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蕉林哨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5-24
第6版()
专栏:

蕉林哨所
廖俊章
这个小小的哨所,挺立在祖国东南角的一个小岛上。原来这里是乱石峥嵘、漫草丛生的荒山,现在却是绿叶覆盖、花果飘香的海岛乐园了。
一九五三年的一天,某连一班长魏老最奉令带领战士们到这里执勤。和他们一块来的连长对他们说:“这里是祖国的眼睛。我们是在为祖国人民站岗。一定要记住党的话:以岛为家,艰苦为荣!”从这一天起,他们就砍毛竹、割芦苇,在高耸的海边岩石上,用双手搭起了草棚,开始了单独执勤的战斗生活……
几年以后,组织上决定班长魏老最复员了。他多么舍不得离开这个哨所,和这些朝夕相处的战友呵!他站在阵地上眺望着海面穿梭般来往的渔船,聆听着从渔村飘来的歌声,感情有如潮水翻涌。临走的那天早晨,天刚蒙蒙亮,他就爬过几重大山,挖来了三棵香蕉树,栽在哨所的前面。他对战友们说:“这三棵香蕉树,望你们多浇点水,让它长大成林。这是我的一点心意,我人虽离开了,但心还是留在这里。望你们像这香蕉树一样把根深深地扎在这里。”
老班长走了。这以后,战士们每天下岗回来,擦掉了枪上的露珠尘土,就给香蕉树浇水。香蕉树在阳光下天天成长,深深地把根扎在土里,班长的话也扎根在战士们的心里。战士们决心艰苦奋斗,建设哨所。
要建设哨所,可不是容易的事情。这里石坚土硬又缺水,吃水还得到渔村去挑。这多费时费工呵!有一天晚上,哨所放映电影《县委书记》,银幕上那劈山引水的伟大场面,激动了战士们的心。电影刚映完,副班长周桥兴悄声对战士韦水大说:“哎,咱们来个劈山引水怎么样?”
“好哇,那得先找水源!”
“走!”两个人异口同声地说。他们把心意告诉了班长,便扛着锹镐,踏着朦胧的月色上山寻找水源去了。谁知一镐下地,“当”的一声被弹回来,冒起星星点点的火花,挖了一座山没水,两座山还是没有水。手震得出血了,人也累了。他们坐在坡地上歇息。小韦喘了口粗气说:“难哪!”副班长沉默了一阵说:“是呀,难是难。你忘了班长给我们讲的‘愚公移山’的故事吗?愚公既然能挖去两座大山,我们是人民的战士,党号召我们把海岛建成钢铁堡垒,海上乐园,碰到这点困难就怕难能行么?”这一说,小韦心里豁然开朗了,说声“走!咱们再干!”他们又扛起了镐锹,走向前山去挖。月亮西斜了,星星也眨着疲劳的眼睛,他们还在挖。挖了一山又一山,终于在大后山上找到了水源。第二天,他们带领全班战士上山挖水沟,水沟蜿蜒地爬过几重山岭,然后用竹筒把清清的泉水引到哨所。从这以后,哨所就有了“自来水”啦!
为了响应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发扬南泥湾精神,哨所掀起了开荒种菜的热潮。没有锄头,用废铁自己打;没有土筐,砍竹子自己编;工具有了,可尽是嶙峋的岩石,很难找到一块可种的土地,他们便从山下挑来沃土,掺和着草肥,建成一块块土地,然后种下从千里外的家乡寄来的菜种。菜籽播下了,绿绿的苗儿刚露出头来,就被无情的台风一扫而光,但他们从不灰心,扫光了再种。他们在菜地周围种上剑麻,用块石砌起围墙,挡住了风沙。终于番薯、花生、木薯和各种蔬菜,都在这里茁壮地生长起来了。满坡满野,一片葱绿。在沟坡上,他们还挖了一口鱼塘,鱼塘里灌满了“自来水”,放进了草鱼。他们还养了鸡、猪、牛等家禽牲畜。这儿真的成了“海上南泥湾”了!
这个哨所,建立整整十年了!十年来,风风雨雨,吹打白了多少战士的绿军装;但他们的心却火一样的红!他们一个个像饱经风霜的松柏屹立在阵地上,和这里的渔民一起监视海面,守卫着祖国的门户。一批一批的战士在这里成长着。在这里有一对孪生兄弟。哥哥谢烈,弟弟谢伟,两个人长得一模一样。哥哥先来哨所,对执勤业务比较熟悉;弟弟虽然后来,但比较机灵,精通射击技术。他们两人互相帮助勉励,双双在这里立了功,受了奖,当了五好战士。前些日子,来采访的记者还给他们在香蕉树下合拍了一张照片。他们把这张照片寄给妈妈,并写信表示:永远听党的话,提高警惕保卫祖国的海岛!
自第一任班长魏老最去了以后,这里先后已换了五个班长了。服役期满的老战士在临走之前,也像魏老最一样,在哨所的周围种上香蕉、柑桔、石榴、桃子、木瓜、菠萝和名贵的花树,并把魏老最留下的话再留给后人。新战士来这里的第一天,也都要在浓密的香蕉树下,听老战士讲述三棵香蕉树的故事。“以岛为家”这四个字,已经铭刻在他们每个人的心上。每当黄昏,夕阳的金辉映照着蕉林的时候,那里就会荡起悠扬的琴声、歌声;战士们吃着刚刚摘下的香蕉,谈论着一天训练执勤或学习毛主席著作的心得,同时,也深切地怀念着种香蕉树的老班长。
小小的哨所呵,如今你已成了海岛的钢铁的阵地,美丽的乐园了!看呵,那香蕉林里又有一串串果实熟了;那阵地上的哨兵啊,正紧握着手里的枪。枪上的刺刀闪着光,他们的眼睛也闪着光!
〔《解放军报》供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