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在京剧里表现工农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6-19
第6版()
专栏:

在京剧里表现工农兵  谭富英
在这次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上,我看了山东省京剧团演出的《奇袭白虎团》和北京京剧团的《芦荡火种》,感到很兴奋。这两个戏,既是京剧,又生动地表现了革命斗争生活。
京剧演现代戏,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以我自己来说说吧!解放初期,看了评剧演的《小女婿》等现代戏后,一方面觉得这些戏很好;一方面却认为京剧是个古老剧种,要像评剧这样演现代戏恐怕有困难。当时我对党的文艺必须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体会得很不深,简单地以为京剧工作者只要多给工农兵演几出戏就算是为工农兵服务了。
经过这些年的学习,逐渐体会到我们京剧工作者必须向工农兵学习,必须在京剧里表现工农兵,才能更好地为工农兵服务。看了这次观摩演出,完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京剧演现代戏,不单是大有可为,简直是太有可为。
《奇袭白虎团》的演员大都是青年演员,演得很好。从唱、念、做、打各个方面来看基本功都很磁实。运用京剧程式、舞蹈动作也很真实自然,使人看了相信我们志愿军就是那么英勇顽强。尤其在武打方面就更为突出,许多硬功夫如:“云里翻”“台扑”“撕腿挂”“虎跳前扑”,三种“卧倒”就采用三种不同的姿态(侧身打腿卧倒、掉小翻卧倒、劈叉卧倒),就是一握枪、一立正等等动作,都那么严肃、齐整,真是优美动人,有生活、有气质,看着很有功力。由此可见,有人认为京剧演现代戏不再需要基本功了,这种看法是不对的。不但原来的基本功需要,还应该学会、练好更多的新的基本功,才能表现今天的丰富多彩的生活,更好地表现新的英雄人物。《奇袭白虎团》这出戏唱工不多,但是扮演志愿军团长的方荣翔和扮演政委的殷宝忠都唱得不错,演来也很像志愿军。方荣翔跟裘盛戎同志学过戏,殷宝忠也跟我学过戏。他们演的志愿军都超过了老师。我现在身体不好,如果能登台,根据我的年龄等条件,演崔大爷那样的角色还是可以的。
《奇袭白虎团》演出的成功,不单凭技巧,主要是由于他们的生活基础比较厚实,这是演好现代戏的基础。抗美援朝期间,他们很多演员是作为一名志愿军参加了中、朝人民的斗争。他们不但深刻了解志愿军的战斗生活,同时也熟悉朝鲜人民的生活,有了和他们同呼吸、共命运的思想感情。他们回国后,仍坚持深入工农兵,经常下连队、下乡、下厂向工农兵学习。这为他们创造角色扎下了很深的根,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因此说没有生活,心里就没底,内心空虚,唱、念、做、打就没根,看着和假的一样,怎么能把现代戏演好呢?
北京京剧团排演现代戏虽然不是从现在才开始,但是应该说参加这次观摩演出才是一个比较好的真正的开端。京剧《芦荡火种》的演出,曾经得到上海沪剧团同志的不少帮助,经过京剧团同志们的努力,很好地发挥了京剧的特点,比较成功地刻划了阿庆嫂、沙奶奶、刁德一等人物。阿庆嫂是我们新四军的地下联络员,可是她的公开身份是茶馆老板娘。在智斗一场里,她表现得不卑不亢,恰如其分。赵燕侠同志在演到刁德一向她递烟时,她微微一笑,然而又不去接他的烟。这么一来,一方面表现了阿庆嫂对敌人的蔑视,一方面还表明在敌人面前还不能太随便,以免暴露了自己的身份。刁德一是个毒辣阴险的人物。对这样一个人物,光出他洋相不行,把他演得太威风也不行,因为敌人毕竟是外强中干的。马长礼同志表演时比较好地掌握了这个分寸。
艺无止境,这两出戏也并不是已经十全十美了。现在正值会演期间,真是我们学习的大好机会,我们要抓紧时机向各地来京演出的兄弟剧团学习,吸取他们的先进经验,取长补短,让我们把现代戏演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