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认识和掌握生产规律,促进生产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5-24
第5版()
专栏:学术研究

认识和掌握生产规律,促进生产发展
黑龙江省牡丹江水泥厂工人 刘培顺
编者按:这篇文章的作者刘培顺同志,是牡丹江水泥厂的水泥窑看火工人。他从一九五八年开始学习毛主席著作。一九六○年以后,曾经到高级党校学习了两年多,又在该厂党委宣传部工作一段时间。现在已重新回到看火工人的岗位。
广大工农群众和干部,是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直接参加者。他们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经常提出许多理论问题,有很多创造性的见解。我们要重视从他们中培养既有生产知识、又有理论知识的人才。
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来指导生产实践,又从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使经验带上条理性,按照事物的规律办事,这是促进生产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刘培顺同志的文章探讨了该厂水泥窑生产的规律性。这种尝试是值得提倡的。我们希望各个方面的实际工作者都能够重视这样的理论研究工作,把自己的经验加以总结和提高,写成文章。
我们水泥厂的生产特点,是自动化的连续生产,产品单一。水泥窑是整个生产过程中的中心环节,它对产品的质量好坏、产量的高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它一向被人们称为是水泥厂的心脏,是生产中的关键。
我厂水泥窑自投入生产以来,有了很大的发展。由原来的产量低、质量差、运转周期短的落后状态,逐步跨入优质、高产、长期运转的先进行列。这一变化,使我厂水泥窑,在全国水泥行业里由后进变为先进。
这个发展过程不是一个早上就能实现的,也不是解决一两个问题就能办得到的。广大职工在长期生产中,反复认识,不断实践,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去认识,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去解决,每认识一个问题或解决一个问题,就推动生产向前发展一步。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又有新的问题出现,人们又去认识它和解决它。这样反复不断地去认识和解决生产中的问题,因而也就促进了生产的不断发展。生产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人们不断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无终无了的反复过程。过去是这样走过来的,今天还在这样走着,将来也决不能违背它。这是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唯一正确的道路。
那么,我们是怎样认识水泥窑的生产规律,又怎样在实践中掌握它的呢?可以从水泥窑发展的四个阶段中去看一下。
第一个阶段,主要是解决窑头和窑尾的风量问题。以前,我们主要是以增大窑尾通风来提高生产的。为了进一步地提高生产,人们就增大窑尾通风,而忽略了自动化连续生产的特点。当时,不仅没有提高生产,反而使生产降低了。“吃一堑长一智”。经过失败人们才明白,不能把增大窑尾通风孤立起来,视为绝对的,人们的认识应在新的实践中去不断地补充和丰富,不能满足于一得之功和一孔之见。在新的实践中,人们认识到窑尾通风与窑头鼓风的关系,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而又互相矛盾着,一方超出另一方所允许的范围都是不行的。为什么增大窑尾通风不仅没有提高生产,反而使生产降低了呢?这是由于不断地增大窑尾通风而窑头鼓风没有相适应的跟上来,使窑尾通风与窑头鼓风两者比例关系失调,因而给生产造成不良影响。当人们增大了窑头鼓风之后,生产情况马上好转了,水泥窑的小时产量由二十九吨提高到三十三吨,质量也随之有所改善。经过这样一个由成功到失败,再到成功的多次反复认识,人们才得出一个比较完整的结论:增大窑尾通风必须与增大窑头鼓风并重,两者是互相制约、互相联系的,偏重一方而忽略另一方,对生产是不利的。解决了窑尾和窑头的风量问题,人们就基本上掌握了水泥窑的整个煅烧过程。随之又出现了新的问题。
