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全面权衡利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5-11
第2版()
专栏:

全面权衡利弊
田高
这里有一个关于改换高粱品种的故事。
河北三河县有几个地势低洼的公社,过去习惯种植“黑帽白”品种高粱,平常亩产二百来斤,好年景三百斤左右。有些人听说霸县的“歪脖红”品种高粱,平均亩产可以达到四百斤,就建议今春把“黑帽白”全部改成“歪脖红”。县的一些领导干部当时从增产粮食考虑,觉得这是一个好办法。
可是,没有料到,在向生产队宣传推广的时候,社员却不准“革‘黑帽白’的命”。他们议论说:“黑帽白”秸秆高,在这十年九涝的低洼地区,稳收程度比“歪脖红”大;再者,它的秸秆又直又结实,盖房可作苫料,种园田可用以搭架,穗子又是扎扫帚的好原料。“歪脖红”咱们没种过,谁也不知道发水淹了淹不了,粮食、秸秆等能收多收少?
听到社员的议论,县的领导干部察觉到原来的考虑不全面了:只从增产粮食出发,认为“歪脖红”比“黑帽白”要好,没有顾及当地的副业原料,推行起来即便粮食增产,经济收入反会减少。全面权衡利弊之后,县里决定先由群众自愿进行小面积试验,然后再决定取舍。社员们对这个决定都拍手欢迎。
这个故事很引人深思,特别在目前春播当头的时刻,是一个十分有益的活教训。这个教训告诉我们,看事办事,一定要防止片面观点,树立全面观点。
要知道,任何地方习惯于种植某一品种,都是和当地的生产条件相联系的。地势只是一个条件,土质肥沃程度、气候、病害流行情况,都是不可忽视的条件。把喜肥的良种种到瘠薄的地里,把不抗锈病的良种种到锈病流行的地方,把不耐肥的良种种到肥沃的地里,都不仅不能增产,反而要减产。再者,一个地方种植某些品种,和当地的生活需要、副业生产也是相连的,决定推广某个品种,不仅要从粮食增产考虑,还要研究对群众生活的影响,对副业生产的影响,对饲料的影响,全面权衡利弊。
要全面权衡利弊:第一,应当认真走群众路线,同群众商量,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第二,先试验、先示范。在许多情况下,没有试验作根据,只凭分析,是不能确定某个地方是否适宜推广某一良种的;没有示范作榜样,群众是不容易相信的,不乐意接受的。
全面观点,群众路线的方法,一切经过试验的科学态度,不仅在推广良种时必须树立,在进行其他农业技术改革时,在一切工作中,都必须树立。因为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和其他事物保持着复杂的联系,一个微小的改动,有时也会引起一系列的变化。因此,如果不全面考虑,如果不走群众路线,如果不采取先试验先示范,然后再推广的步骤,任何农业技术改革,群众就不会同意,就不可能真正推广;勉强推广了,也坚持不下去。这样,即使是好事,也很可能办成坏事。
(摘编自河北日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