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正确处理山、水、田的关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5-23
第1版()
专栏:社论

正确处理山、水、田的关系
建设社会主义的富裕的山区,实现农、林、牧相互促进全面发展,各个地区都从实践中找到了不少的经验和办法。这些经验可能因地而异,但却有一个共同点:必须治本,治本是上策。浙江省提出的“治山治水相结合,以治山为主,农林牧结合,全面发展山区经济”的方针,就是一个体现了治本精神的上策。
浙江是个“七山一水两分田”的省份。他们抓住这个特点,经过多年实践,总结,再实践,逐步摸出一个客观规律:在改造自然的斗争中,治山与治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其中,治山是最根本的,是第一位的。不治山,不能根本解决治水的问题。于是找出一条根本途径:大力提倡植树种竹,绿化荒山,把农林牧结合起来,全面发展山区生产。这是一个发展山区生产,建设山区的正确途径,它提出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按照山区自然条件和实际状况,正确地处理山、水、田之间的关系。治山是治水和治田的基础。党和政府从来重视和抓紧山区的水土保持的工作,道理也就在这里。
为什么开展水土保持工作,一定要采取“治山治水相结合,以治山为主”的方针呢?
大家知道,水、土流失是山区农业生产的两大问题,而土是被水冲走的。那末,山区的水为什么不能用来为农业生产服务,反而给农业生产带来祸害,常常冲坏了庄稼,冲毁了农田,冲走了大量的肥沃土壤呢?这主要是由于山区原有的森林和其他草木都被破坏了,山上没有树,草也很少,因而土层裸露,土壤疏松,不下雨怕旱,下雨多了又会成灾。山区水土流失的根本原因,主要不在水而在土。因此,要从根本上控制山区的水土流失,变山区的水害为水利,就不能单单考虑治水的事情,而必须实行治山治水相结合,并且首先在治山上多下功夫。这就要在山上大量地植树种草,封山封沟,育林育草,绿化山区;同时还要开展基本农田建设,尽量地把坡耕地改成坡式梯田,特别是改成水平梯田,等等。采取这些措施的结果,由于增加了土壤和空气中的水分,减少了暴雨的冲刷力,减少了山水中挟带的泥沙,这就不仅能够比较有效地制止山洪为害,有效地保护农田;而且能够更好地利用山区的水源,兴修山区的水利。
反之,如果只治水,不治山,水是治不好的。许多地方的经验证明了:尽管兴修了很多水利工程,但是由于没有从根本上制止水土流失,一遇山洪暴发,就会冲毁水库、水塘和水坝;有些水利工程虽然未被冲毁,由于水中挟带有大量泥沙,也很容易使水库、水塘淤积起来,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当然,如果只治山,不治水,那也是不行的,山区的水旱问题仍然不能完全解决。
水和土,这是农业生产的两个基本条件。全国解放以前,不少山区由于水土流失一年比一年严重,土地越种越瘦,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越来越低。为了解决口粮和饲料问题,这些地方的人民常常采取毁林垦荒的办法,以扩大耕地面积。事实证明,毁林垦荒是极其有害的,不仅不能发展山区的农业生产,而且必然破坏山区的农业生产,同时给平原地区带来很大的危害。根据解放以后许多地方的经验,要有效地发展山区的农业生产,增加山区的粮食产量,唯一正确的途径是认真治山治水,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开展农田基本建设。这样做,首先可以制止水土流失,解决了水和土的问题,然后再在这个基础上实行精耕细作,增施肥料,就能够逐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达到既稳产又高产的目的。山西昔阳县大寨大队,就是由于首先做好农田基本建设工作,用很大的力量治山、治坡、治沟,修水平梯田,改良土壤,平整土地;同时实行精耕细作,系统地贯彻农业“八字宪法”,只经过短短的十一年,就使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由一百多斤提高到七百多斤。大寨大队的这个经验,在全国很多地方是有代表性的。
在山区植树种草,实行绿化,不仅能够从根本上控制水土流失,发展山区农业,而且能为发展山区的林业、牧业创造条件。发展山区的农业,特别是发展粮食生产,这是很重要的任务。只有增产了粮食,才能改善山区人民的生活,进而发展多种经营。但是,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山区的面貌,仅仅发展粮食生产是不够的,还必须努力发展林业、牧业等多种经营。只有多种经营也发展了,才能够增加山区人民的收入,更好地满足山区人民生产和生活上的需要,山区的烧柴问题、牲畜的饲草问题、农业生产的肥料问题、生产资金问题等等,才比较容易解决。农业、林业、牧业等等,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为了全面繁荣农村经济,所有农村都应当正确处理农、林、牧业之间的关系。山区在发展多种经营上,比平原有更多便利条件。山区人民应当从水土保持工作入手,充分利用当地的有利条件,积极地全面地发展山区经济。
治山是长久的根本大计。正如走路一样,只能一步一步地走。“一步登天”的事情是做不到的。这就又得像浙江那样,在订出长期建设规划之后,还要一个队一个队地作具体计划,一个山头一个山头、一条溪一条溪地去治理;还要领导干部亲自试点,摸经验,树样板。浙江的目标是宏大的,积极的,然而步子是迈得稳重的,扎实的。俗话说:“不怕慢,只怕站。”一步一步地走,看来很慢,其实比站着企图“一步登天”的人走得快。浙江大高庑大队和金星大队,就是两个活生生的范例。这两个过去是荒山荒村的大队,十年前就开始一步一步地走,一株一株地植树种竹,一点一滴地治山治水。看来很慢,实则很快。如今两个大队的粮食亩产量都超过了一千多斤。不妨这样设想,浙江以至全国所有后进的生产队,即使今天才开步走,那么,走上十年或者更长一些时间,达到大高庑大队和金星大队的水平,看来很慢,实则也快。从这个意义上说来,严格遵循着客观规律,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走,也是上策。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