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沿山粮站的方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5-26
第2版()
专栏:

沿山粮站的方向
新华社记者 于逢源
来到福建省邵武县沿山粮站,就看到这个粮站很多地方与众不同。这里职工们活动的阵地不光是在粮店、收购站,而且扩大和深入到了生产队;粮站的工作,不光是买卖、保管粮食,而且到生产队去参加劳动,给农民解决困难,帮助公社搞好生产,安排社员生活。这样做的结果不但促进了生产的发展,而且又快又好地完成了国家粮食征购任务。
沿山粮站的职工以自己出色的劳动,在粮食购销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其中带方向性的经验是:根据“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财政经济工作总方针,首先下功夫为农业生产服务,促进生产的发展,安排好社员的生活,同时做好粮食购销工作,保障各方面对粮食的需要。有关部门一致认为,他们的这种做法,比较全面地体现了经济工作的政治观点、生产观点和群众观点,把粮食购销工作真正做好了,做活了。
“走出门去”
沿山粮站所走过的这条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一九五八年以前这个粮站还是一个落后单位,粮站的机关化作风很严重,群众买卖粮食很不便利,当时社员们给粮站提了很多意见。经过整风,粮站干部参加体力劳动、种试验田以后,机关化作风有了显著的改进。但是还有两个问题:一个是粮食产量了解得不够准确,影响粮食购销计划的合理安排;另一个是征购的粮食当中有一部分粮食稗子比较多,等级下降,既影响生产队的收入,也降低了国家入库粮食的质量。
面对这两个问题,粮站虽然派人下去做过一些临时性的调查研究,但是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问题究竟应该怎样解决呢?沿山公社党委也在为他们考虑,替他们想办法。经过党委的几次研究,办法找到了。公社党委对粮站干部说:要彻底解决问题,就要“走出门去”,把粮食购销工作的根子扎到生产中去,扎到群众中去。
党委这一指示的精神,当时并没有为全体职工所理解。有些职工说:“领导生产,分配征购任务,是党委的事,不是我们份内的事。”“粮站是业务部门,粮站干部就是管购、销、调、存。搞农业生产是额外负担!”
然而,大多数职工不同意这种意见,他们认为:坐在办公室里永远不能摆脱被动的局面。
小小的粮站里,两种思想在激烈地争论。
灯不拨不明,理不辩不清。经过几场激烈争论,在学习了毛主席关于“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财政经济工作总方针和中央有关指示,并且总结了几年的经验以后,问题弄清楚了。职工们说:先有粮食生产,才有粮食分配;有了粮食生产的大好形势,才有粮食购销工作的大好形势,只有首先保证完成粮食生产计划,然后才能保证完成粮食征购任务。这样一分析,生产和分配、国家利益和群众利益的辩证统一关系,就被人们认清了。
方向明确了,说干就干。粮站从当时仅有的十八名职工中抽出八个人,在公社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分别深入到生产队去。他们既是党委的一支群众工作队,又是一支粮食工作队,既参加农业生产,完成党委统一部署的中心工作,又做粮食购销工作。从春耕到秋收,他们每年有六个月到八个月的时间住在生产队里。粮站业务繁忙时,临时回站突击搞业务工作,平时每十天回站碰一次头。就这样,粮站开始在生产队扎下了根子。
三管齐下
沿山粮站扎根生产队以后,经常进行三个方面的工作:通过自己的业务活动,关心生产、支持集体生产的发展;摸清粮食生产情况,合理安排粮食购销任务;关心群众生活,帮助生产队收好、管好、用好粮食。
良种是增产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当地水稻种子混杂不清、产量低,每年光长稗子就损失了很多粮食。粮站干部每到收获季节,就主动配合农业部门发动社员采用片选、穗选等办法,为来年选留良种。粮站内部也专门设立了种子仓库,把生产队交售的优良品种的稻谷分仓保管,以便临时调济余缺。在备耕时期,他们就主动到生产队了解种子余缺情况,组织队与队之间进行调济。公社范围内解决不了的,就组织生产队向外社串换,或者粮站直接到外地兑换。几年来,通过各种办法,沿山粮站协助各生产队在公社的范围内共调济种子四十多万斤,从外地调换种子二十多万斤。全公社一九六三年用良种播种的水稻面积扩大到八千亩,这些稻田都获得了不同幅度的增产。
