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吴兴春(连环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6-18
第5版()
专栏:

吴兴春(连环画)
吴兴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贵州省从江县人民武装部的组织科长。十一年来,他一直在从江县的苗族、侗族地区工作。他帮助兄弟民族组织了人民武装,粉碎了公开的和暗藏的阶级敌人的各种阴谋破坏活动;他帮助这个县组织了第一个生产互助组、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在生活上,他始终坚持和群众同甘共苦,和兄弟民族人民建立了血肉相连的关系。兄弟民族的群众称赞他是“毛主席派来的好干部”,“苗家、侗家的好儿子”。(见本报三月十日第二版《赤胆忠心的好战士吴兴春》通讯) 池家卫 潘中亮 梅肖青编绘(附图片)
一,一九五二年六月,吴兴春才二十一岁,就肩负着组织人民武装、帮助兄弟民族建设社会主义新山区的光荣任务,来到都柳江岸的苗族、侗族地区。由于长期的民族隔阂,特别是国民党反动派的造谣破坏,当地人民对人民解放军还不了解,因此,都不敢接近吴兴春。
二,吴兴春看到这种情形,对工作并没有失去信心。他坚持访贫问苦,帮助群众生产劳动。他这种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使群众深为感动,从此大家和他亲近起来了。
三,吴兴春密切联系群众,工作逐渐深入,影响逐渐扩大,地主阶级和反革命分子就利用反动组织“五堂公”,散布谣言,煽动群众反对他,并企图暗杀吴兴春。群众劝他回县里去。吴兴春坚定地说:“不!我决不能离开苗、侗族父老乡亲,决不能放弃斗争阵地。”
四,吴兴春一村又一村地串联群众,组织了侗族第一支民兵队伍。经过侦察,摸清了反革命组织“五堂公”全部阴谋叛乱的情况。县公安部队在民兵的密切配合下,“五堂公”组织内的反革命分子全部落网了。
五,在消灭了反革命叛乱以后,一九五四年,吴兴春团结了一批积极分子,成立了以范银春为首的孔明乡第一个互助组。吴兴春和组员们一起参加田间劳动。
六,一九五八年,从江地区遇到了严重的干旱。吴兴春带领几个民兵,爬进了一个山洞里去找水源。他们穿过石缝,来到几丈深的悬崖上。把绳子捆在崖石上后,吴兴春抓着绳子往下溜,终于在这个洞的底层找到了水源。
七,吴兴春的实际行动,鼓舞了兄弟民族人民的劳动热情。苗族、侗族群众得知找到了水源,便积极地开起渠来。渠开成后,清清的泉水流出洞外,流进稻田。兄弟民族人民一致称赞吴兴春是毛主席派来的好干部。
八,吴兴春每天劳动回来,总要给孤寡老人陆奶定坤打柴挑水。一天,吴兴春打柴回来,见老人病倒了,就连忙去请医生,还亲自服侍老人。在吴兴春的照顾下,陆奶定坤老人的病很快好起来。
九,陆奶定坤老人病好了以后,逢人就说:“共产党、毛主席好!”“吴兴春是苗家、侗家的好儿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