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当老实人 说老实话 做老实事——访上海嘉丰纺织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5-20
第2版()
专栏:

当老实人 说老实话 做老实事
——访上海嘉丰纺织厂
本报记者 陈迟
嘉丰纺织厂雪白的粉墙上写着三行红色大字:
做工作先学习党的政策
作决定先看看实际情况
办事情先听听群众意见
这三行大字,就是这家中型棉纺织厂办企业的主要经验。十年前,这家工厂还是资本家的私人财产,一九五四年公私合营后,工人阶级当家作主,掀开了企业历史的新的一页。
十年来,这家工厂一直是完成国家计划比较好的单位,从一九五九年以来,年年全面实现多快好省,在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原料材料消耗等方面,在同行业中保持着先进水平;十年来上缴给国家的利润,足够用来建设三个半跟本厂同样规模的纺织厂。一九六三年,这家工厂被评为全国五个先进企业之一。
优异的思想作风总是优异成绩的先导。嘉丰纺织厂的作风是什么?就是“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做老实事”。显然,这就是社会主义企业的作风。多快好省的统一
一九五八年,丰收的棉花大批大批地运到上海,纺织工人开展增产节约劳动竞赛,加快车速,充分发挥机械效率,力争为国家多纺纱多织布。嘉丰纺织厂的一些干部害怕“落后”,没有研究实际状况,贸然把车速加快。结果,纱的断头增多,产量下降,质量也迅速降低。
必须火速作出抉择。党委书记兼厂长顿凤阁和党委委员们一起,反复学习了党的文件,最后作出了结论:党要我们全面实现多快好省,既要加快车速,又要保证质量。于是,厂里作出决定:先把车速稳住,到兄弟厂学习去。他们从兄弟厂的经验中体会到:要加快车速,就得有两个条件:纺纱机的机械状态好,工人操作水平高。他们决心脚踏实地,工作做多少,车速加多少。
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来到车间,同工人一起,扎实地整顿机械状态,认真地提高操作本领。没有多久,车速就从二百转逐步加快到三百转以上,单位产量提高了近三分之一,质量仍继续保持同行业的最先进水平,用棉量也比兄弟厂低。
全面贯彻多快好省的方针从此就一帆风顺了么?不是。一九六一年春天,他们在车速问题上再一次经受了考验。
当时,纺织工业的头等任务,是把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快与好的矛盾又在嘉丰纺织厂产生了。为了力保产品质量,梳棉机的运转速度骤然降低了三分之一,细纱机、布机的车速也跟着减慢了。
怎么办呢?党委会开会研究,领导干部找技术人员商量,向老工人问计,倾听各方面的意见。当时,有人这样说:“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不降低车速,质量难保证啊!”也有人说:“车速慢一点,生产任务还是可以完成的。”可是,有更多的人在想:质量要提高,难道就一定要把车速大幅度地降下来?速度要合理,难道不是要“合”多快好省之“理”?
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动手作试验。在关键性的梳棉机旁边,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工人一起,用几十种不同的车速,根据几十种不同的工艺设计,按照几十种不同的机械水平,进行了几十次反复试验。
当梳棉机的小滚筒转速减慢到最低一档——每分钟十转半的时候,单位产量是三点一四公斤,棉结杂质有二十三粒;转速加快到每分钟二十转,加上适当的措施,单位产量达到六公斤,棉结杂质只有二十一粒。——并不是车速越低,就越合理,质量就越好啊!
