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青岛第九橡胶厂调整劳动组织改进操作方法 一人不添 胶鞋增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5-20
第2版()
专栏:

青岛第九橡胶厂调整劳动组织改进操作方法
一人不添 胶鞋增产
为了解决增产同劳力不足的矛盾,这个厂组织专人把每一道工序的效率同先进单位比较,终于找到了生产潜力,打破了厂内部分人认为本厂劳动生产率较高,再无潜力可挖的说法。
据新华社青岛十八日电生产著名的五和牌球鞋、力士鞋的青岛国营第九橡胶厂,从合理改进劳动组织和操作方法中找到了劳动潜力,解决了增产同劳力不足的矛盾。矛盾解决后,这个厂现在的平均日产量已达到全年增产五十万双鞋的水平,远远超过了领导部门提出的增产十万双鞋的要求。
增产十万双胶鞋的任务,是主管部门今年初根据城乡销费者的需要和原料充足等情况提出来的。但是,当时厂里有些人认为本厂的劳动生产率在全国同行业中比较高,没有什么潜力可挖了,增产五万双可以试试看,增产十万双就要增加劳力。
劳动潜力是不是都挖尽了?厂党委经过数次研究,就组织专门人员首先把每一道工序的效率与先进单位进行比较,然后又深入车间,同工人一起对劳动组织和操作方法逐个地进行细致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由于近一两年来工人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有许多劳动组织已经不合理,一些操作方法也落后了。这些都严重地影响着劳动潜力的发挥。于是,接着就进一步发动群众以科学的态度调整劳动组织,改进操作方法,用巧干来解决劳力不够用的矛盾。
这个厂的碾胶车间有三台压鞋底和海绵底的压延机。随着操作人员技术水平的提高,有两台十寸压延机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每班只要工作六个小时、一台十二寸压海绵底的压延机只要运转四个小时,就可以满足生产上的需要,劳力有很大浪费。经过反复研究,现在做了合理调整。那就是十二寸压延机不专门配备工人,改由看十寸压延机的工人各负担两小时。这样,在小压延机上工作的工人工时满足了,原来大压延机上的四个工人就节约出来充实其他薄弱环节。
套楦工人李源清学习国营第八橡胶厂的经验,把套楦和穿鞋带两道工序从分别由两个人操作,改为由一个人操作,仅仅一两个星期,班产量就提高到七百双左右,比老的操作方法增加一百多双。后来,其他工人就要求李源清表演这项操作技术,不久大家就全部学会了,效率普遍提高,使这两道工序的工时在不增加人员的情况下,可以满足全年增产五十万双鞋任务的需要。
在组织工人改进操作技术的同时,每个工序都同套楦工序一样,开展了技术表演活动,对总结和推广好的操作经验起了很好的作用。
这个现代化的工厂里,有些工序仍然是手工操作的。职工们建议说,如果踏踏实实地开展技术革新改变手工操作,就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厂党委很快接受了职工群众的这项建议,并且多方面给予鼓励和支持。在历史上,这个厂的小网球鞋和小孩鞋一直用手工成型,效率比机器成型低百分之三十五。最近职工们针对这个薄弱环节,经过多次试验,研究改制成功了囊压机,小号鞋的班产量提高了半倍多,相当于增加了七八个劳力。成型车间过去用人力搬运力士鞋,不仅占用人员多,劳动强度也比较高;最近,职工们自己动手安装了两条运转带,节约出两名搬运人员,充实了其他工序。
就这样经过从多方面挖掘劳动潜力,全厂没有增加一个人,日产水平达到了全年增产五十万双鞋的要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