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关于“按劳分配”这个说法的由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5-24
第5版()
专栏:

关于“按劳分配”这个说法的由来
高崧
“按劳分配”这个说法是谁第一次提出来的?在马克思主义以前,圣西门主义者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就提出来了。但是,圣西门主义者所提出的这个分配原则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在内容上是根本不同的。
不同在什么地方呢?在于圣西门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对于这个“劳”字有不同的理解。原来圣西门主义把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同样看作是“劳动者阶级”。在圣西门主义看来,资产阶级是企业主、实业家,担任企业的管理工作;他们以管理工作的
“劳动”为企业的生产“服务”,因而也是“劳动者”。无产阶级按其劳动分配予工资,资产阶级这个“劳动者”则按其管理生产的
“劳动”分配予利润,利润远远高过于工资。这是因为企业家的“劳动”效用要远远高于工人的劳动,既然企业家和雇佣工人在生产中各尽所“能”,也就要各按其“劳”予以分配。
圣西门主义这一套“理论”,来源于十九世纪初叶法国庸俗经济学的鼻祖萨伊(一七六七——一八三二)。萨伊把亚当·斯密的经济学中固有的庸俗成分发展成一套独立的体系。在过去,法国重农学派对于生产了解得很狭隘,认为生产就是物质本身的增长,因而只承认农业才是生产部门,工业只是改变物质的形态,并不增长物质,因而不算生产。亚当·斯密把生产的概念扩大一步,认为任何劳动只要生产物品或商品,就是生产劳动。萨伊把生产概念更为扩大,他提出能创造效用、提供服务的都是生产劳动。这样,不仅农业和工业是生产,商业和贸易也是生产,不仅农民和工人的劳动是生产劳动,企业主管理企业、商人经营店铺也是生产劳动,以及自由职业者(诸如医生、律师、科学家和教员)的劳动无不是生产劳动。萨伊还提出生产三要素说,即劳动、土地和资本是任何生产不可缺乏的要素,三者分别从生产中分配到工资、地租和利润。按照萨伊的观点,自己参加经营管理的企业主,他以“劳动”和资本两个要素取得双份的报酬。企业主管理企业的“劳动”是创造效用最大的劳动,这种管理企业的才能,也可以看作是一种“非物质的资本”。圣西门主义正是根据萨伊这些论点来论证他们的分配原则的。
圣西门主义主张“一切人都要劳动”①,主张“按劳分配”,这些说法对于当时新兴的资产阶级,不仅是可以接受的,而且完全合乎他们的口味,因为圣西门主义把资产阶级看作是“劳动者阶级”的主体。圣西门主义也反对不事生产的游惰者,但是只限于封建贵族和僧侣这一班特权等级,也包括一些不直接参加生产或贸易,仅靠租息收入为生的人。圣西门主义在一定限度内承认阶级斗争,例如把一七八九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就看作是“劳动者阶级”对“游惰者阶级”的一场搏斗。当着“游惰者阶级”被推翻以后,原来第三等级(即圣西门所谓的“劳动者阶级”)内部早就孕育的资产者和无产者的对立就立即显现出来。圣西门主义者也多少看到了这种对立,但是,他们在这一对立中却力斥阶级斗争的思想,而倡言阶级调和。他们硬说这个“劳动者阶级”的利益是基本一致的,它内部的贫富对立只是暂时现象。他们根据工业发达国家较之落后国家的利润率为低,并有不断下降的趋势这一情况出发,乐观地肯定: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贫富不均的现象将逐渐消除。他们还天真地认为,可以通过立法手段,用取消继承权的办法,等到一代企业主死去以后,就可以把全部企业归于社会所有,从而财产不平等的现象不会多久就会根除。
圣西门提出这样的理论,这是不足为怪的。当时资本主义生产还处于幼年时期,无产阶级刚从一般没有财产的群众中分离出来,成为新的阶级萌芽,因而反映这些阶级关系的理论相应地也是不成熟的。但是,圣西门毕竟无愧是伟大的思想家,在他晚年,到了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他对“劳动者阶级”内部的无产者和资产者的对立逐渐有了清楚的认识,因而在最后一部著作《新基督教》中声言:“人们应当把在最短期间内用最圆满的方式改善人数最多阶级的精神和物质的状况的事业,作为自己的一切劳动和一切活动的目的。”②而他的门徒——一批圣西门主义者,在十九世纪三十至四十年代,还继续持阶级调和的论调,不能随着无产阶级的成长、阶级斗争的发展,从调和论的圈子里走出来。
亚当·斯密经济学中的科学成分,在英国本土被李嘉图继承发展了,马克思又进一步批判地吸收了李嘉图的思想,从而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马克思主义者把“各尽所能,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其内容是与圣西门主义者关于“按劳分配”的说法,完全不相同的。
①《圣西门选集》上卷,商务印书馆一九六二年版,第八六页。
②《圣西门选集》下卷,商务印书馆一九六二年版,第二二六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