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今年要在防治水稻螟虫上打一个胜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5-10
第1版()
专栏:社论

今年要在防治水稻螟虫上打一个胜仗
从最近结束的南方十省、市防治水稻螟虫座谈会上,可以看出江苏武进县防治螟虫的成绩和经验是很突出的。这个县在解放前,常年螟害率在百分之十以上,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他们摸到了螟虫的发生规律,又掌握了本地区水稻生长的规律,终于找到了一条既节省又有效、既能抑制螟害又能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的办法。一九六三年,全县水稻的螟害率平均已降到百分之一以下,粮食总产量比一九六二年增加百分之十三点七,比一九六一年增加百分之十五点二。如果全国水稻产区都能像武进县一样,把螟害率压到百分之一以下,每年从虫口夺回的粮食就有几十亿斤。这在我国的农业战线上,将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胜利。因此武进县的经验,对争取全国水稻的稳产高产,是一个很重要的贡献。
解放以后,特别是最近三年来,全国各水稻产区,都在防治螟害上作了很大的努力,积累了不少经验,不少地区的螟虫发生率在逐年下降。特别令人兴奋的是,广东、福建两省,去年在罕见的大旱、螟虫严重发生的情况下,仍能把全省平均螟害率压低在百分之二左右,这不能不说是植物保护工作上的一个重大的胜利。各省也都出现了一批大面积防治螟害的样板县,如浙江嘉兴、广东花县、湖北浠水、湖南沅江等县,他们在防治螟害的工作上,都做出了出色的成绩,创造了丰富的经验。
我们能不能在这些成绩面前陶醉起来呢?不能。各地治螟工作开展得还不够平衡,许多地方对螟虫的规律还没有完全摸透,基本上还处于被动的地位,螟虫仍然是水稻产区的一个大敌,决不能有一点点轻敌麻痹的思想。今年我们要充分利用当前的大好形势,扎扎实实地做好工作,在防治螟害上打一个胜仗,争取更多的地方把螟害压到百分之一以下,为进一步消灭螟害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目前,在治螟的指导思想上,相当普遍地存在着重治不重防;重药剂防治,不重农业技术防治;重突击不重经常等片面认识。有些地方还没有把防治螟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往往只是在螟害发生严重的时候,才临时组织力量突击地抓一抓。这样,虽然也能取得一时的效果,但是,主动权不在自己手里,螟虫危害程度,时而压下去了,时而又大幅度回升,水稻的产量也随之而时高时低,不能达到稳产高产的目的。
我们对于植物保护的方针是“防治并举、以防为主,土洋结合,领导、专家和群众三结合,全面防治安全有效”。要在防治螟虫上完整地贯彻这个方针,关键是要加强党的领导,在认识上解决全局与局部、经常与突击、防与治、专业与群众的辩证关系问题,把治螟工作放到议事日程上来,用抓水利、抓肥料一样的劲头来抓好治螟工作。
防治螟虫,是争取水稻增产的重要关键措施之一。因此,治螟和整个农业生产的关系,是局部和全局的关系。在螟害不太严重的时候,这个局部也许对全局没有决定性的影响,但是,当它发生严重的时候,就会成为全局的威胁,有时甚至是毁灭性的灾害。辛辛苦苦大半年的劳动成果,有可能几天的功夫就被虫口夺去。这是螟害对全局影响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治螟决不是孤立的工作,螟害的严重与否,往往和作物布局、种子纯度、水肥管理以及气候、雨水等外界的条件有直接的关系。因此,要做好治螟工作,不能就事论事,就治螟谈治螟。不但要研究螟虫的发生规律,还要研究它与其他各方面活动之间的关系,研究它们的内部联系,从照顾全局的观点来考虑治螟的工作,把治螟作为全局上的一个关键问题,认真地抓,认真地解决。没有全局观点,不弄清治螟和全局的关系,仅仅把它看作是一项技术措施,交给行政部门或技术部门去解决,那就只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治螟也和打仗一样,练兵千日,用兵一时,有备才能无患,平时准备得好,才能保证在紧要关头取得胜利。我们的敌人螟虫是有生命的东西,它的活动,经常随着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每年、每季、每代的情况都不一样,是一种比较难以对付的害虫,只有做好经常的侦察工作,随时掌握虫情、雨情、苗情的变化,做好治虫的思想准备、组织准备和物质准备,才能在紧要关头打得准、打得狠,又节省,又有效。否则,没有经常的工作,情况不明,盲目乱打,自己消耗很大,对方却伤亡很小,常常得不偿失。
在螟害发生以后,及时地予以除治,固然是必需的,但更重要的是掌握螟虫的发生规律,改变它的生活环境,改变它发生发展的一切条件,以抑制它的生长,把它对水稻的危害,控制在最低的限度上。武进县的经验最宝贵之处,就在于他们不是单纯依靠药物防治,更主要的是通过采取合理调整水稻茬口布局,推广高产避螟良种,提高种子纯度,调节栽插期,以及加强肥水管理等各项耕作栽培措施,达到了防治目的。与此同时,他们还不失时机地有重点地做好了施用药剂防治。采取这种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方法,就能掌握治螟工作的主动权,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反之,只治不防,就只能被动应付,结果常常会事倍而功半。
治螟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没有经常的准确的预测预报,没有一批受过训练的治螟技术人员,是不容易做好的。因此,要求治螟专家们深入螟害严重地区,训练治螟技术人员,并做好治螟的科学技术指导工作。但是,螟虫的危害面广量大,变化又很复杂,治螟的时间性又特别强,只有专业的技术人员,没有广大群众参加战斗,要达到大面积防治螟虫的目的,也是不可能的。因此,治螟工作又同时是一项群众性的活动。这两方面的力量,都不能忽视。发动广大群众参加治螟斗争,需要做十分细致十分耐心的教育工作。有些农民由于受了迷信思想的影响,不相信治螟的科学,也没有治螟的习惯,要改变这种情况,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用事实教育群众。武进县在这方面也提供了很好的经验。
要在治螟工作上正确地处理好上述几方面的关系,决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正确的认识,可以指导人们正确地去行动,但是,正确的认识不等于就是正确的行动,行动是否正确,有待于实践的效果来检验。同时,真正深刻的认识,也有待于不断的实践,才能一步一步的明确起来。武进县的经验,是经过十多年的摸索和实践,经过长期的反复的斗争得来的。此中有过不少艰苦,也碰过不少钉子。因此,解决认识问题以后,要在实际上把螟害压到百分之一以下,还要付出代价,还要做长期的艰苦的努力。既要有不怕困难,敢于同困难作斗争的精神,又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的态度;既要有雷厉风行的战斗作风,又要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工作和物资器械的准备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在治螟的斗争中真正赢得主动,获得胜利。目前,治螟工作还没有做出显著成绩的地方,固然要从调查研究做起,下决心在今年打一个胜仗;已经有了成绩的地区,也切忌骄傲自满,轻敌麻痹。防治螟虫是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斗争,一定要有坚持不懈的革命精神;否则,稍有松懈,螟虫仍能重新回升,仍有造成重大损失的危险。
当前,我们在防治水稻螟虫上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条件是十分有利的。全国水稻主要产区,只要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吸取武进的经验,结合当地具体情况,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把革命精神同严格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就一定能够缩小先进与后进之间的差距,使我国防治螟虫工作达到一个新的水平,为争取水稻稳产高产创造更好的条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