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人们满意我们的工作吗?——看《满意不满意》有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4-25
第8版()
专栏:影评

人们满意我们的工作吗?
——看《满意不满意》有感 叶幼琴
《满意不满意》,这是一部喜剧电影的片名。许多人看过电影以后,都感到很大的满意。这部影片,是由江苏省苏州、常州、无锡三个市的滑稽剧团和无锡市曲艺团演员联合参加演出、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既有上海话片,又有普通话片。电影通过服务性行业的变化,使人呼吸到浓厚的时代气息。在一家普通的饭店——得月楼面饭馆里,人物仅是服务员、顾客,情节也不过是送菜端饭,但从这些日常生活里,使人看到了我们时代新人的精神面貌,看到了沸腾的社会主义建设,以及党的教育改造人的伟大力量。
电影开始,一声:“当心嘛来哉!”银幕上出现了三号服务员沈师傅,他那亲切的笑容,周到的服务态度,让要去赶轮船的顾客尽快吃到面,把这位顾客失落的工具包送到码头,主动为评弹演员送饭到书场……他热忱地把方便送给每一位顾客,使顾客们都感到满意。从这些情节中,使人具体地看到一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老服务员的形象。在旧社会,他们受尽了压迫,被人踩在脚底下,是“低人一等”的“堂倌”。随着解放,他们从屈辱的社会底层走出来了,不但在政治上翻了身,经过党的十多年的教育,在思想上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他们现在是社会上受人尊敬的人民勤务员,他们觉得光荣和自豪。旧社会给他们留下的烙印,使他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新社会的可爱,更加感到自己职业的光荣。于是,当他们为顾客服务的时候,他们的脸上漾出了发自内心的亲切的微笑。他对青年服务员杨友生说的一段话,说出了他对服务员工作的正确认识:“要是没有人服侍你,我看你一天也活不下去!要是没有农民种地,我看你只好穿棉花胎,没有理发师给你理发,你只好留根小辫子,在新社会是大家互相服侍的,这个叫社会分工。我们当服务员的,服侍人也是一种崇高的工作……”这些朴素的思想是他从自己的切身体会中得来的,所以更使人觉得真切动人。
但是,由于旧观念、旧习惯的影响,在一部分人的头脑中,特别是在一些青年人中,对待所谓“服侍人”的服务员工作是有不正确认识的。电影中的青年服务员杨友生便是其中的一个。他受了旧社会的所谓“有福之人人伺候,无福之人伺候人”的影响,不安心作服务员工作。从银幕上,我们看到他酣睡迟到,送错面饭,泼翻面汤,同顾客争吵等一系列事件。他的这些行动,正说明他的思想上有疙瘩,不安心于服务员工作。
当饭馆同志对杨友生进行批评以后,他表面上接受同志们的意见,实际上并没有解决思想问题。他采取了所谓“压”的办法勉强克制自己,避免和顾客争吵,强迫自己做到对顾客“笑脸相迎”、“笑脸相送”。银幕上出现杨友生几个扭曲着脸的“强笑”,以至把不少顾客吓走的镜头,给予观众的印象是很深的。这说明,在个人主义思想没有解决,对服务员工作没有正确认识的情况之下,即使是“笑”,那只是假笑,顾客依旧不会满意的。
对于这样一个年青人,怎样使他正确认识自己职业的光荣,克服错误思想呢?影片通过一个又一个生动的故事情节反映出党对杨友生耐心细致的教育。三号服务员沈师傅(杨友生的师傅)处处为顾客服务的模范行动;商业局王科长下放到得月楼来跟班劳动;商业局局长的女儿、初中生小顾对待服务工作的正确态度;全国
“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热烈气氛……杨友生正是生活在这样一些先进人物当中,先进的思想、时代的激流使他不得不逐渐扬弃个人主义的丑恶东西,投身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洪流中来。
杨友生曾经气忿地说:“我年纪轻轻,什么事儿都会做,我不要别人伺候。”事实怎样呢?当他骑车摔伤以后,汽车司机热心地把他送到医院,医生护士细心地为他治疗。这些事实雄辩地说明,在社会主义社会,人人都在辛勤地劳动,都在做着伺候人的人民勤务员。在我们的社会里,不管你多么有能耐,也不管你是不是意识到,事实上别人都在伺候你,这是谁也不能否认的客观规律。杨友生从现实生活中碰了壁,受到了教育。从杨友生不安心到安心,顾客对他由不满意到“我们很满意”,具体地说明了我们党教育改造人的伟大力量。
《满意不满意》不仅使从事服务工作的同志受到教育,也使从事其他工作的同志受到启发。影片使人们去联想、去思索这样一个十分有意义的问题:人民对我们的工作“满意不满意”?怎样才能使得人民满意我们的工作?如果我们都能像三号服务员以及其他先进的服务员那样,忠诚地为人民工作,得到人民的赞许:“我们很满意”,那么,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就会更加迅猛地向前跃进。(附图片)
电影《满意不满意》中的青年服务员杨友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