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农村中抓活思想的故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5-05
第2版()
专栏:活跃在各地报纸上的活思想

农村中抓活思想的故事
编者按 新湖南报最近连续发表尚真同志的杂文,介绍湖南农村干部做思想工作的一些故事。这些文章阐明:从实际出发,抓活思想,讲活道理,是教育农民卓有成效的方法。现摘要发表三篇如后:
善于耐心等待
沅陵县乌宿公社西溪大队是一个怕旱的地方,队里的一百九十亩天水田,往年常种中稻,常遇秋旱而减产、失收。支部书记李海英从多年的抗旱斗争中发现,天水田要增产,就得改种早稻,躲过秋旱。一九六二年春天,她就提出了改种早稻的计划,交给群众讨论。当时,群众大都不同意。他们说:“早稻没有种过,不保险;中稻种习惯了,碰上一年抵两年。”
李海英一时也无法说服社员,但是她同生产队干部一起,种了六分田的早稻作试验。结果,这块早稻比中稻提早一个月成熟,躲过了秋旱,获得了丰收。而毗邻的两亩中稻,条件相同,因为遇上秋旱失收。
鲜明的对比,说服了社员群众。第二年李海英再提出改种早稻的计划,社员就举双手赞成了。
一切为群众的工作,当群众还不自愿的时候,你强制他去做,愿望再好,也是不能成功的。因此,在生产斗争中,不论推行什么措施,进行什么改革,都要坚持说服教育的方法,真正做到群众自觉自愿。毛主席说:“有许多时候,群众在客观上虽然有了某种改革的需要,但在他们的主观上还没有这种觉悟,群众还没有决心,还不愿实行改革,我们就要耐心地等待;直到经过我们的工作,群众的多数有了觉悟,有了决心,自愿实行改革,才去实行这种改革,否则就会脱离群众。”(《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由此可知,所谓等待,并不是说不要做工作,而是说要继续进行艰苦的说服教育工作,典型示范就是对群众进行说服教育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讲活道理
今年二月,邵阳市一个少先队员,把他的一封不署名的信和三十斤粮食,托邵阳地委转送给去年受灾的邵阳县庙山公社落家塘生产队。这封信写道:亲爱的农民伯伯!去年你们那里闹了严重的旱灾,生活困难。我和妈妈、妹妹三个人,五个月中节省了三十多斤粮食。妈妈叫我把节约的粮食用到最有意义的地方去。我想了一想,就送给生活困难的农民伯伯吧,请你们收下。
落家塘生产队队长谢成明收到这封信,立即召开社员大会宣读,并且组织大家讨论。全体社员深受感动。有的说:“我经历了三个朝代,没有见过这种新鲜事。”有的说:“旧社会城里人喊我们乡巴佬,骂我们有汗臭气;现在喊我们农民伯伯,还节省粮食支援我们。”人人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一致表示要学习这个少先队员的风格,努力战胜灾后的困难,搞好生产。
能说这是一件小事吗?三十斤粮食看起来是小事,可是节省这三十斤粮食的精神却是非常可贵的。落家塘生产队队长,抓住了这样一件极有意义的事情,发动社员讨论,给社员上了一堂生动的政治课。这样做,做得很好,很及时,对推动生产救灾,起了很大的作用。
这就是抓活思想、讲活道理。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时,要避免讲空道理,避免流于一般化,就必须善于深入进行调查研究,摸清群众的思想动向,抓住最能感动人的活材料,有的放矢地去教育群众。把活材料和大道理结合起来,这样就不是讲空道理。讲活道理,才能引起群众的兴趣和关心,才能使群众受到深刻的教育。
实际地说服
去年夏天,正当干旱严重威胁的时候,临武县沙田公社曹家第六生产队社员曹贤检建议发动社员修盘山渠,翻山引水。队委会接受了他的建议,立即动员群众开渠。在山腰上挖两里多长的盘山渠道,工程实在不小。许多社员一边开渠,一边看,越看越怀疑:“水真能上山吗?”
社员不相信水能上山,挖渠不积极,怎么办呢?救苗如救火,多耽误一天就要多减产啊!曹贤检很着急,他想:“要鼓群众的干劲,就得让群众相信水真能上山。”他望着已经修好的半截渠道,想啊,想啊,忽然计上心来:“要是边放水边修渠、修一段放一段,不就可以说服群众了吗?”这个办法果真很灵。“水来了,快修呀!”工地上立即沸腾起来,社员们个个抖起精神,抢修渠道。八天之后,水终于翻过山来,注入了这片如饥似渴的田里,救活了禾苗。
这个小故事,讲出了一个大道理:农民是最讲求实际而不相信空话的。农民的这个特点,是历史条件造成的。长期处于小生产者地位的农民,眼光短,见识少,故步自封,墨守陈规,对新生事物缺乏敏感。解放后,农民群众的觉悟空前提高,但是几千年的旧思想、旧传统还在不同程度上对他们发生影响,他们自己没有见过的事情,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总是不大相信。水能上山,这件从来没有见过的事情,农民是不会轻易相信的。
既然农民最讲求实际,那么,在向农民进行政治思想工作的时候,就必须从这个特点出发。曹贤检动员群众开渠引水翻山,就是一个范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