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6阅读
  • 0回复

略论像样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4-25
第8版()
专栏:

略论像样子 石燕
婚姻大事,铺张好呢?还是俭朴好呢?我们历来主张俭朴的。陈规陋习好呢?还是新事新办好呢?我们历来主张新事新办的。可是,那些有旧思想、旧感情的人,对俭朴、对新事新办不怀好感,把它们斥之为“不像样子”。
于是,像个什么样子?怎么才像样子?就得讲个清楚,弄个明白。
大摆筵席,大宴宾客,像样子吗?可以说像样子,也可以说不像样子。
说它像样子,那就是:
像样地浪费劳动力;
像样地浪费劳动成果;
像样地沾染了摆阔绰、抖威风的恶习!
它又道道地地的不像样子:
不像劳动人民爱惜自己劳动果实的样子;
不像在新社会树立新道德新风尚的样子。
新事新办,俭朴大方,像样子吗?可以说像样子,也可以说不像样子。
说它像样子,那就是:
它合乎新时代、新社会的要求;
它合乎劳动人民目前的和长远的利益;
它表明劳动者用自己的双手粉碎陈规陋习。
它也不像样子:
如果用旧时代、旧社会的旧眼光来看,那么,它违背了几千年来的祖传老例。
然而,这又有什么办法呢?人是从猴子变来的,难道说,人还要回到猴子的时代去吗?
新的政治制度、经济结构要求有新的道德风尚同自己相适应。但是,新的道德风尚不会自动产生;旧的风俗习惯定会随着旧的政治制度、经济结构的消逝而消逝,但是,旧的风俗习惯也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
钟不敲不响,桌子不搬不动,灰尘不扫不去。先进的新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是要经过大叫大喊的;落后的旧事物的退位和死亡,是要经过斗争的。用新风尚来代替旧习俗又何能例外?
当然,这一斗争,多属于人民内部矛盾性质。因此,特别需要摆事实、讲道理;特别需要循循善诱的说服教育工作;特别需要立个样板,使大家有所遵循。
新风尚必须立、也是能够立的;旧习俗必须破、也是能够破的。广东省阳江县合山公社的龙庆村就是一个例子。那里的新型婚礼开了头,许多人就很自然地跟着走;那里的舆论大改变,称颂新型婚礼好处多。看来,人们已经感到:崇尚俭朴的新婚礼不是不像样子,而是很像样子了。
毛主席讲过这样一段话:“菩萨是农民立起来的,到了一定时期农民会用他们自己的双手丢开这些菩萨,无须旁人过早地代庖丢菩萨。共产党对于这些东西的宣传政策应当是:‘引而不发,跃如也。’”
我们对待旧的风俗习惯,也应该像对待群众的迷信思想一样,那就是:不是包办代替,而是根据群众的切身经验,启发群众的自觉,并通过群众自己的手把陈规陋习荡涤干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