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从先进的点到先进的面——曲沃是怎样领导比学赶帮运动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5-15
第1版()
专栏:

从先进的点到先进的面
——曲沃是怎样领导比学赶帮运动的
本报记者 宋琤 燕凌
从去年春天到今年春天,山西曲沃农村的大地面貌和公社社员群众的精神面貌,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两个春天,这里的人们议论的是同一个题目:“学杨谈,赶杨谈!”(杨谈大队是山西省棉麦高产的先进单位,本报四月二十五日已经作了概括的介绍。)不同的是,去年许多人的着眼点集中在杨谈的棉麦产量高、社员生活好,今年着眼点转向:杨谈的农活质量好、标准高;杨谈的社员思想好、觉悟高;杨谈的干部品德好、计谋高。……
去年年初我们访问杨谈的时候,一发现路边的田地地埂整齐,土碎地平,不用当地的同志介绍,就知道已经进入了杨谈的地界。今年,已经有很大一部分生产队赶上了杨谈去年整地的水平,一小部分生产队正在紧紧追赶杨谈今年的水平。光从土地上,已经不容易分出杨谈和别的大队的界限。
去年这时候,曲沃县的棉花播种、麦田管理、农田基本建设工作样样超过往年。今年,这些工作又大大超过去年。这不只是指工作的数量,更重要的是工作的质量。
曲沃县是通过先进经验推广网的组织形式开展比学赶帮运动、普及杨谈先进经验的。全县十五个人民公社的二百多个大队,在群众自觉自愿的基础上组织成几十个先进经验推广网,各个推广网的核心大队又同杨谈大队串连起来,组成全县的总网。这样,就以杨谈为总纲,一层层把全县各个人民公社里推广先进经验的活动带动起来。全县各公社的大队和生产队,通过先进经验推广网,有组织、分步骤地学赶杨谈大队这个总标兵。杨谈大队和各个网的核心大队,通过网的活动有计划、分地区地帮助各公社的大队和生产队。在山西省,这种先进经验推广网被认为是“一带二”的比较完善的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较好地解决了如何多快好省地把少数先进单位的生产和工作水平普及为多数单位的水平的问题,包括:点面怎样结合?普及和提高怎样结合?共性和个性怎样结合?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怎样结合?思想工作、组织工作和技术工作怎样结合?
在比较困难的时期树立起
鲜明的旗帜
一九六○年曲沃大旱,一九六一年的自然条件也不好,这两年,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就在一九六一年,杨谈大队的两千多亩旱地棉花第一次夺得每亩皮棉超过一百斤的高额产量。第二年,杨谈又是棉麦双丰收,三千多亩旱地棉花亩产一百零五斤,八千多亩丘陵旱地小麦亩产二百二十斤。曲沃县委是用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的革命精神来对待困难的。曲沃县委通过典型指导全面工作的思想是比较明确的。他们从杨谈的大面积高产纪录的出现和杨谈大面积农活质量的高标准,更清楚地看到了集体经济的巨大力量,立即把这面旗帜高高举起,作为战胜困难、巩固和发展集体经济的榜样,号召全县人民学杨谈、赶杨谈。
几千亩大面积的旱地棉花究竟能不能亩产百斤?最初,群众并不是都相信的。这是对先进技术的保守思想,也是对集体经济的保守思想。曲沃县委有计划地组织了去杨谈参观访问的活动,解决大家“信不信”的问题。去参观的人,有的带上皮尺悄悄地丈量杨谈的地块,有的看杨谈的花柴,有人数杨谈的棉桃,有的到社员家访问,了解社员的收入,看来看去,算来算去,亩产一百斤硬是一点不含糊。有些人原先对集体经济能不能提高农活质量,心里总有疑虑。到杨谈一看,八千多亩麦子、三千多亩棉花全部超过过去富裕中农在小块土地上曾经达到的水平,心里的一团云雾就消散了。很多人都说:杨谈的地会说话,它道出了集体经济的优越性!人们从杨谈看到了人民公社集体经济的光辉灿烂的前景,坚定了在困难的条件下进一步发展集体经济,争取棉粮双丰收的信心。
