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9阅读
  • 0回复

上海又演出四出京剧现代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5-28
第2版()
专栏:

上海又演出四出京剧现代戏
这四出反映农业渔业商业战线群众生活和斗争的短小精悍的戏各有艺术特色
新华社上海电 上海观众在前些日子欣赏了歌颂解放军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京剧现代戏《智取威虎山》以后,最近又看到了反映农业、渔业、商业战线上群众生活和斗争的四出短小精悍的京剧现代戏。这四出各有艺术特色的小戏由上海京剧院和上海戏曲学校联合演出,其中《战海浪》重武功;《送肥记》重做功;《审椅子》和《柜台》以唱为主。
著名京剧演员李玉茹、童芷苓、言少朋、张少楼、沈金波、李多芬等和一些青年演员分别在这四出戏中担任主角。他们对运用传统程式表现现实生活,作了认真的琢磨和探索。
观众赞扬李玉茹在反映农村阶级斗争的《审椅子》中,比较成功地扮演了机智勇敢的女生产队长何金花。李玉茹在表演审定是谁偷椅子的几场戏中,交错运用“二簧”和“西皮”等曲调,表示出何金花对地主分子的怀疑、仇恨和对贫农的阶级友爱等不同的思想感情。李玉茹在洗炼的动作中,还特别注意用她所擅长的眼功来刻划何金花警惕敌人、关怀同志等复杂的思想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童芷苓在《送肥记》中,扮演一个勤劳爽直但有点自私的农村妇女——钱二嫂。她根据在农村生活的体会,认真分析人物,扬弃了花旦的一些不适用的传统动作,借鉴多种旦角和话剧的表演,在短短四十分钟里,把钱二嫂的思想转变演得比较自然。
表现新中国渔轮职工在惊涛骇浪中抢救落水渔民的《战海浪》,是上海京剧院演员和剧作者到海上深入生活以后创作的。他们在这次重演时,总结了多次的演出经验,把撒网、拉网、铲鱼等反映劳动生活的舞蹈,演得既有生活真实感,又比较优美动人。
第一次演现代题材京戏的言少朋和张少楼在《柜台》中,扮演了勤勤恳恳的老年商业工作者和他的老伴。他们为了演好这出戏,曾去商店站柜台。他们对唱腔的推陈出新和利用现代汉语的音韵等,也都做了新的尝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