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阅读
  • 0回复

质量和实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6-05
第2版()
专栏:

质量和实效
 秦学文
在当前农业生产中,怎样改进经营管理,组织生产,有两种不同的做法。一种是图数量、求形式;一种是讲质量、求实效。陕西富平县南社公社马东生产队,从抓思想、订制度、打基础几方面着手,发动社员精耕细作,就是讲质量、求实效的一例。
做庄稼,是最务实的事情。在同样自然条件下,做好做坏、做粗做细,影响产量或高或低、实物分得或多或少、工分实际价值或大或小,差距很大。发挥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加强劳动管理,合理组织劳力,按照作物生长规律,精耕细作,粮棉增产,工分价值就高。这样求实效的做法,是真正务实的做法。只图工分,不顾质量,表面看来工分增多了,而工分的实际价值却因产量的影响而降低了。这是图数量、求形式的做法。两种实际效果,反映了当前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上先进和落后的两种做法。
劳动工分本身不是粮食,它是衡量劳动的标尺、形式。内容决定形式,如果这个衡量劳动的标尺、形式,只有数量而没有质量的标准,容易助长只图工分轻视质量的倾向。人们在劳动和工作中,常常容易被数量和表象所迷惑。数量和质量、表象和本质,是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在事物发展中,既相互联系、制约,又相互斗争、消长。从劳动工分的量和质,联想到农业生产和农村工作,同样存在量和质的问题。我们看农业生产,既要看到数量和速度,更要看到质量和时机;看农村工作,既要看现象、进度,更要看到本质、基础和动向。有些人常年做农村工作,习惯于抓现成、看现象、比进度,对于农村的基本建设工作,如社员的思想教育、经营管理的改进、农活质量的提高等等,不注意去过问,即使感到有问题,也没有决心一项一项解决。结果,基础打不好,工作不落实,问题越来越多,待后来解决时越麻烦、越费力。
马东生产队的事实证明,要想解决当前的突出矛盾,办好一件事情,非老老实实不可,非从根本上打基础不可。在旧社会受尽剥削苦,在新社会热爱集体的人,他们最懂得做庄稼要务实,闹生产要讲实效。图数量、求形式,怕麻烦的人,实际上他们还没有深切理解做庄稼要务实、讲实效的道理。这是两种作风、两种方法在组织农业生产中的反映。
有人有这样一种错觉,以为农业生产形势好,群众的集体生产积极性高,工作就可以轻省了。其实,在好形势下,工作不见得比困难情况下容易。要把生产引向正确方向,把群众积极性巩固起来,不做艰巨细致的思想工作、组织工作,不加强经营管理、合理组织劳力,是不行的。在组织生产中,一发现有图数量、求形式的事情,就要强调讲质量求实效;一发现有窝工浪费、劳动效率低的事情,就要强调合理组织劳力、按实工记工;一发现有耕作粗放、贪图工分的事情,就要强调自觉劳动、精耕细作。在比学赶帮活动中,要比劳动态度、劳动质量、精耕细作;要比思想工作、经营管理、合理组织劳力。这样才能把群众的积极性引向讲质量、求实效的正确方向上去,就会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原载陕西日报,本报有删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