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永远做一个小学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5-23
第7版()
专栏:

永远做一个小学生
史大千
我是电影战线上的新兵,在党的教导下,第一次较长时间地深入到工人群众中去,第一次与我的伙伴——年轻的摄影师、年轻的演员……共同完成了《青年鲁班》。这部影片上映以后,有些建筑工人看了说:“这是我们的影片,看了身上有劲,往后你们多拍这样的片子吧!”有些青年干部和学生来信说他们看了以后很兴奋,李三辈是个值得学习的好青年。有些学生还为了影片中的一个问题争论起来——“为什么李三辈有了大学程度的文化还要当木匠?”——他们讨论得很热烈,很有意思。听了这些反映,心里很激动,……我们深深地感到:这不是影片拍得好,而是我们按毛主席的话去办了一点事。毛主席说过:“必须到群众中去”“应当根据实际生活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人物来,帮助群众推动历史的前进。”
回忆一下创作影片的过程,就是我们领会毛主席思想的过程,也是向工人阶级学习的过程。
那还是在一九六○年,北影拍了一部纪录片《红旗飘扬》,我担任副导演,编辑样片时在银幕上看到一个木工突击队长的事迹很突出,他以科学的计算方法代替了千年以来的老常规“放大样”。一个普通的工人能把复杂的科学知识运用到生产上来,这是一件不简单的事,于是我要求去采访,准备编一个小剧本。
放下架子做一个小学生
到了工地以后,工人同志们都忙于生产劳动,我却在那里东看看西看看,工人们觉得我是一个“外人”。等他们休息时我又拿着个本子问这问那,他们又把我看成一个高高在上的“耍笔杆的人”,我很苦恼,不禁想起了临行时北影厂党委书记对我说过的话:“去了要踏踏实实的当个小学生。”夜深人静的时候,我翻开了毛主席写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书上说:“只有代表群众才能教育群众,只有做群众的学生才能做群众的先生……”这本书我已经看过好几次,但这一次看来好像格外亲切,我当时扪心自问:“我代表群众了吗?做群众的小学生了吗?”
“没有,肯定没有……”我决定从第二天起,先放下本子,好好劳动,先从当学徒开始。
有一天,我在一个陌生的工段劳动,忽听得一声喊叫“小伙子!”我抬头一看,脚手板上站着一位老师傅,他向我身边指着:“把那根木料扛过来!”我看地上好几根料,扛起一根粗的走过去,没想到他生气了:“真笨!你跟谁学的手艺?如今的年轻人呵……”他嘟囔着,四周的人回头看着我,我的脸刷地一下红了,赶紧换了另一根给他。下班后我又惭愧又高兴,愧的是自己太无知,喜的是“界限”消失了。回宿舍我正在洗脸,没想到老师傅进来了:“呵呀同志,我不知道你是耍笔杆的,还当你是个学徒呢!”我握住了他那长满茧子的手:“老师傅,我就是来当学徒的。”从此以后,他对我特别亲切,讲了很多工地的实际情况……有的年轻人如何如何还不懂得用功;有的工人却很好,像那个突击队长吧!真是能文能武,他夸奖地说:“那小伙子真聪明,一眨眼就是一个主意。”
感情开始变化
不久我回到青年突击队,想认真地看一看这位“一眨眼就是一个主意”的突击队长,同时决心好好向他们学习。
这个突击队是个常胜的队伍,他们有一套自己制造的小型电锯、电刨,有一套独特的工作方法——“细备、速装”。他们生产搞得很好,最主要的是因为他们有着国家主人翁的赤胆忠心,他们千方百计的动脑筋找窍门,想的是一条——“多、快、好、省”。
有一次工地要把一批短得不能用的碎木料运走当废料卖掉。突击队长和大家一研究,就要求把废料留下来。工地领导劝他们:“用整料既省事,又保证质量。”工人们却说:“我们情愿多费点工,把碎木料联起来,顶整料使,同样保证质量!”后来照这样试了,钉成了很好的
“模板”(灌水泥的盒子板)。他们就是这样情愿多费工、少领奖金来对待国家财产的。
又有一次“比武”的前夕,队长和几个“尖兵”把侦察阵地的情况向大家介绍了,大家商量要用“细备、速装”的办法去攻坚,就是要在上高楼以前,先把需要做的模板,按尺寸一块一块锯好、钉好,然后抬上去装配。有人反问:“木头热胀冷缩,抬上去不合适怎么办?”我也在想:“哪能合得这样严呢?有点裂缝,水泥一灌不就漏了吗?”
