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关于合理利用我国天然草原的几个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6-16
第5版()
专栏:

关于合理利用我国天然草原的几个问题 何昌茂 赵国民
我国有着辽阔的天然草原,据初步估计,约有五六十亿亩,相当于全国总面积的百分之四十左右。在这些草原上放牧着占全国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大牲畜和绵、山羊,每年生产出大量的牲畜、肉、乳和皮毛等产品,支援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善人民的生活。
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合理利用天然草原,发展畜牧业生产。建国以来,广大牧区在党的领导下,在民主改革、社会主义改造和人民公社化的基础上,对草原进行了积极的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调整并相应地固定了草原的使用权;推行了季节移场放牧的草原利用制度;划分割草地,储草备冬;建立了一定数量的饲料基地和人工草地;开展了以水利为中心的草原建设等工作,从而改变了草原面貌,促进了畜牧业生产的发展。
随着牧区畜牧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在草原利用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诸如放牧制度、牲畜配置、草原综合利用、草原建设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及时加以解决,才能充分发挥草原潜力,促进牧区畜牧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建立合理的放牧制度
放牧制度是管理和利用草原的一项重要措施。当前内蒙古和西北一些牧区在草原利用上,大多采取季节移场的草原利用制度,即根据自然条件、草场状况,划分二季、三季或四季牧场,逐季移场放牧。这种按季移场的草原利用制度,是广大牧民在长期生产过程中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它在较大的范围内做到了计划利用草原,使草原适时轮歇,保障牧草再生的条件,有利于牲畜的放牧和抓膘,因而比过去“逐水草而居”的原始游牧方式前进了一大步。但是,这种放牧制度,由于受地形和气候等自然条件的限制,由于牲畜在各季牧场上处于自由采食状态,因而对各季牧场和牧草的利用很不均衡。因此,这种放牧制度不够理想,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划区轮牧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放牧制度。所谓划区轮牧就是把草原首先分成若干地段(或称季带),每一地段可以供应牲畜一个月到三个月的放牧之用,再在每一个季带里又分成若干轮牧分区,然后将牲畜按一定次序一区一区的采食,轮回使用。
国内外实践证明,划区轮牧具有以下一些优越性:(一)可以减少牧草浪费,节省草原利用面积。因为把家畜限制在一个较小的放牧区内,不再是在大面积草原上随便采食,这样家畜采食均匀,使牧草易于恢复生机。(二)可以改进草原植被成分,提高牧草产量和质量。由于牧场植被能被牲畜均匀利用,防止了杂草孳生,牧草量增加,优良牧草也相对地增多。(三)可以提高畜产品产量和质量。划区轮牧对家畜的控制较方便,家畜的游走时间和距离显著地减少,卧息时间增多,可以避免家畜活动过多对热能的消耗,增加了饲料的生产效益。同时由于较均匀地供给家畜优良牧草,有效地提高了畜产品的质量。(四)便于加强对家畜的管理。实行划区轮牧,可使牧工对畜群管理细致,保护周到,病害、狼害、丢失等所造成的牲畜损失现象大大减轻。(五)便于加强草场管理。因为在短时期内,把家畜有计划地集中在较小的轮牧分区里,就便于实行清除毒草、驱除兽害、防火等措施和一些相应的农业措施,如刈割放牧后的剩余杂草、散布畜粪等。(六)可以防止家畜寄生性蠕虫病的传播。如果在家畜粪便中含有虫卵,随粪便排出,约六天后可以变成幼虫,自由放牧时,家畜在一个地方停留久了,吃草时容易把幼虫吃下去,受到传染。划区轮牧就可以妥善安排,不要在同一放牧地连续放牧六天以上,这样就减少了家畜寄生性蠕虫病的传染机会。
我国天然草原在季节移场放牧的基础上,逐步实行划区轮牧,是今后草原利用的一个方向。但是,划区轮牧是一项比较复杂而细致的工作,实行起来需要有一定的条件。首先要求掌握草原的性质及其状况,合理组织畜群,妥善安排劳动力;同时还需要有一套相应的技术管理措施,特别是要改变牧民历史形成的传统习惯,更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各地推行划区轮牧时,必须积极创造条件,反复试验,因地、因时、因畜制宜,逐步推广。
牲畜配置与畜群组织
草原的利用主要是通过放牧牲畜来实现的,牲畜和草原是牧区畜牧业生产的两个基本因素。草原利用与管理得适当与否,要看这二者配合是否恰当。在一定的草原上放牧哪种牲畜和放牧多少,与草原提供的饲料种类、数量和品质有密切关系。因此,要求人们在配置牲畜时,既要考虑各种牲畜的生理要求、生活习性、嗜好以及营养上的需要,又要了解草原的具体条件和状况,以便根据需要和可能在不同的草原上配置与其相适应的牲畜,达到最经济有效地利用草原的目的。
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部的干旱草原区,牧草稀疏矮小,气候变化大,适于养羊,但不适于养大牲畜,特别是牛,因此大牲畜的比重较小。在内蒙古哲里木盟以丛生禾本科牧草为主的草甸草原,牧草质量好,产量较高,适于发展大牲畜和山羊,但饲养绵羊就较差些。在新疆著名的伊犁草原,水草丰美,无论大畜小畜都很适应。