信不信、服不服的问题解决了,还有能学不能学,赶上赶不上的问题。曲沃县是棉花集中产区,在遭灾以后,有些人产生了重粮轻棉思想,影响了棉花生产,这也是大家学杨谈赶杨谈的障碍。杨谈不但是棉花高产,而且正确地处理了粮棉关系。他们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提高棉花单位面积产量。棉花的单位面积产量高了,就能增加农业生产资金,增加油料、燃料、饲料、肥料,还可以按国家规定得到较多的奖售粮食和化肥,促进粮食生产,提高社员生活。曲沃县委用杨谈这个榜样帮助每一个生产队算这笔细账。使每一个生产队干部以至许多社员都清清楚楚地知道,提高了棉花单位面积产量,既对国家贡献大,又有利于集体和个人。这时候大家明白了:重粮轻棉,是不相信棉花单位面积产量可以提高,是不认识集体经济究竟有多大的潜力。杨谈的自然条件相当不好。国家也没有给他们额外的支援。杨谈所以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完全靠他们自己的革命干劲和一套科学的技术和管理办法。从这里大家懂得了,只要有争上游学先进的革命干劲和细心学习的科学态度,杨谈是可以学也可以赶的!
一九六三年,杨谈的棉花面积又扩大到三千八百多亩,亩产量提高到一百三十八斤;丘陵旱地小麦亩产量提高到二百八十多斤。产量更高了,增产幅度也很大,却很少有人再怀疑了。通过先进经验推广网更细致地介绍了杨谈的新经验之后,大家学杨谈、赶杨谈的信心更高了。
(编者按:工作顺利的时候,要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向高标准看齐;在遇到了暂时困难的时候,尤其需要高举总路线的旗帜,敢于争上游,敢于向高标准看齐。总路线的精神,不但要成为党委的指导思想,而且要在群众中做细致的思想工作,使它变成广大群众的自觉的行动。曲沃县委在比较困难的时期能明辨方向,而且把教育群众的工作做得细致,做得彻底。这是曲沃县推广先进经验的工作能够产生巨大的物质力量的一个重要原因。)
树立旗帜后还要打深厚的基础
只是有了杨谈这面旗帜,并不就能够形成齐争上游的群众运动。有了旱地棉花亩产百斤的榜样,还需要告诉大家这是怎样出现的,学杨谈赶杨谈才会有丰富的内容。曲沃县委用严肃的态度认真总结杨谈大队的经验。从一九六一年杨谈棉花第一次亩产超过百斤起,曲沃县委就着手总结杨谈的经验,先后总结了不下二十次;直到现在,这件工作还在继续进行。开始,他们总结了杨谈水土保持、以及有关棉花栽培技术方面的先进经验;接着又发现了杨谈保证农活质量的管理上技术上的各种有效办法。一九六三年,进一步总结了杨谈大队政治、管理、技术三结合的经验。最近,又深入一步,总结了杨谈大队几年来始终不懈地高举总路线旗帜,用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的精神教育群众、领导生产的经验。通过不断的总结,曲沃县委对杨谈的认识逐步由浅及深,由表及里,由片断到比较系统比较完整。杨谈对群众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大,比学赶帮的内容也越来越充实、越丰富。
为了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引导群众争上游的信心,曲沃县委树立的旗帜不只杨谈一个。这里有连年保持水地棉花高产纪录的吉许大队,有小麦高产单位宋郭大队。为了更有效地促进“面”,曲沃县委还抓了各种有特殊意义的“点”。他们抓起了全县有名的落后队——?[sī思]祁大队的工作,在全县树起了后进队奋发图强争上游赶先进的榜样。他们还把那些“倒下的旗帜”(原是突出的先进单位,干部根子正、能力强,但由于具体工作中的缺点错误以及自然条件的变化而一时落后了。)重新扶起来。安居大队就是其中之一。县委在这里做了细致的工作,帮助他们分清了成绩和缺点、正确和错误,把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又调动起来了。曲沃县委还善于抓住先进事物的苗头,大力扶植,大力宣扬,使他们能够很快地成长壮大起来。为了创造学习先进经验的经验,为了在学赶杨谈方面能有更多的典型,一九六二年夏收以后,全县十五个公社抓起了十七个这样的“点”,这些“点”大都是工作基础好、学先进的劲头大的单位,加上领导的帮助,他们在学杨谈赶杨谈方面都起了示范作用。