第二个阶段,主要是解决产量与质量的矛盾问题。当窑尾窑头的风量解决以后,火力强度提高了,对于产量的提高是比较显著的,但质量提高不很明显,甚至有时还发生质量事故。这时就有人提出产量提得“太快”了,“影响”了质量。因此他们主张,以降低产量的办法去提高质量。他们把产量质量的矛盾看成是绝对对立的,只看到了它的对立一面,而没有看到它的统一一面。如果采取这个方法,不是以积极的态度去暴露矛盾和解决矛盾,而是以消极的态度去回避矛盾和缓和矛盾。事实上,产量与质量的矛盾是又对立又统一的,对立着的双方经过斗争达到统一;又对立又统一的事物才能发展,光对立不统一或光统一不斗争,事物就不能发展。产量质量的提高是有条件的,如果无条件地单纯追求哪一方,都会影响另一方。我们是在提高火力强度的条件下来提高产量的。每次提高产量,质量也都随之有所改善,即使质量提高得不如产量提高得那么明显,但也决不是产量提高质量下降的趋势。我们认为,当时产量和质量的矛盾,是一个提高得快和一个提高得慢的矛盾。也就是说,质量的提高赶不上产量的提高。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从质量本身入手。我们分析了历年来的配料方案和质量情况,发现物料熔点温度高,即使提高了火力强度,但对提高质量来说,作用不是很大的。于是,在配料中增添了助熔剂,降低了物料的熔点温度,质量就有了显著提高。熟料质量由五百号逐步提高到六百号以上,从此打破了“半湿法”(水泥窑有半干法、湿法和半湿法三种形式,我们属于半湿法)不能生产高质量的说法。
第三个阶段,在产质量的矛盾解决以后,水泥窑实现了优质高产,但又出现了安全运转问题。实现优质高产的条件是,火力强度的提高和物料熔点温度的降低。这就给衬料(窑内镶的耐火砖和用物料粘挂的保护层——窑皮,统称为衬料)寿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红窑(衬料脱落,筒体烧红)的次数增多了。按国家规定,水泥窑的运转周期为六十天,我们在当时只能达到二十几天,这就出现了优质高产和安全运转的矛盾。当然,影响安全运转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在当时说来,主要是火力强度提高了,衬料寿命缩短了。火点高温部分发生红窑,成为主要矛盾。矛盾着的双方是火力强度的提高和衬料寿命的缩短。起决定性作用的即主要矛盾方面,在于衬料寿命。衬料问题不解决,不仅影响着水泥窑的安全运转,而且也阻碍着产量质量的进一步提高,现有的优质高产水平能否巩固都无把握。所以我们必须集中全力来解决这个主要的矛盾方面,即衬料问题。看火工人研究了几年来的窑皮情况,总是不断地粘挂,不断地脱落,每脱落一次都对火砖有所损失,脱落的次数越多,运转周期就越短。为什么窑皮会这样频繁地脱落呢?主要是人们对粘挂窑皮的规律认识不足。窑皮是由烧熟的物料粘挂在火砖上的。使物料能够坚固的粘挂在火砖上或使它能够耐高温、承高产,是需要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不是所有粘挂上的物料都可以成为窑皮。过去人们对这一点认识不足,认为凡是挂上的物料都是窑皮,因而把数量上的窑皮当做质量上的窑皮去烧,所以一直粘挂不好,经常脱落,引起红窑。当人们认识了这一问题之后,在粘挂窑皮阶段采取了挂一层巩固一层,逐步加温进行考验,使其达到质的变化。有一层坚固的窑皮之后,在正常生产中应以维护为主,宁可放弃一时的产量或质量,也不给窑皮造成损失,这就为安全运转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一问题解决后,水泥窑的运转周期就由二十天提高到了四十天。
解决了窑皮的问题之后,也不能忽略对火力强度的解决。毛主席告诉我们:“在矛盾发展的一定过程或一定阶段上,主要方面属于甲方,非主要方面属于乙方;到了另一发展阶段或另一发展过程时,就互易其位置……”。这时非主要矛盾方面就上升为主要的矛盾方面,所以不能忽略对火力强度的解决。这样才能使窑皮更加巩固,使长期安全运转更有保证。看火工人根据历次红窑位置发现,每次红窑都是发生在一点上,即火焰最高温度点上。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们在生产中墨守成规,把火点位置固定一点一成不变,使一处窑皮受到损失,虽然其它处都比较坚固,也不可能继续运转下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打破了清规戒律,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分段煅烧,就是把火点由原来的固定一点改为三点,这就相对地减轻了火力强度,使水泥窑的运转周期达到了六十天,实现了国家规定的标准。
第四个阶段,主要是解决主机和附机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水泥窑和其它各附属机械的关系问题。对于主附机关系的解决,是解决安全运转问题的继续。当优质高产和安全运转的问题得到基本解决以后,红窑的问题不见了,但是机械事故增多了,仍然影响着水泥窑的长期安全运转。就我厂本身来说运转周期由二十天提高到六十天,达到了国家规定标准,成绩确实是显著的。但是,同兄弟厂同类设备相比较,我们还是落后的。我们认为机械事故的增多,是在实现了优质高产和安全运转之后出现的。当水泥窑的生产能力提高以后,也加重了各附属机械的载重量,但各附属机械没有跟上窑的发展;当水泥窑的运转周期延长之后,也要各附属机械跟着运转下去,但它们不仅没跟上而且落后于窑。像这种一个发展得快,一个发展得慢的不平衡现象是经常出现的。毛主席说:
