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农村新图——访越纪事之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5-17
第6版()
专栏:访越通讯

农村新图
——访越纪事之五
《人民日报》访越代表团
“旅客同志们:我们的飞机现在开始进入越南领空。”
飞机上的服务员这样一报告,许多人都停在窗前向下了望。大地上,纵横交错的河流,一望无际的水田,有的水田已经呈现出饱含春意的绿秧。
早上从北京起飞,还是冰天雪地的隆冬。现在,在波光云影之中,片片新绿入眼来,显示着蓬勃的生机。这就是越南,这就是富饶的红河三角洲。
下了飞机,踏上越南的土地。我们看到在水田里辛勤插秧的农民,听到一年之中可以耕作两造以至三造农作物的介绍,我们想:这里的土地真是富饶。
可是,在这样富饶的土地上,越南人民过去却过着极端贫困的生活。为什么富饶而又贫困呢?请看一个法国殖民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提出的这个灭绝人性的建议吧:
“让一大部分人口死亡,同时把还剩下来的人陷于穷困的境地,这是一部减弱爱国热情的好机器。”
一九四四年至一九四五年,法国和日本帝国主义强迫农民种植大麻,有的地方把已种的稻子全部拔掉,加上堤坝决口,强征谷物,这时,农村遭受到了空前的饥荒。在我们访问的一些农业合作社中,不少社都具体举出当时饿死的人数。据越南革命博物馆材料,这一次饥荒,共饿死二百多万人。
殖民统治和侵略战争使这个富饶的地方贫困了:七分之一的田地抛荒,三分之一的田地无水耕种,四分之一的耕牛被敌人杀害。这就是越南革命胜利时所面临着的农村景象。
经过土地改革,消除了封建剥削,广大农民获得了土地。经过农业合作化运动,百分之八十五的农民组织起来。仅仅十年,越南农村真可以说是起了天翻地复的变化。
从几年前开始,越南农村广泛开展了“学习大丰农业社”的运动,现在就通过大丰社的变化来看看越南农村的新面貌。
在大丰农业社里,我们参观了抵御海潮的堤坝及改进灌溉的水利工程,参观了制造和修理农具的农具厂,参观了正在紧张生产的砖瓦场。此外,还参观了医疗站、妇产院、小学校。因时间限制,还有石灰窑、伐木队、捕鱼队、畜牧队、养鸭队等没有来的及参观。单看这些生产机构,就可以知道这个社经营了多少生产。看着他们的生产成就,就更可以知道富裕到什么程度。
可是,在过去,它并不富裕。这里,有这样两句民歌:“我的衣服这样破,破得虱子都找不到窝!”这并不完全是夸张,在社的文化室里,我们就看到展出的补了一百多个补绽的衣服。这里第一次放映中国影片《白毛女》时,农民们想起自己的遭遇,有不少人当场昏过去。
怎样脱掉破衣达到现在的生活水平呢?社主任阮玉瑛同志向我们谈了整整一个下午。从他的谈话里,使人深深感到,越南人民真是勤劳刻苦的人民,任何困难都不能阻挡他们前进。
大丰社地势低洼,经常受海潮影响,不能按时播种。为适应这种情况,有三分之二的田地,都只好种植播种晚、产量低的稻种。因此,直至土地改革以后,许多农户还是依靠政府救济或从事副业生产来维持生活。
一九五八年,开始农业合作化,全乡农民很快都参加了合作社。依靠组织起来的力量,跟着就开始了改造自然的战斗。
过去,海潮漫溢,能不能插秧,要由海潮支配。现在,集中力量修筑防潮堤坝,从一九六一年至一九六三年,三年中共围堤二十公里,土方工程达三十七万立方米。
随着制服海潮的进展,按时插秧的时间也逐年提高。按春节前插秧的比重来看:一九六○年,占百分之三十,一九六一年,占百分之六十六,一九六二年,占百分之八十,一九六三年,占百分之九十二点八,一九六四年,达百分之九十四。
这种变化意味着:一、适时插秧,可以把产量低的稻种逐步淘汰,选用产量高的稻种;二、给大块田地争取了时间,更可以增加复种面积,由原来的一造变为两造以至三造。
过去,大丰社只种稻子。阮玉瑛说,刚收获时,看看稻子很多,可是,从穿衣服到日常生活用品,一切都靠它,不要很久,就发生接济不上的现象。如遇稻子歉收,情况就更加严重。
几年来,大丰社年年开荒,在荒地上种了红薯、木薯、油茶、甘蔗及其它经济作物。同时,还养了牛、养了猪,发展了经营。有一年,秋季稻歉收,开荒的收获就完满地解决了缺粮问题。
过去,大丰社没有副业生产。一九五九年开始,先向国家贷款,建立了孵鸭室、石灰窑等几项副业。随着这些副业生产的发展,又以这些副业生产的盈余做资本发展其他副业。现在,全社共建立了二十二种不同副业,副业收入占总收入百分之二十一。
大丰社的多种经营,使人民生活有了很大提高。单以口粮计算:一九六○年,平均每人每月分稻谷十七公斤,杂粮二点七公斤。一九六三年,平均每人每月分稻谷二十二点四公斤,杂粮三点四六公斤。