杨谈的经验十分丰富。当各生产队学杨谈的劲头越来越大的时候,只凭一两次介绍,对于生产队的同志来说,像是倾盆大雨,吸收不了,学起来好像“老虎吃天,无从下口”。要学杨谈的经验,特别是技术经验,最好能多去看看。可是,如果大家都经常去,杨谈的同志怎么受得了?大家要求能够更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学赶杨谈。
群众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也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杨谈大队的西邻有一个北辛庄大队。这个大队在一九六二年初自动和杨谈大队的第十三生产队挂钩。一方虚心学,一方诚心帮,一九六二年,北辛庄的棉花由上年的亩产三十来斤提高到五十多斤。(一九六三年,北辛庄大队学杨谈学得更好,杨谈大队帮北辛庄也帮得更好,北辛庄的棉花亩产量已经一百斤出头了。)另一个和杨谈紧邻的八顷大队,一九六二年用另一种形式同杨谈挂钩。他们把研究生产的会移到紧靠杨谈的地头开,请求杨谈派人来指点。以后,杨谈的一些会也移到靠八顷的地头开,遇到问题,两下一块儿商量解决。
曲沃县委分析了群众的要求,受到杨谈、北辛庄等大队自动挂钩的启示,决定以这种形式为基础,加以改进、提高,在全县建立起四十四个先进经验推广网(一九六四年初经过调整增加为五十一个网),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比学赶帮运动。每一个网有一个核心大队,带头并帮助大家学习以杨谈为主的先进经验,成为大家学先进赶先进的“梯子”。
(编者按:领导要善于促进群众,又要善于接受群众的促进;领导不能等待群众自发地提高觉悟,而要做细致的工作去提高群众的觉悟,又必须根据群众当前的觉悟水平和要求决定问题。曲沃先进经验推广网的出现,正是曲沃县委从群众中来又到群众中去,领导和群众互相促进的结果。深厚的基础工作,群众的迫切要求,这是曲沃的先进经验推广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没有发生形式主义的流弊的主要原因之一。)
群众发动起来后更要注意从实际出发
曲沃的同志们说:杨谈像是一座先进经验的“水库”,有了先进经验推广网,就像修起了几十条渠道,杨谈“水库”里的“水”经过这些渠道,源源流出,灌溉了曲沃的大片土地。
水是好水,还要用得好才能充分发挥好的作用。在广大群众学先进的热情已经发动起来以后,曲沃的同志们特别注意了指导大家从实际出发活学活用。
杨谈有一套科学的经营管理制度,这是杨谈农活质量高标准的重要保证之一。学杨谈,不能不学他们的经营管理制度。但是,杨谈的经营管理制度并不是很容易学的。特别是他们根据劳动数量和劳动质量统一计算劳动报酬的评工计分制度,和严格的三级验收制度,不仅需要干部有较高的经营管理水平,更加需要有坚强的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干部能够大公无私、以身作则、不顾情面,需要社员有较高的集体主义觉悟。在这些方面,多数生产队的工作基础都和杨谈相差很多。当“梯子”的大队各自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逐步学习杨谈的经营管理制度,为大家摸索经验。这些作为“梯子”的大队,先在自己大队中选一个样板队,开始学习。他们活学活用,并不硬搬杨谈的一套制度。必须通过制度来保证农活质量,但是,一开始并不一定像杨谈那样,所有的农活都把质量做为计酬的依据,一般是先从关键的农活做起,能有几种实行就几种实行;质量要求也大都由粗到细,逐步提高标准。验收制度等也是这样,不能三级验收,就先从大队验收做起,逐步实行三级验收;不能样样农活都验收,就先从关键性的农活做起……。