突击队长一眨眼笑着说:“我们已经摸着了它的规律,上下差不了四五公分,我们可以先做几块三公分的,和一两公分的,上去以后多了抽、少了补!”大家都说“行!”我心里暗想:他们可真聪明呵!……第二天,我也参加劳动,兴奋地看到突击队打了一个漂亮仗。在那样热气腾腾的环境里,我的情感开始变化了,我握着他们的手觉得粗而有劲,他们的手举起来好似一根钢铁的柱子,我感到他们是高尚的人,是充满了智慧的人,我爱他们、尊敬他们,真想要好好向他们学习,……于是我也动起来了,我买了一张世界大地图贴在墙上,休息时为他们读报、讲时事,在夜晚我帮他们整理总结、抄总结,……渐渐地,他们不把我当外人看待了,他们有知心话也愿意同我谈了。在多少个夜晚我含着泪听工人讲辛酸的过去,但是,一讲到现在,讲到解放后的幸福,他们都说:“到了新社会,就有着说不出的高兴,使不完的劲。”
使我深深难忘的是,当我写剧本时,他们把这项工作也当作他们自己的工作一样,他们让我念剧本给他们听。夜深了,我说:“念个大概吧,明天你们还要上班呢!”他们说:“不行,得整个的念完,这样好提意见。”我都数不清了,从他们那里学了多少句有趣的语言,共同改了多少场戏。
一九六一年春天,由于国家连续遭受了几年灾害,粮食比较紧张,有时候我开夜车写了剧本,第二天清早有的工人发现了,就硬要送粮票给我,说是给我加加油,我推也推不掉,当时我就想:这不是给我的粮票而是阶级兄弟的情谊。
努力学习毛主席著作
这个突击队有个好习惯,每天早晨挤出半小时来学政治,更多的是学习毛主席著作,他们把毛主席著作当作“智慧的宝库、前进的指南”。突击队长李瑞环,是个学习的标兵,有时已经很晚了他还在读书,我问他:“你不困吗?”他说:
“饭可以少吃,觉可以少睡,毛主席的书不能不读!”记得还有一次,我见他兜里装着一本折旧了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我要过来翻了一下,封页卷曲着,书里很多地方都用红笔勾划过,还写了一些密密的小字,他指着书说:“看了真解决问题!”“解决什么问题?”我问。他说:“隔行不隔理呵!打仗要讲规律,指挥生产也得讲规律,毛主席的军事思想用在生产上同样见效!”
我回想了一下,可不是吗?他每一次布置生产任务,总是想按毛主席的战略思想去办事。他总是把生产的“活儿”比作敌人,常说:“要摸透敌人的脾气!”在那一次“比武”中,他想出来的用三公分以内的活板,不就是摸透了“敌人的脾气”以后设计出来的作战方案吗?他常说:“要周密侦察,掌握规律,扩大预制,利用机器,根据形势,运用兵力……”他就是这样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他常能把毛主席书上的话成段成段地背下来,我问他:“怎能这样熟?”他说:
“用的次数多了,就能记下来。”不但李瑞环一人如此,许多工人们都常说:“珍珠玛瑙我不要,毛主席著作要一套!”这些话既朴实又含着多么深厚的情感。
说老实话:我比较认真地学习毛主席著作,还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我感到:再不学习,就要远远落在他们后边了;同他们在一起就没有“共同语言”了。
突击队长不仅在政治学习上是带头人,在业务学习上也从不放松。每星期有两个晚上他要去上业余大学,从香山附近的工地骑自行车到城里有好几十里地,经常因为时间太紧,饭也顾不得吃就走了,深夜回工地再啃两个凉馒头……我还亲眼见他在天不亮就起来,站在路灯下背诵数学公式。为什么这样苦学?是为了个人前途吗?不是的,他诚恳地对我说:“过去我们工人会拿斧子不会拿笔;会干活不懂道理。解放后在政治上翻了身,但在科学面前还是奴隶,我们一定要奋发图强,做科学的主人!”他们这种奋发图强的精神,使我感到:我只有加倍努力地学,努力地工作,才能对得起这些工人同志;才能对得起党和国家对我们年青一代的关怀!