粮站职工除了积极为生产队串换良种以外,还决心帮助生产队消灭稗子。他们亲自带动社员在浸种前就把稗子筛掉,又发动社员进行泥水选种,秧田拔稗和中耕除稗。结果,全公社稻田的稗子大大减少,提高了粮食产量,国家征购的稻谷,稗子也显著地减少了,原来每百斤粮食有稗子一斤到两斤,现在只剩几钱了。
粮站干部在劳动中处处注意作生产的有心人。他们主动发现和研究生产中的问题,主动帮助解决。黎舍生产大队是个缺粮队,每年需要国家供应六万斤粮食。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呢?到这个队扎根的粮站干部黄庆堂,在参加劳动的过程中研究了这个问题。他发现这个大队女社员很少下田劳动,原因是队里人口多,耕地少,又没有荒地开垦,人多了使不上劲。黄庆堂便建议他们组织耕山队到周源大队去开荒,可是社员们说:“周源大队离我们四十多里路,就是在那里生产出再多的粮食,我们也挑不回来,还不是白搭。”黄庆堂把这个问题向粮站和公社党委作了汇报。经研究后,决定按照粮食的合理流转方向,叫黎舍大队把开荒种出来的粮食就近交给离周源大队只有七里路的收购点,粮站再另拨粮食给黎舍大队。问题解决后,黎舍大队很快组织了二十多个社员,到周源大队开垦了一百九十多亩荒地,种上单季晚稻,一九六三年全大队增产粮食九万多斤。从此这个大队不仅没有再向国家购买粮食,有三个生产队还有了储备粮。
沿山粮站干部扎根到生产队以后,通过参加生产劳动,真正掌握了各个生产队每年的粮食生产、消费和余缺情况,为党委和上级粮食部门合理地确定粮食购销计划提供了比较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哪些生产队增产了,征购计划就适当增加些;因灾减产了,粮站就根据受灾情况,合理核减征购任务;哪些生产队粮食自给有困难,粮站就卖一部分粮食给他们。
沿山粮站把帮助生产队收好、管好、用好粮食作为自己很重要的一项任务。每年秋收以前,粮站都要把生产大队的会计和生产队的保管员集中起来进行一次短期训练,几年来已为队里培养了一支懂政策、懂业务的保管粮食队伍。驻队的粮站干部还帮助各大队和生产队分别建立了粮食管理委员会和管理小组。帮助生产队建立起粮食收支明细表、进仓和出仓凭证、干谷收支账等比较完整的一套管理制度。生产队干部说:“有了这套制度,有了这些资料,规划生产有依据,安排生活有把握。”社员们也说:“粮食收多少支多少,都有账,都有数,我们更安心了。”
开花结果
沿山粮站把粮食工作扎根到生产中和群众中去的革命行动,在政治上、经济上都获得了巨大的效果。
近几年来,沿山粮站在粮食生产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年年又快又好地完成了国家粮食征购任务。社员的口粮水平也逐步提高了。与此同时,生产队还储备了二十四万斤粮食。国家、集体、个人三方面都比较满意。
由于粮食征购任务分配得比较合理,目前这个粮站已经基本上做到余粮队只购不销,自给队不购不销,缺粮队只销不购,避免了粮食的往返倒流,为生产队节约了大批劳动力,为国家节约了大批费用。一九六三年全站每经营一万斤粮油的费用开支比一九六二年降低百分之三十,企业转亏损为盈余,获得利润五千多元。
沿山粮站的干部们,现在个个都既熟悉粮食购销业务,又能下田劳动,还会做群众工作。许多社、队干部和社员说:“粮站干部是好管家人,粮站出来的人能文能武,都很能干。”他们又说:“粮站把我们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办,我们也要把粮站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办。”正是这个缘故,群众与粮站的关系变了,社员们争着把好粮卖给国家,主动拿出生产队的粮食账目请粮站干部帮助拟定粮食分配方案。生产队储备的二十四万斤粮食中,有六万斤放在粮站仓库里,请粮站代他们保管。由于粮站的仓库分散地设置在各个村庄里,仓库周围的社员们自动组成了护粮小组,订出护仓公约,家家户户自觉地把柴草放在厨房外面,水缸里每天都挑满水过夜,防备发生火警。在粮食征购期间,临时设置的收购点集中了大批粮食,生产大队和生产队的干部、民兵,主动巡夜,协助粮站干部护粮。每当粮站收购、调运大忙时,生产队干部、社员更是主动前来协助。一九六一年,粮站女干部杨月娥到砂坑生产大队设点收购五十万斤粮食,工作相当繁重。大队党支部书记看到她忙得不可开交,就带领干部、社员来帮助她过磅、装包、扛包、装车,边收购边调运,又快又好地完成了任务。
(本报有删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