各个推广网的核心大队把杨谈的经验消化了,这个网里的大队又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来向他们学习。不论是对这个网或那个网,不论是对一个网里的几个大队,在这些方面县里和公社都不强求一律,都不提出脱离实际的过急过高的要求。这样,在曲沃就出现了各种程度的既是杨谈式的又不完全和杨谈相同的经营管理办法和耕作技术。尽管大家的水平参差不齐,可是,都从原有的基础上大大地向前跨了一步,有的在一年之内跨出了两步、三步……。
杨谈大队的劳动管理办法一推广出去,有几个大队不只因地制宜地作了一些改变,而且在某些方面有所改进。杨谈大队马上又学习这些办法,改进自己的工作。大家的猛追紧赶,促使杨谈、宋郭、吉许这些先进大队不断地用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杨谈大队正在认真地加强自己的薄弱环节,同时,立志在单项工作上面学赶全省的最高标准:学大寨人的风格,学绛县南柳大队的干劲,学平顺羊井底大队的干部参加劳动,学夏县郭道大队的造林……。
(编者按:“搭梯子”是推广先进经验的一种好办法。它使条件各不相同的生产队,便于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一步一步地登上高峰。“搭梯子”不是“取法乎中”,而是真正有效地“取法乎上”。采取这种有效的措施,把群众力争上游的干劲,和从实际出发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这是曲沃县推广先进经验的工作获得显著成效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去年一年,曲沃各人民公社、大队和生产队通过先进经验推广网学杨谈、赶杨谈的结果,已经出现了三个亩产皮棉百斤以上的公社,亩产百斤以上皮棉的大队由前年的三个增加到四十五个。可是,这些社、队的许多干部和社员却说:越学越觉得离杨谈远,越学越觉得杨谈的学问深。这是为什么?
去年一年,从推广先进经验的具体工作来看,曲沃着重推广的是技术和经营管理的经验;实际上所引起的思想斗争,却比前两年更加广泛更加深入了。曲沃的同志们把杨谈的经验叫做“三结合”的经验(就是政治、管理、技术的密切结合)。干部有充沛的革命精神,忠心耿耿为集体,不顾私利,不徇私情,才可能学好杨谈的管理经验和生产经验;社员有较高的社会主义觉悟,才可能学好这些经验。曲沃的同志都知道杨谈干部的“底功”深厚,这指的是他们集体领导健全,能够开展批评自我批评,有严格的组织生活,关心群众生活,善于走群众路线,善于发扬民主,善于针对各种人的不同情况进行细致深入的思想工作。干部大都树立了革命到底的思想,办事大公无私,处处以身作则……。这是杨谈“三结合”的基础。不可能要求所有的大队把这些基础工作都做得很好了,然后再从技术和管理方面学习杨谈经验。可是,当技术和管理方面的经验已经初步推广,生产上已经见到成效,广大群众已经尝到学杨谈的甜头以后,如果不更进一步学杨谈的思想政治工作,就难以进一步学习杨谈干部和社员的先进思想,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学习也难以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现在曲沃的基层干部大多已经提出了学杨谈思想政治工作的迫切要求。他们说的“离杨谈远”、“杨谈的学问深”,主要是指的这个方面。
曲沃县委总结了去年先进经验推广网的经验之后,已经把学习杨谈的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今年推广网的活动的首要内容。为了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县委、公社党委正在进一步改进领导作风,深入基层蹲点,更进一步发挥杨谈的先进典型的作用,在全县范围内普及政治、管理、技术三结合的经验。
随着各级党委把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放在更重要的地位,曲沃县推广先进经验的工作又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