“无论什么矛盾,矛盾的诸方面,其发展是不平衡的。”我们生产的发展也是这样,想让各个机台的发展绝对平衡,一模一样,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要积极地去做这种平衡工作,让各附属机械赶上水泥窑的发展。当时我们还没有办法解决机械事故问题,只好将水泥窑的生产能力暂时适应各附属机械的需要,否则造成事故同样会影响生产。当我们认识了这一问题之后,我们就积极地采取措施,调整了水泥窑的中心线和传动装置,并建立了定期机修制度,从而大大地减少了机械事故,使水泥窑的运转周期从六十天提高到八十三天,创造了我厂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我们做这种积极的平衡工作,也正是为了将来的不平衡,给水泥窑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新的条件。目前,水泥窑正在为实现一百天运转而努力。
从水泥窑发展的四个阶段中,我们认识到,要想搞好生产,应当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第一,正确对待生产中的矛盾。生产中充满着矛盾,自始至终都有矛盾,我厂水泥窑就是在矛盾的斗争中发展的。毛主席说:“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生产上的每一步发展,无不是矛盾的解决;解决一个又出现一个,一个一个地解决,生产就一步一步地向前发展。我们搞生产也就是促进矛盾的转化。看我们生产搞得是否有成绩,就看我们会不会、能不能认识和解决生产中的矛盾。
第二,正确处理产量与质量的关系。产量与质量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我们所说的量,是指有一定质的规定的量,我们所说的质,是指有一定数量的质,一方脱离了另一方都是不能存在的。没有质量的数量等于废品,没有数量的质量根本不存在。因此,我们在处理两者关系的时候,应学会两分法,防止片面性。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产量,在一定产量的基础上去提高质量,单纯地追求产量或质量的作法都是错误的。
第三,正确处理优质高产和安全运转的关系。安全运转是实现优质高产的基础和前提,不能只顾暂时的优质高产而丢掉了安全运转。当这两者发生矛盾的时候,应当集中全力地去解决安全运转问题;当客观条件还不允许人们安全运转的时候,就不要勉强地去提高产量或质量,而应当以保证安全运转为主。丢掉了安全运转,优质高产也只是暂时的,从长远的观点看是低质低产。当客观条件具备,在不影响安全运转的前提下,就应极力地去提高产量或质量,让水泥窑既能优质高产又能长期安全运转,这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第四,正确处理主机和附机的关系。主机在生产中起着主导作用,附机处于被支配地位,附机要随着主机的发展而发展。但是,两者的发展总是不平衡的。从我厂实际情况来看,往往是主机发展得快,附机发展得慢。一旦附机适应了主机的需要之后,主机又向前发展一步,主机发展了又带动着附机的发展。客观事物就是这样。从平衡到不平衡又到新的平衡,这样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每经过一次循环都较前一次向前发展一步。因而,我们应当积极地去做平衡工作。所谓积极的平衡,是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后进的赶上先进的。当人们作了最大的努力之后,后进的仍然赶不上先进的,在这种情况下,应当保持暂时的平衡,再从多方面积极地创造条件,打破旧的平衡,准备进入新的平衡,生产就可能持续地向前发展。
第五,正确处理人和机器的关系。这个关系贯穿着整个生产过程的始终。在生产中,人是最活跃的因素。人要掌握机器,操纵机器,做机器的主人,而不是消极地顺从机器,做机器的奴隶。人把机器作为自己改造和驯服的对象,这样,人就把自己和机器对立起来;经过人们的生产实践活动,认识了生产规律,达到了驯服机器、提高生产的目的,这样,人又把自己和机器统一起来。人和机器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生产中的任何一个问题,都要人去认识它和解决它,离开了人就一事无成。因此,在处理人和机器的关系上,在看待人和物的作用上,人的作用是主要的,是起决定性作用的。所以我们在生产中,在解决任何一个问题之前,应当首先做好人的工作。
生产中的矛盾,到任何时候都会有。生产就是在矛盾中发展着的。优质高产问题,优质高产和安全运转问题,主机和附机的问题,人和机器的关系问题,这是生产中经常存在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决不是一劳永逸的,今后还会反复地出现。只要我们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去对待这些问题,以正确的方法去解决它,生产就会不停顿地向前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