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千争不如一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5-19
第2版()
专栏:

千争不如一试
徐一鸣
去年,上海郊区青浦县莲盛公社出现了一块“一田多样的试验田”。这块田分成大小不一的四份,每株稻的距离不一样。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少见的现象呢?原来是有缘由的。一九六二年,这个社的一个生产队接受了上一年稀植减产的教训,晚稻改为密植,结果虽有增产,还是不及有的田稀植产量高。当时有人就说还是“越稀越好”。究竟密植好还是稀植好?众说纷纭,一时得不出肯定的结论。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社干部和老农一道,在自然条件和各种措施都相同的情况下,种了这样一块密度不同的多样田。秋收结果,密植那块增产了;从收成中还可以看出,问题不仅在于密植能够增产,而且要“合理密植”,这样,就会比稀植优越。后来,主张“越稀越好”的人心服了,他们说:“千争不如一试”。
“千争不如一试”,一语中“的”,它说出了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而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客观事物本来就是很复杂的,对于同一问题,各人的见解不尽完全一致,发生这样或那样的争论,常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事实毕竟是事实,真理只有一条,通过实践的检验,就可以辨明是非、真伪、高低。所以,“试”胜于“争”,事实胜于雄辩。“争”之所以必须通过“试”来解决,这首先是因为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中来的,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因此,证明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只有通过社会实践。也就是说,只有当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达到了思想上所预期的结果时,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了。这样的观点,就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这样做了,就是尊重了事实,尊重了唯物论。世界上有许多不同的认识,经常展开讨论,谁是谁非,归根结底,都是通过实践来解决的。在生产斗争上的问题如此,在阶级斗争中的问题如此,在科学实验中的问题亦复如此。
原则上肯定水稻密植能增产,得到这样的认识还不够,因为它可以是从别人那里得来的间接经验。要使间接经验变为直接经验,产生效益,还要根据当时当地的具体条件,确定适当的合理密度,才能圆满地解决这个问题,做到因时因地制宜,避免生搬硬套的缺点。因此,有了别人成功的经验,也还必须经过自己的实践,才能把别人的经验学到手。
“一田多样”的试验,不仅说明了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而且也显示了生产试验这种实践对于提高人们思想认识的巨大作用。固然,试验总是在比较小的范围内进行的,然而经过试验,就能做到由点到面,由个别到一般,这是合乎事物发展的规律的,也是合乎人们思维认识的规律的。一切经过试验,就能使人比较正确地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能够深刻地认识问题的本质。而且在一定条件下,还需要经过反复试验,才能真正把群众的实践经验总结起来,加以推广。事实上,人们的认识总是有局限性的,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不能一次完成的,认识的正确与否,要靠试验来解决,认识的完整与否,还要靠试验来充实。“一田多样”的试验过程,既是农民群众对于合理密植的认识过程,也是一个典型示范推动一般的过程。
(原载上海文汇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