此外,社里有了一部拖拉机,四部水泵,有了自建的小学校、医疗室和妇产院,每个生产队都有文化室、幼儿园和仓库。社和队之间都安设了电话,全社还建立了广播系统。
过去,大丰社的农户,每年有一半需要国家救济。现在,大丰社不但不需要救济,每年还可以有余粮和其它副食品支援国家建设。
大丰社,是越南农业生产的旗帜,也是越南农业生产的缩影。在“大丰运动”中,全北方的农业社,一个个奋起直追,有不少的社真正赶上了大丰,而且在有的方面超过了大丰社。
参观大丰社回来,越南农业部门负责同志又介绍了越南的整个农业生产情况,使我们对越南农业生产的全貌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越南北方,在一九六○年就基本完成了农业合作化,按农村人口计算,有百分之八十五加入了农业合作社。这些农民共组成了三万个农业合作社,其中有百分之六十是初级社,百分之四十是高级社。
越南河流很多,给农田灌溉提供非常有利的条件。可是由于水利工程不好,过去经常发生旱灾或涝灾,严重地影响着农业生产。十年来,越南一直注意水利建设,合作化后,又提出合作化和水利化结合起来的口号。各地建立水利专业队,干部每年都要参加水利工地的劳动,广大农民更是踊跃地参加水利建设。几年来,修建的各种大、小水利工程,共可灌溉农田五十万公顷。现在,又提出两年水利运动,在胜利的基础上争取更大的胜利。
越南有广大的山区,长期以来,由于地广人稀,一直没有开发出来。这几年来,越南党和政府每年都发动大批平原居民上山,参加山区的经济和文化建设。平原农民上山以后,或者分别参加当地农业合作社,或者单独组织农业合作社,或者单独组成生产队参加当地农业社。由于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平原农民踊跃上山,山区农民热情接待。几年来,有二十四万人上山,共开垦荒地三十万公顷。依照越南规定的稳定标准:一、自己解决食粮;二、发展了牧业;三、耕地固定;四、盖了房子,开始有小量农产品出售。上山农民单独建社,两年可以达到这个标准,如参加山上原有农业社时间还更快一些。随着这些农业社的发展,在农业生产上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越南有温和的气候,一年可以耕作两造或三造农作物。过去,由于水利、劳力等等原因,复种面积并不很高。以海防市所属九县为例:过去复种指数是一·七,就是说,一百公顷土地中,有七十公顷复种。现在,复种指数提高到二·三,全部土地复种之外,其中有百分之三十的土地复种了两次。一九三九年,是法属时期播种面积最大的一年,全北方播种面积为二百一十万公顷。几年来,随着复种指数提高和山区开垦,播种面积逐年扩大,去年,播种面积已经扩大到三百二十万公顷。同一九三九年比较:粮食产量提高两倍多,经济作物总产值提高六倍多,畜牧业提高近一倍。
由于大力开发山区,提高复种指数,扩种各类经济作物等重大措施,北方长期保存着的以水稻为主的单一作物状态也正在随之发生变化。一九三九年时,粮食耕作面积占百分之九十六七,经济作物只占百分之三多一点。在粮食作物中,稻子占百分之八十九,杂粮只占百分之十一。现在,经济作物面积增加近一倍,在粮食作物中,杂粮比重超过百分之二十。这个变化看来似乎简单,但它却给农业生产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前途。
随着农业合作社的巩固和发展,越南农民生活也在逐步提高。在法国殖民统治时期,北方生产的粮食不能自给,每年要从南方运大米二十万吨至三十万吨供应北方需要。法国殖民者根据他们八十年的经验,曾经断言:越南北方根本不能解决粮食问题。现在,这种预言落空了。
仅仅十年,越南北方农村就已经起了这样巨大的变化,可以预期,在越南劳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凭恃已有的雄厚的物质基础,在前进的道路上的北方农民,将会比过去十年走得更快,将会在农业生产上创造出更伟大的成就。(附图片)
越南北方大丰农业社的社员正在夏收。由于社员们积极采取了技术措施,因而使今年的稻子获得丰收。
大丰农业合作社位于广平省,土地和自然条件并不优越。但是由于全体社员的努力,使这个社成为越南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一面旗帜。 越南通讯社稿(新华社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