草原决定着牲畜的分布。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一定的草原只单纯地经营一种或两种牲畜。就目前牧区牲畜的组成来看,一般多是一畜为主,多畜结合。这是因为在同一地区草原类型与植被的组成是多种多样的,单纯饲养一种牲畜,则不能充分发挥草原的生产潜力。此外,多种牲畜相互配合,也是发展牧业生产和改善牧民生活(吃、穿、用)所必需的。因此,草原上牲畜的合理配置,必须综合考虑上述条件,才能够合理配置牲畜和妥善安排牲畜的比例关系。
畜群组织和规模也是合理利用草原的一个重要方面。正确地组织畜群并划定适宜的畜群规模,同样可以发挥草原的生产潜力,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取得较好的经济效果。
牧区的畜群组织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分群放牧;另一种是混群放牧。在牧场较大、人力充沛、牲畜较多和管理条件较好的情况下,采取按牲畜种类、性别、年龄及生产性能分别组群,这样有利于牲畜放牧和放牧人员的精细管理。反之,在牲畜数量较小、草场有限、劳动力不足的情况下,可以采取混合组群。一般牛、马、驼单独组群,绵羊山羊混合组群(其中公羊单独成群)。大牲畜在数量不多时,亦可与小畜混合组群。
畜群规模的大小和草原利用有着密切的关系。畜群规模过大,对于草原的践踏较严重,草场利用不充分,甚至可能破坏草场,引起草原退化,同时还会给经营管理带来很大困难,特别是在过冬、接羔的季节,因不能进行必要的照料管理,易造成大批牲畜死亡。反之,畜群规模过小,草场也不能得到很好利用,过多地增加放牧员,加大畜群放牧管理费用。当前牧区的畜群规模,由于各地条件不同,相差很大。但从总的情况来看,目前各地的畜群规模有些偏大,这是因为牧区的劳动力不能适应畜牧业生产迅速发展的缘故。今后随着畜牧业生产的更大发展,特别是为了进一步提高牲畜质量,需要对规模过大的畜群加以调整,适当划小。为此目的,一方面要逐步实现牧区的技术改革,另一方面是合理组织与分配劳动力,加强牧业生产的第一线,从而使牧业生产更加集约化。
草原综合利用和农牧结合
种植业和饲养业是农业生产的两大部门,二者有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
在我国一些条件适宜的牧区,因地制宜地利用一部分草原,进行粮食和饲料生产,是非常必要的。首先,牧区草原辽阔,交通不便,靠从外地运粮满足牧民的口粮需要,往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对发展畜牧业生产有很大影响,而且还要增加国家的负担,同时由于运输不及时,还影响到牧民生活需要的适时满足。其次,目前天然草原生产力比较低而且不稳定,打草场比较少,冬季储草数量有限,牲畜过冬草料比较缺乏,在这种情况下,建立一定数量的饲料基地和人工草地,为牲畜生产饲草饲料,对保证畜牧业生产稳定发展,不断提高牲畜质量和畜产品产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草原地区,围绕畜牧业生产,因地制宜地发展一定数量的粮食和饲草饲料的生产,是可能的。我国许多草原地区土质肥沃,雨量充沛,水源丰富,适于灌溉,同时又有大量的耕役畜和有机肥料,加之一部分牧区的广大牧民不仅具有经营饲养业的丰富经验,同时还掌握了一定的粮食和饲料作物生产的知识和技能,所有这些都为实行农牧结合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近年来,许多条件适宜的牧区,先后都利用了一部分草原,发展粮食和饲料生产,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随着牧区农业生产的发展,农牧业相互促进、相互结合得更加紧密,从而加速了农牧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这主要表现在:(一)部分草原上种植粮食和饲草,为畜牧业建立了巩固的饲料基地,保证牲畜的稳定发展;(二)牲畜在农田过冬,利用农田上的副产物,利用农田上种植的苜蓿草,避免了过远的运输,从而减轻了对冬牧场的压力;而牲畜在农田上放牧一个冬季,又积累了大量的粪肥,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有机肥料。(三)畜牧业的发展,保障了种植业所需的动力——耕(役)畜。(四)可以充分合理利用劳动力。由于农牧业生产和劳动时间存在着差别,即农忙和牧忙错开,这样可以调配劳动力的余缺,做到最充分有效地利用劳动力。
当前在牧区实行农牧结合,发展农牧业生产,应当着重解决以下两个问题:第一,正确处理农牧业的比例关系,合理安排和使用土地、劳动力和资金。牧区的农业生产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进行全面规划,认真贯彻“以牧为主,围绕畜牧业生产,发展多种经济”的生产方针,在保证畜牧业生产发展的前提下,相应地发展农业生产或其他生产事业。第二,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目前牧区的农业生产水平还是比较低的。这主要是因牧区的农业生产历史比较短,一些技术措施还没有跟上去。经验证明,牧草与作物轮作是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牧区实行农牧结合的重要手段。在农田上种植牧草,实行草田轮作,不仅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增加粮食产量,而且也为牧业生产提供了大量优质饲草,因而能够取得较大的经济效果。
