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阅读
  • 0回复

从面上着眼 从点上入手——苏州专区层层树立样板的工作方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6-16
第2版()
专栏:

从面上着眼 从点上入手
——苏州专区层层树立样板的工作方法 本报记者 王惠平
一九六三年,江苏省苏州专区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江苏分院协同下,在全区有计划地推广陈永康的水稻丰产经验,开展群众性的科学实验活动,取得很大的成果:不仅树立了高产更高产的旗帜,促进了水稻大面积均衡增产;并且丰富了各级干部领导生产的经验,推动了农业科学研究工作的开展。
陈永康是著名的全国劳动模范,也是经验丰富的农民水稻专家。从一九五九年到现在,他亲手培植的二十多块晚稻试验田,块块都在千斤左右。他的高产经验,在党的重视和科学部门的帮助下,经过近几年的不断实验、总结、提高和发展,日趋系统和完整。认真研究和推广陈永康的经验,对指导生产斗争,开展科学实验,以及开拓人们的眼界,争取高额丰产,都有现实意义和积极作用。 设点示范,以点带面
一九六三年,苏州专区所以能在全区比较有效地推广陈永康的经验,主要是因为采取了“多级规划,层层设点,领导蹲点,典型示范,以一点带多点,多点带全面”的正确方法。
设点的目的,是通过点去推动面,把点上的先进技术经验,不失时机地推广到面上去,把面的生产提高到点的先进水平,达到大面积大幅度增产。点面结合,也就是示范和推广结合,科学实验和群众生产实践结合。因此,怎样把点搞好,把点和面结合得好,是个关键性问题。
苏州专区采取了层层设点,以点带面的方式,进行连环示范。专区设立中心样板点,由陈永康和农业科学院江苏分院水稻专家参加实验和示范。在各县分别设立由县掌握的一级样板点,由农业技术推广站掌握的二级样板点,由公社掌握的三级样板点。这些点事先经过合理布局,选择了不同农业区域、不同生产基础的社队。各样板点都固定领导干部长期驻队,由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和生产队长共同种植试验田、样板田。层层设立的许多大大小小的样板,形成一个网。推广各项技术措施,都是首先在中心样板点做出样子,然后带动各级样板点,通过连环示范,层层推广。
根据农事季节和水稻生长规律,去年,在中心样板点分育秧、移栽和中后期田间管理三个阶段,先后召开了三次现场会议,由专署组织一、二级样板点和县、社、队的领导干部与技术骨干,参加现场观摩。陈永康当众表演操作技术,直接传授技术经验。随后,县和公社也分别召开现场会,边做、边看、边议、边学,解决思想顾虑,传授技术经验。这样,既扩大了点的影响,又及时地贯彻了技术措施,指导了面上的生产。
每次中心样板点现场观摩会议以后,陈永康和中心样板点的其他水稻专家,都有计划地到各级样板点进行技术考察,根据考察中发现的问题,就地召开现场会议,吸收附近社、队干部参加,进行田头会诊,提出具体的技术措施。其他各级基点队,也经常派人到周围地区进行巡回检查,就地指导。这样定期考察和巡回检查,就能及时发现各个时期水稻生长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指导,有效地贯彻先进技术措施。
各级样板基点,都种植样板示范田、对比田和试验田。试验田为样板田服务,样板田推广试验田的技术成果。对比田是就当地生产上存在的关键性技术问题进行对比试验,比较得失。在中心样板点,除综合应用陈永康经验,普遍提高样板队的产量外,还设有高产样板示范田,全面贯彻整套增产技术措施,做出高产样子。它既是现场会议观摩的对象,又是高产技术研究的试验田。各级样板基点,既是高产示范基地,又是科学实验基地,这样,就能获得多种条件下不同的增产途径。
