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阅读
  • 0回复

喜听京剧唱京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6-07
第8版()
专栏:文化街头

喜听京剧唱京音
林兮
京剧在北京生长发展了一百几十年了,提倡纯用北京音唱京剧也有三十多年了,可是,直到大演现代戏的最近这一两年,才真正实现了用京音唱京剧。直到听了赵燕侠等北京京剧团的同志们唱的《芦荡火种》,才真正体会到用京音唱京剧的妙处,领略到用京音唱出来的京剧的味道。
京剧来自徽调,名演员余三胜、谭鑫培等多是湖北人,又接受了宋、元以来北曲用中原音韵的传统,因此在唱腔上历来讲究“中州韵”(按河南音分尖团)和“湖广调”(按湖北音念四声),又有一套所谓“上口字”(按方音或者古音唱念的字)。再加上由男扮女、老演少和强调生、旦特征而形成的“小嗓(假音)”,演唱起来好些戏词就离开北京语音的普通话相当远,变成不容易懂了。其中尤其是旦角的唱词,更不容易让群众听清听懂。
用这种不容易听清听懂的语音唱旧戏,表现历史人物,本来已经不大容易为工农兵大众所接受;如果不加改变地用来演唱现代戏、表现现代人物,就更会令人觉得不真实,听起来别扭。拿《芦荡火种》这出戏来说,如果阿庆嫂、沙奶奶、陈县委等人物不用北京音的普通话来唱、来念白,而满嘴“shü(书)信”“zhei(知)道”之类的上口字,小生逼紧嗓门把陈县委唱得像周瑜,那还能够“唱出革命者的气质,唱出英雄人物的思想感情”(赵燕侠语)来吗?
京剧《芦荡火种》用北京音唱念,是作得相当彻底和认真的:“尖团音”不分了,“上口字”不讲了,“湖广调”不拿了;旦角吐字极清,小生改唱大嗓。结果呢,不仅还是京剧,而且是内行、外行人人叫好的京剧。
正如赵燕侠同志所说,“让观众能够听懂只是最起码的”一种手段,目的还是通过唱念来表现人物的情感和性格,感染观众,以便更好地表现戏的主题。北京京剧团的同志们勤排苦练,精心琢磨唱法,不仅把京剧用京音唱得让观众能听懂,而且让观众觉得美,觉得“过瘾”。这在京剧发展史上决不是一件小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