加强草原建设和牧区技术改革
在草原建设和牧区技术改革方面,应当注意下列几个问题。
第一,水利建设。水利是草原建设的中心,牲畜的生存和发展,牧草的生长和发育都依赖于水。但是,我国广大草原地区气候干旱,雨量稀少,除少部分地区有地表水供饮用外,绝大部分是依靠地下水,因此,积极开展草原水利建设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几年来,广大牧区在党的领导下,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扩大了草原利用面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畜用水问题。但是,从生产发展的需要来看,水利建设还不能与之相适应。
为了加强草原的水利建设,首先,要求解决冬季草场供水不足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措施,一般以打井为主;有条件的地方,可以修建水利工程,利用地表水;在山区,还可以掏泉、引溪流。打井以打筒井(土井)为主,注意提高井的质量,合理分布水井。在严重缺水的草场,需要打深筒井或机井,这就需要事先做好草原的水文地质勘探工作,在掌握了可靠的水文地质资料以后,再进行施工。有力量的地方还可以进行打“对井”,相互补充,使人畜饮水更有保障。其次,大力维修和增补提水工具,积极发展畜力的半机械化提水工具。机械化的提水工具则重点配备,逐步发展。再次,牧区水利建设除供应人畜饮用外,有余的水,特别是机井附近,应当采取综合利用的办法。可以在供水点附近,适当开辟饲料基地,种植饲草饲料,利用余水灌溉;同时,也可以利用余水灌溉天然草原,改良和培育草原。最后,牧区水井的分布,应当按照畜群活动的范围设立,可以先疏后密,由近及远,逐步扩展。也可以在一个井的周围,利用畜力和机械动力将一部分水运到一定距离以外,设立供水站,以便扩大草原利用面积,提高井(特别是机井)的利用率。
牧区水利建设应该从实际出发,针对牧区地区分散、劳力不足、物资缺乏的特点,要由小到大,由简到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畜制宜,就地取材,逐步进行。对“天上水”、“地面水”、“地下水”,要“三水齐抓”,综合利用,以适应广大牧区生产日益发展的需要。同时牧区的水利建设应当主要依靠牧民群众,依靠牧区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结合国家在资金、物资和技术上的适当帮助来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使牧区的水利建设达到投资少、收效快、收益大的目的。
第二,棚圈建设。棚圈是牲畜在冬、春季节防寒、夏季防暑、避雨等必不可少的设备。对于预防风雪灾害和做好保暖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解放前,我国广大牧区处于封建的游牧经济状态,牧民既没有搭棚盖圈的能力,也没有使用棚圈的习惯,当时是放牧到哪里,牲畜就卧居到哪里,根本无法防御自然灾害。解放后,牧区开始兴建了许多棚圈,特别是由于牧区公社化的实现,冬春营地的固定与定居点的逐步形成,这一工作更加扩大。为了进一步加强牧区的棚圈建设,还需要在冬春牧场上,本着经济、耐用、就地取材的原则,大力修建永久性、固定性的棚圈和厩舍;在夏牧场上,则本着经济、方便、适用的原则,大力修建临时性、活动性的棚圈和厩舍。
第三,草原培育和改良。我国许多天然草原,由于长期放牧利用,植被和生产力状况不断发生变化,加上气候和地理条件的关系,有的草原已经开始退化,有的草原还没有充分利用。随着牧区畜牧业不断发展,如果仅利用天然草原的自然生产力,显然不能满足畜牧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加强天然草原的培育和改良,以便形成日益巩固的饲料基地,从而达到不断满足牲畜增长的需要。
根据有关实验资料,在已经开始退化的草原、低湿地、盐碱地、固定和半固定沙质草场上,严禁放牧,进行封滩育草、施肥、灌溉、人工补播牧草、雨季松土、划破草皮、排涝洗碱、铲除毒草、消灭鼠害等措施,对恢复草场生产力、提高牧草产量,有很好的作用。
草原改良和培育必须结合现有条件,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封滩育草是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的一种较好的方法,可以普遍采用。在改良工作过程中,应当本着先易后难、先点后面、先打草场后放牧场的办法,先试验、摸索经验,然后推广。
第四,畜牧业生产的技术改革。牧区由于畜牧业的发展,牲畜头数成倍增长,出现了牲畜增长与劳动力不足的矛盾。解决牧区畜牧业生产与劳动力不相适应的矛盾的根本出路,同发展农业一样,只有在集体化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畜牧业的现代化。
为了逐步实现牧区的技术改革,必须遵照党的八届十中全会对牧区技术改革的指示精神,根据牧区生产的需要,积极地、因时因地因畜制宜地推行工具改革、半机械化和机械化,充分利用畜力,重点发展技术上成熟、投资小、节约劳力多、收益大的机械化作业。同时,在牧区实行技术改革,应当贯彻主要依靠集体经济的力量,国家辅以必要的支援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多、快、好、省地逐步实现畜牧业生产的现代化。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