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实现稳产高产全面发展农林牧业的根本途径 浙江确定大力治山治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5-23
第1版()
专栏:

实现稳产高产全面发展农林牧业的根本途径
浙江确定大力治山治水
有计划地长期建设山区
一个队一个队地调查
一个山一个山地绿化
条溪一条溪地治理
新华社杭州二十一日电 中共浙江省委根据多年实践经验提出的“治山治水相结合,以治山为主,农林牧结合,全面发展山区经济”的方针,已经成为这个省建设稳产高产农田的一个基本指导思想。
不久以前,中共浙江省委和省人民委员会召开的全省山区工作会议指出,在改造自然的斗争中,治山与治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其中,治山是最根本的,是第一位的。有山有树才有水,有水才能种田,这是客观规律。不治山,不能根本解决治水的问题。山区农民根据长期实践的体验说:“寸树斗水丈地湿”,一棵树就是一个小型水库。种树能调节气候,保持水土。因此要大力提倡植树种竹,绿化荒山。这是长期发展农业生产,实现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根本途径。
会议还指出,搞好山区工作不仅是种树,还要大力发展农业和畜牧业,把农林牧三者很好的结合起来。农林牧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的。在山区工作中,应该把农林牧三者放在同等地位。
为了有计划地长期建设山区,浙江省要求各地以生产大队为单位,一个队一个队地作调查,把山上的情况摸清楚,订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规划。要一个山头一个山头地、一条溪一条溪地去治理;要搞好样板,抓住活思想进行教育,发动群众建设山区。会议还要求各地做好三项治山的基础工作:一是领导干部亲自搞点,摸经验,作样板;二是进行山地普查,搞出规划;三是抓好育苗工作,为今后治山绿化准备物质条件。
在这次会议上,还树立了两面治水和发展山区经济的红旗。这就是诸暨县化泉公社大高庑大队和义乌县大塘公社金星大队。大高庑大队,在解放前是个“近山光,远山荒、山穷、村穷、人穷”的地方。十多年来,这个大队的社员依靠集体力量,共造林一千二百多亩,培育毛竹十九万株。将荒凉的山区建设成了竹、木连片,桑茶满山,桃李满坡的好地方。由于荒山野地栽植了大量竹木,增加了土地植被,防止了水土流失和旱涝灾害,促进了农业生产。一九六三年全大队的粮食亩产量,已由合作化前的三百六十斤提高到一千零六十二斤。金星大队是个纯山区,从一九五四年建立农业社以来,从养山入手发展畜牧业,从治山入手治理水患,粮食亩产量由二百多斤提高到一千零十一斤。到一九六三年年底,全大队平均每户存栏猪、牛、羊十三点一五头。
这次会议确定的治山治水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和山区工作的方针,将把浙江省治山治水工作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现在,浙江省专区、县两级领导机关,大多由主要负责干部深入山区,加强对治山工作的具体领导。金华专区江山县县长宋希图到清湖公社蹲点,他和社员一起背着马尾松种子到生产队去育苗。中共衢县县委书记董炳宇在三月中旬带领了三十六个公社社长,到龙游公社的一个生产大队去学习育苗。目前,这个县的六十个公社已经培育马尾松树苗一千零四十亩,可供植树二十万亩之用。浙江南部的温州专区,总结了平阳县桉树速生丰产的经验,积极种植桉树,到目前止,已育苗五千八百多亩,种下桉树三百万株。
浙江省是个“七山一水两分田”的省份,境内有八大河流,其中七条发源于本省山区,从本省入海,源短流急,山、水、田的关系十分密切。为了使农业生产逐步实现既不怕旱又不怕涝、稳产高产的目标,中共浙江省委曾经在一九六二年召开全省山区工作会议,总结了解放以来治山治水的经验。近两年来各地在治山方面已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就。丘陵山区的金华专区,一年多的时间共造林八十多万亩,抚育油茶、毛竹、杉木七十多万亩,封山育林二百多万亩。天目山区的临安县,在一九六三年造林十一万五千亩,比上一年增加了三倍。毛竹重点产区的安吉和奉化两县,一九六三年留养的新竹,比一九六二年增加二成。油茶重点产区的常山、青田和丽水三县,抚育了三十一万亩油茶,数量和质量都超过一九六二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