最后,一个真正符合多快好省方针的速度终于找到了。多少人不久以前的疑虑在事实面前打消了。
结果,没有降低车速,没有多用原料,没有多占劳动力,产品的质量显著提高。荣誉不是目的
嘉丰纺织厂职工中有两句口头禅:一句是“用高标准要求自己”;一句是“对人民负责”。一九五九年下半年,工厂第一次接受生产高档细布任务的时候,起初布面上常常出现“稀密路”(有的地方稀、有的地方密)的现象。这种布能不能出厂呢?不能,检验员一关把得很严。一天,车间主任和质量检验员为了一批略有“稀密路”的布能不能出厂,争执到工厂的领导同志那里。
“这样的布为啥不能出厂?完不成交货计划,你们负不负责?”车间主任把一块布样摊在办公桌上,责问检验员。
“我按质量标准办事,难道是不负责吗?”检验员理直气壮地回答。
双方都在等领导干部表示态度。党委书记兼厂长顿凤阁想了一想:难道可以降低质量要求,只对工厂的交货计划负责,保持自己的荣誉?难道不应该坚持高标准,对党和人民的利益负责,维护国家的荣誉?他对车间主任说:
“你不是说要负责么,这种布既然有‘稀密路’,让它出厂了,不是对国家不负责吗?”顿凤阁又说:“决不能顾了小我,忘了大我啊!来,我们一道来研究改进质量的办法。”
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来到生产现场。情况的确严重,几乎所有的工人,每天都织出了“稀密路”的布。把全车间工人的生产情况仔细排排队,只发现了一个例外:老工人吴宝娣有过连续一星期不出“稀密路”布的纪录。他们总结了吴宝娣的先进经验,在全厂推广开来;同时严格整顿了机械状态。果然,在短短几天里,生产出来的高档细布,合格率上升到百分之八十以上。
荣誉,自然是一件好事;可是,在一定情况下,它也很容易变成坏事。一九六二年的夏天,上海市纺织工业部门组织各厂进行实物质量评比的前夕,这里就发生了一场思想斗争。
当时,有一位工程师建议:“我们是不是挑选一块最好的布作为评比的样品?太老实了,恐怕不行吧!”
按理,评比要按大量的有代表性的产品取样,才能考核产品质量的实际水平。可是,一种“保荣誉”的思想一时占了上风,部分干部挑挑拣拣,把一块厂里最好的布样送出去了。
当天晚上,厂长办公室里坐满了人。党委副书记高桂芬提出一个问题请大家议论:应当怎样看待评比?评比的目的是什么?议论刚一展开,很快就集中到送布样的问题上来了,有关的同志也都自觉地检查了。可是布样已经送出去,怎么办呢?要么,把布样追回来,换一块能够代表大多数成品质量的布样去参加评比;要么,抓紧时间做工作,使大部分产品的质量都达到送出布样的水平。
他们决定抓紧时间提高产品质量。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在几天之内,作了几十次试验,最后终于找到了改进质量的工艺设计。一个星期以后,当上海市纺织工业部门来厂评比互查的时候,绝大部分产品都已达到送出布样的质量水平了。
这次评比,嘉丰纺织厂的职工保持了真正的荣誉,产品质量继续评为第一流水平。他们也得到了深刻的教训:荣誉不是目的,荣誉是给予那些踏实苦干的人的奖励。一枚大头针也要追踪到底
一九六二年十月的一天,整理车间女工顾月珍正在操作,忽然发现一匹布上有一枚大头针。她立即想到:“带有大头针的布到了兄弟厂,该会造成多大的损失!别的布上还有没有大头针呢?”果然,检验员沈秀珍又在另外一匹布上,看到了一枚大头针。大头针别在布上,就像刺在身上一样叫人难受。她们急忙地去报告车间和质量监督科。经过追查,原来是前几天举办质量展览会,在六匹布上用大头针别过纸条。办事的人一时疏忽,把大头针忘记取下来。
事情很快报告给副厂长赵应熊。严重呵!他想,这批带着大头针的布如果到了印染厂,印染加工时,大头针就可能刺伤橡胶辊筒,会使成千上万米的漂亮府绸留下成千上万个破洞。他马上决定:迅速组织力量,跟踪追查大头针!