采用以上方法,实行点面结合,既树立了高产的旗帜,又促进了水稻大面积均衡增产。这一事实,使广大干部和社员群众扩大了眼界,有效地改变了人们的精神面貌,增强了人们自力更生地争取大面积稳产高产的勇气和信心。一九六三年,全区所有基点样板队的生产条件,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所用的肥料和成本,一般比一九六一年也未增加,有的还有所降低,只是认真地推广了陈永康的先进经验,提高了耕作水平,不仅低产队的产量大跳了一步,就是高产队的增产率一般也大于往年。广大干部和群众共同的反映:“陈永康的经验,去年是从半路学起的,只学了一部分,学得不全不细,今年要全面学,学细学透学到家,肯定能够再增产。” 思想为先导,实际为依据
苏州专区去年通过层层搞样板,总结出一套大规模地推广先进经验和进行群众性科学实验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进一步丰富了各级干部正确指挥生产的经验。
苏州专区去年推广陈永康经验的实践证明,密切结合生产实际,加强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高群众的社会主义觉悟和集体生产积极性,是推广先进经验的前提。陈永康经验的宝贵之处,在于他综合运用了农业“八字宪法”,进行精耕细作,从种到收,一丝不苟。因此,学习陈永康的经验,首先要学习他的社会主义劳动态度。“有了先进的思想,才能学到先进的技术。”人们的思想觉悟和思想认识不同,学习先进经验的态度也就不同,推广的结果就更加不同。这里有两个管水的事例。吴县郭巷公社长桥大队第一生产队副队长杜长根是个贫农、共产党员,受尽旧社会的苦难,爱憎分明,热爱集体。去年推行陈永康的“浅水勤灌”经验,他担任管水员,整天不离田头,逐丘踏田,一天要走好几十里路,关心集体稻苗胜过关心自己的子女,他管的稻田水量适当,获得丰收。而相邻的第二生产队,管水员是个上中农,干活只图省劲,他怕放浅水增加灌水的麻烦,经常向稻田灌深水,有时被技术员发现了,帮他把水放浅,但等技术员一走,他又偷偷地放上深水,一部分稻子由于经常深水灌溉,倒伏减产。这说明,推广任何先进生产技术,首先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坚决贯彻阶级路线,提高社员的集体主义觉悟。这样,才有可能把学习和推广先进经验变成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要求;离开思想政治工作,离开阶级路线,孤立地去推广先进经验,是不可能收到好的效果的。
实践又证明,推广先进经验的过程,是一个革新和守旧的思想斗争过程。广大群众虽有搞好生产的迫切要求,但是由于他们长期处在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地位,往往习惯于过去的耕作方法,对于先进的科学技术经验,不容易一下子就接受。苏州专区开始推广陈永康的经验时,不少干部和社员就表示反对,而在整个推广过程中,随着每一项技术措施的推行,都遇到了不少思想障碍。采用什么办法解决农民的保守思想呢?最有效办法是做出样子,用活的事实去说服和影响他们。苏州专区分级搞基点,树样板,层层示范,许多干部、群众看了样板田,扩大了眼界,解放了思想,普遍反映:“耳听为虚,眼见是实,听一听亩产一千斤不相信,看一看稻苗不止一千斤。”“看了陈永康的示范田,不通也会通,不学也想学。”农民接受先进技术经验总要有个反复实践过程,因此在推广中就需要采取学习一步总结一步,边学习边总结的方法。这样,容易使广大干部和群众看到上一步学习的收获,提高对下一步学习的兴趣,才能越学越有劲,越学越有信心。对于一部分固守老习惯、一时还不相信新技术的人,则要耐心等待,最好的办法是鼓动他们进行对比试验,越对比就越能显示出先进经验的可取,越会为群众所信服。
