏锐的观察力和新巧的构思。解放战争前夕写的《胶济线上》、《李家埠在战斗》,通过具体的事实和现象,揭示了当时的斗争形势,唤起人们的注意,相当深刻有力。《罪恶的魔影》的结尾:“夜深了。昌南之夜,是阴沉沉地,邻村有枪声在响,犬在狂吠。然而,太阳永远是人民的。”寥寥数语,成功地写出了当时的气氛,表达了作者的思绪,给人很深的印象。在近几年的作品中,《秋色赋》是最引人注意的一篇。作者用饱蘸各种颜色的彩笔,描绘了绚丽灿烂的迷人秋色。然后笔锋一转,提出了“不行春风,难得秋雨”的生活哲理。并且通过一个老人的话指出:这春风不是自然界的春风,而是党的集中力量加强农业生产的号召。这就形象而深刻地揭示了事物的本质,使人的眼界顿时感到开阔而新鲜。文章首尾都提到欧阳修的《秋声赋》,不但增加了文字的波澜和色泽,而且结尾处指出:欧阳修眼中的秋所以和作者眼中的秋迥然有异,乃是不同时代在人们思想上引起的不同的反应,从而把对秋色的赞美转而成为对我们伟大时代的赞美,使作品的思想境界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从更严格的要求来说,我觉得有些作品锤炼还不够,显得有点松散。有些篇章在材料、意境甚至语言上都有重复的感觉。我觉得:作者写革命战争中的人和事是相当有声有色的,而写生产建设中的人和事还显得不如前者得心应手的样子。希望作者在新的作品里能够更深刻动人地反映社会主义建设生活里的新人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