翻遍存放布匹的房间,一共找出了五枚大头
针,可是还有一枚始终不见下落。追查到仓库,恰巧这批布刚刚装上汽车运走了,又立即打电话把已经开出几十公里的汽车追回来。职工们连夜拆包,逐匹翻检,终于在一匹布上找到了一个大头针的针眼,证明大头针已经落掉了。第二天,这批布才重新装车出厂。
于细微处见精神。从一枚小小的大头针上,可以见到嘉丰厂的老实态度,从其他许许多多事例中,同样可以看到他们的一丝不苟的精神。
这里生产的四○四○府绸,是专门供应印染厂加工深色府绸的产品。质量标准中原来有一条规定:每半米布面上,有四条“纬缩”,就要扣一分;每一匹布扣掉八分半,就要降一级(由一等品降为二等品)。这个要求很严,很不容易做到,但是对印染厂的生产很有好处。因为有“纬缩”的坯布,染上颜色,一个“纬缩”就是一个小疵点,影响布面的漂亮。
当时,“纬缩”的检验尺度比原来的规定放宽了,但是嘉丰纺织厂的职工觉得不能光算自己的小账,要算社会主义的大账,决定仍然按照原来的质量标准办事。结果,四○四○府绸的下机正品率(即从布机上拿下来就符合一等品的比例)降低了,修整工人增多了;可是,他们甘愿自己增加麻烦,也要为兄弟企业提供方便。
在嘉丰,这样一种识大体、顾全局的精神,贯穿在他们的大大小小的工作中:在兄弟企业的关系上,职工们事事以整个国家的利益为重;在企业内部的各项工作中,职工们处处严以律己,对成品的质量负责到底。全靠“笨”功夫
这个厂的干部常说:“我们没有什么特别的本事,就靠下狠功夫,做‘笨’工作。”
七年之前,这里狠抓纱布质量的时候,就在“罗拉三公丝”上打了一场苦练基本功的硬仗。
当时,厂长问技术人员:“我们的纱布质量不够好,关键是什么?”
技术人员回答:“棉纱的条干不好。”
“棉纱条干不好的关键是什么?”
“罗拉不平直。”
“罗拉要平直到什么程度才好?”
“越平直越好。”
“好,就这么办!”他下了最大的狠心作出决定:每一根罗拉的偏心弯曲度都不得超过三公丝。
罗拉形如圆柱,是细纱机上起牵伸作用的关键部件。罗拉是不是平直,对纱布的质量有直接的影响。按规定,罗拉的偏心弯曲度不能超过五公丝。刚从纺织机械厂出来的罗拉偏心弯曲度也有四公丝。要做到不超过三公丝——一根头发丝的二分之一,这有多大的困难啊!
困难吓不倒铁打的好汉。几个老工人在困难面前挺身而出。为了把罗拉弄平弄直,他们耐心地用手敲。整整敲了七天,第一根达到要求的罗拉,到底从一个老工人的粗壮手掌里敲出来了。这样坚持了半年,全部罗拉的偏心弯曲度,终于都被“敲进了”三公丝以内。如今,这里的罗拉偏心弯曲度,还保持着同行业的最先进水平。
一九六○年秋天,厂部发现一批高档细布的布面上,有一条条极细小的泡泡。厂长马上来到布机车间,召开各工种工人的座谈会,拿着布样,现场分析。许多工人认为,毛病可能出在后纺车间,马上就把四台细纱机上的一千六百只锭子,全部编号,当场纺纱,当场织布。果然,毛病出在这里。立刻找出原因,不到三天,就把这个毛病消灭了。这位厂长调走了,这种作风没有变。今年年初,布机车间反映:竹节纱(一种粗细不均匀的纱)多起来了。厂部的干部马上来到后纺车间,找工人,问干部,拿着纱团,现场分析;第二天,开四台车试验,四台车上的一千六百只锭子,全部编号,当场纺纱,当场织布。毛病很快找到了,不过几天,竹节纱就大大减少了。
十年来,许多别人不屑做、做不到的“笨”事,嘉丰厂的职工就是这样一丝不苟地做到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