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友谊的波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5-28
第4版()
专栏:肯尼亚通讯

友谊的波涛
杨兆麟 王德铭 柯月霖
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在参加了肯尼亚的独立庆典以后,我们几个中国新闻工作者,在这个新独立的国家进行了访问,从印度洋岸到维多利亚湖滨,从肯尼亚山下到乞力马扎罗山之麓,足迹几乎遍及所有主要的城镇和农牧业地区。在沿着东海岸进行访问的过程中,我们探寻了反映中肯人民传统友谊的历史遗迹。
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乘汽车出发,向东南行,经过差不多一天的旅程,到达肯尼亚第二大城市蒙巴萨。这是肯尼亚和东非最大的海港。这里是个珊瑚岛,随着航海事业和国际贸易的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城市,有海堤和桥梁与大陆相联结。
在海边的一座古老的城堡里,有一个著名的肯尼亚国家博物馆,这里陈列着从十三世纪到十九世纪末的各种历史文物,大部分都是从肯尼亚沿海地带发掘出来的。使我们感到惊异的是,在全部陈列品当中,竟然大部分都是中国古代的陶瓷器。
一进博物馆的大门,我们首先看到一个高达一米多的黄色大酒坛,上面刻着二龙戏珠的图案,是明代的产品。对面柜子上摆着一个体积稍微小一点的褐色酒坛,上面刻着“盛桥”两个中国字。它是从蒙巴萨北面的小镇基索尼发掘出来的。向里面走去,沿墙树立着长长的两排玻璃柜,里面陈列着各种形式、大小不一的中国酒坛、酒壶、茶杯、饭碗、盖碗、盘子、花瓶、鼻烟壶和各种陶瓷器皿的碎片。琳琅满目,丰富多采。我们数了一遍,这里一共有完整的中国陶瓷器六十多件,包括从十四世纪到十九世纪六百年间的产品。博物馆的负责人告诉我们,如果包括各种碎片在内,中国陶瓷器的总数达一千多件。所有这些,都为中肯两国友好关系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历史的见证。
很多世纪以前,印度洋上的航海家们发现了大自然的一个规律,每年十一、二月到第二年三月间,海上吹东北风。阿拉伯国家、波斯等地的商船利用季候风,扬帆而来,除了他们本国的商品以外,还运来了中国的丝绸、陶瓷器等。每年五、六月到九、十月间,风向反过来,吹西南风,商人们又漂洋过海,乘风归去,把非洲的象牙、犀牛角、龟甲等转运到中国。
我们从蒙巴萨出发,向北行大约九十公里,到达古城盖迪。这个古城,是十三世纪修建的,直到十六世纪还是东海岸的一个繁荣的城市。现在能够看到的虽然都是断壁残垣,一片废墟。但是,宫殿的大门,纵横的市街,清真寺、墓碑、居室、水井等,都还可以辨认出轮廓来。我们走过一道已经坍塌的短墙,看到一块木牌,上面写着:在这个房间里,发掘出了十五世纪的中国钱币。宫殿的大门上,遗留着一些圆洞,相传,那里曾经镶嵌着中国的彩色陶瓷装饰品。
从盖迪向北行十几公里,到了美丽的海港马林迪(见附图)。在古代,这里曾经是一个王国的首府,现在是一个捕渔业中心和游览胜地。古代的码头还完整如初。五百多年前,中国航海家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作为友好的使者,乘长风,破万里浪,访问马林迪王国,就是在这里上岸的。
一四一五年,马林迪王国的使者,曾经远涉重洋,专程把非洲出产的长颈鹿送到中国。当时,中国人把长颈鹿称为麒麟,视为祥瑞之物。后来,郑和代表当时的明朝政府访问了马林迪王国,并且把他们的使者护送回国。据当地人告诉我们,在马林迪的海滩上,过去经常可以找到中国钱币或者陶瓷碎片。在当地一家旅馆的橱窗里,我们就看到了一枚公元十二世纪的中国铜币,上面铸有“庆通元宝”字样。
亚洲大陆上太平洋岸的中国,和非洲大陆上印度洋岸的肯尼亚,中间关山重叠,波涛万里。但是,早从几百年以前开始,两国之间就建立了友好来往。由于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对亚洲和非洲的侵略,在两洋的上空掀起了乌云、恶浪,两国之间的友好往来才被迫中断了。只是在我们两国先后独立以后,才冲破了友好的道路上的障碍,恢复并且发展了两国之间的友谊。
在我们访问肯尼亚的过程中,肯尼亚人民所表现出的对中国人民的恳切的关怀和深厚的友谊,深刻地铭记在我们的心中。我们的采访活动,得到了肯尼亚政府和人民的热情的协助和支持。在街头,许多不相识的肯尼亚人微笑着向我们招手问好,亲切地称呼我们为兄弟、朋友。在一次群众集会上,我们遇到一位曾经在一九六三年访问过中国的肯尼亚青年,在烈日之下,他自告奋勇,为我们担任斯瓦希利语的翻译。他自豪地把我们介绍给他的朋友们,并且热烈赞扬中国建设事业的巨大成就和中国朋友对他们的热诚的接待。他说:“中国是美好的国家,中国人民是美好的人民。”许多肯尼亚朋友告诉我们,他们几乎每天都收听北京广播电台的斯瓦希利语或者英语广播,并且和我们谈论刚刚听到的新闻。不少肯尼亚朋友表示,他们最大的愿望是到中国访问。有一位肯尼亚朋友说:“我们两国有过遭受殖民主义侵略的共同遭遇,因此,彼此之间容易接近和了解。”是的,这是联结中肯人民的友情的纽带。在我们两国建立了外交关系,两国关系史揭开了新的一页以后,友谊的波涛像扬子江和塔那河的巨流,浩浩荡荡,奔流不息。(附图片)
图为明朝郑和曾经访问过的马林迪港口 杨兆麟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