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经常想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5-22
第1版()
专栏:短评

“经常想到”
“要使全体干部和全体人民经常想到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的大国,但又是一个经济落后的穷国……要使我国富强起来,需要几十年艰苦奋斗的时间,其中包括执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样一个勤俭建国的方针。”
毛主席的这一段讲话,很多人都是十分熟悉的了。勤俭建国的道理,也是讲过很多遍的了。然而为什么要再次引用这段话呢?因为还有一个需要特别强调之点,那就是这段话里的四个字:“经常想到”。这四个字,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说厉行节约必须持之以恒,一是说厉行节约要铭刻在思想深处。这四个字的意义非常重要,因为如果没有节约的思想,就不能使节约落实到人们的行动上;如果没有经常的节约行动,就不能使节约的愿望收到应有的成效。
“经常想到”的反面,就是“有时忘掉”。这两种对立的思想,时时都在我们的生活中展开斗争。要保证“经常想到”,就要善于抓住种种苗头,坚决反对“有时忘掉”。襄樊棉织厂最近展开的一场讨论,就是这种思想斗争的一例。
襄樊棉织厂是我国工业战线上勤俭办企业的一面红旗。过去,他们在每一台破旧的机器上,都有一个勤俭袋,用来储存残纱短纱。最近,工厂里换了一批新机器,少数人就主张不再挂勤俭袋了,理由是“新机器挂个土袋子不好看”。好看和不好看,只是一个形式问题;而挂不挂勤俭袋,却是坚持不坚持这个工厂勤俭办事的制度,坚持不坚持节约的光荣传统的问题,这怎能轻易丢掉呢?主张不挂勤俭袋的人,正反映了“有时忘掉”派的意见。
但是,襄樊棉织厂的多数职工,则是“经常想到”派。他们说:物质条件困难的时候办事要勤俭,物质条件改善后办事也得要勤俭。为了把革命进行到底,就要做到穷不夺志,富不变色。在这一场辩论中,全厂职工进一步认清了挂不挂勤俭袋决不是一件小事,而是一个要不要“经常想到”厉行节约的大问题。于是四十多台新的织布机上,都挂上了光荣的勤俭袋。
想一想襄樊棉织厂这场斗争的意义,对我们很多人都是大有教益的。我们的很多同志,在困难面前都曾经受过考验,称得起“穷不夺志”的好汉。但是在国民经济情况日益好转的今天,有的人却再也不那么细心计算了:本来可有可无的事情,现在一定要有了;本来可以因陋就简的事情,现在要全要繁了;本来可以少花钱的事,现在要多花了……。一句话,他们没有“经常想到”而是忘掉了节约的原则,对这些同志说来,读一读襄樊棉织厂的新闻,更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我国国民经济情况一定会越来越好,我国的技术设备一定会越来越新,我国各项建设工程一定会越来越多,但是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社会主义的节约原则却始终不能变更,这一点,必须要“经常想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