由于各地的生产条件不同,群众的觉悟程度和掌握新技术的程度不同,推广先进生产经验,必须坚持群众自愿和因地制宜的原则,力戒“一刀切”。苏州专区推广陈永康先进经验,就是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技术项目区别对待的。在各级基点队,由于领导力量和技术力量比较强,就推广陈永康的全套经验,严格按照他的操作规程办事;但在面上,则根据各地具体条件和群众的自愿,能干的尽量多干,不能干的就暂时不干,赞同的就干,不赞同的就暂时不干。在劳动力多田少、生产条件较好的地区,提出较高的要求,各项农活力争赶上陈永康所要求的规格质量;在田多劳动力少、生产条件较差的地区,则积极创造条件,学一点是一点,力争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一步。在技术措施项目上,对于那些技术比较容易掌握、普遍推广不会出问题、群众也比较容易接受的生产技术经验,如中后期田间管理,特别是“浅水勤灌”和追肥要“前轻、中重、后补足”的办法,群众认为有道理,能增产,就通过现场会议,专门布置,反复动员,全面推广,狠抓到底。对于那些技术比较复杂,群众顾虑比较多的生产技术经验,如“泥浆落谷”等,就只在样板点上做样子,不强调在面上推广。这种按群众自愿办事和因地区、因项目制宜的推广方法,很受群众欢迎。
苏州专区在推广陈永康经验和开展群众性科学实验过程中,自始至终坚持小面积试验要大胆,同大面积推广要小心的原则,把试验的项目同推广的项目严格分开的原则。凡是正在试验、尚未成熟的经验,一律不推广,并且把这种试验约束在小范围内进行;凡是普遍推广的,都是试验已经成功、证明在当地推行确实有效的经验。
实践证明,推广先进生产经验,还必须注意同当地群众的生产实践相结合,既要反对强调条件特殊,对先进经验抱冷淡的态度,又要反对急于求成,贸然从事,不顾条件,照搬照套。 正确指导群众科学实验
通过推广陈永康的经验,使广大群众看到了农业科学技术的威力,因而学习和钻研农业科学技术、参加科学实验的兴趣大增,搞样板田、种试验田的风气大兴。据不完全统计,全区各大队和生产队一共搞了四百一十多个对比试验项目,有些生产队还建立了田头档案记载,积累了技术资料。
怎样正确地领导群众开展科学实验活动呢?苏州专区的实践证明,种试验田是个好方法。各项科学研究成果和先进生产经验,可以先在试验田进行实验,探索在本地区推行的经验,同时通过试验田的实验,提高群众的科学技术知识。为此,就必须抓住当前农业生产上迫切需要解决而又可能解决的问题,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实验。同时,为了使科学实验和农民现有的生产技术水平相适应,实验项目宜于由少到多,由简到繁,由近到远。
去年,苏州专区许多地方以大队或生产队为单位,以贫下中农为骨干,吸收富有生产经验又热心技术改革的老农,以及回乡下乡知识青年,成立农民科学技术研究小组。他们不仅是开展科学实验、推广新技术的带头人,也是宣传科学知识的积极分子。农民科学技术研究小组,是开展群众性科学实验活动、培训农民技术队伍的一个比较好的组织形式。只要很好地重视他们,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积极加以培养,对于农业的技术改革、对于树立贫下中农的领导优势以及进一步巩固集体经济,都将发挥重大作用。
陈永康的经验,还有待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苏州专区学习和推广陈永康经验的工作也仅仅是开始,要把陈永康的经验全套地、正确地推开,运用到生产中去,还需要反复的实验和不断的实践。从去年苏州专区学习和推广陈永康经验的实践当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群众中的先进生产经验与科学实验相结合,就会在更大范围内开花结果;科学实验如与群众的生产实践相结合,就会有更大的生命力。认真总结群众中的先进生产经验,积极开展科学实验活动,把群众的先进生产经验和科学实验相结合,把科学实验和群众的生产实践相结合,从实验中提高,从推广中发展,对指导当前的生产斗争,指导科学实验,加快农业的发展,丰富科学技术宝库,促进农业技术革新的发展,都是非常现实有效的。(附图片)
陈永康在无锡县东亭公社柏庄大队现场表演“落谷”示范操作。
陆惠君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