学习无止境
毛主席说:“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说,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我在工地生活中渐渐理解到这句话的含义,我感到好像在挖一口井,时间越长就挖得越深,见到的水就越多。在工地生活了七八个月以后,我开始构思动笔,初来时只想写一个短小的剧本,现在却想要写一个长本子。我希望写出这个突击队长的成长过程,还要把另一些先进工人的特点综合到他身上去。但在当时我还不大懂得剧本结构的规律,更缺乏写作的经验,心里很胆怯。工人同志鼓舞我说:“认识来源于实践,你就在干中学,学中干吧!”
于是我提起了笔来,初稿写得很松散,有些朋友看了直摇头,工人又鼓励我说:“头三脚难踢,哪有一锹就挖出个井来的?继续改吧!”在领导和工人帮助下,又写了五六次,终于写成个剧本。一九六三年秋开始拍片,在拍摄中又遇到很多难题,其中有一个难题是:“如何用新的艺术手法表现先进人物受挫折后的情绪变化?”
影片中的李三辈革新没成功,又出了事故,在会上受到打击,回家以后……第一次是这样拍摄的——他凝视着手中的屋架模型,稍停片刻失望地把它扔在桌上,他无力地躺在床上,这时回想起了会上老韩讽刺他“忘本”的话来。他难过极了,坐起来拿出一把二胡拉起了悲怆的曲调……音乐把他带到了过去的年月——这样处理,在艺术上的意图是想先表现出他情绪消沉,然后经过回忆和书记谈话再振奋起来。领导上审查了样片以后,觉得有问题,建议我们再请工人看看。熟悉剧本的工人看了样片说:“听剧本时,问题不太明显。一演出来就觉着不对劲了,像李三辈这样的先进工人这时不会这样泄气的!”我们问:“应该是怎样的呢?”一位工人笑着说:“十个手指头不一般齐,有的工人就有那么一股子打不倒的干劲,他们有了问题请教毛主席,请教领导……不会这样的发愁拉二胡!”
我们冷静地总结了一下,这首先是由于我自己的思想感情不够健康,以为任何人在受了打击后都会这样消沉的。其次,我们被一些常用的表现手法束住了手脚,以为非要有这时的“情绪败退”,才能衬出后面的“情绪高涨”来。总结以后,我们决定改成现在影片这样:三辈在回家的路上不解地思索着:为什么受到打击?为什么遭到这次失败?应该如何对待这些问题……回家后,他拿出了毛主席著作,翻看着《实践论》……师娘心疼他伤刚好不久,让他休息,夺过了书,他笑着走到床边,等大娘走后又掀起被子,露出了铺板,铺板上画着革新所用的图样……这样的基调是一个“打不倒的干劲”,是积极向上的。影片完成后,工人与观众看了,认为还是真实可信的。有些工人同志看过影片后,还提出了影片的一些缺点和他们感到不足的地方,例如三辈在看《毛泽东选集》时,当时他是怎样想的?影片应该表现出来……他们认为:关于这一先进人物“主观世界”的改造过程交代得不够清楚。他们希望:先进人物的思想活动要细致而又生动地展现出来——这对我们来说,是个新的、严重的课题,这既是一个艺术技巧问题,更是一个思想修养的问题。只有在我们不断地向工人同志学习、真正体会了先进人物的思想感情后,才有可能较完美地体现出来。
这一切仅仅是开始,我们深深感到:过去向他们学习的时间还太短,学习的态度还不够认真。为了彻底改造自己,做好今后的工作,一定要认真按照毛主席所教导的那样去做——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
我愿永远做毛主席的小学生,永远做劳动人民的小学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