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三点体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6-19
第6版()
专栏:

三点体会 史若虚
这次现代戏会演,京剧界人人都很高兴,我们做戏曲教育工作的更是振奋异常,因为这次参加演出的很大部分是在党的哺育下成长起来的青年演员。这说明祖国的京剧艺术事业正在一天天地发展,京剧艺术的接班人正在一批批地成长起来。
这次演出,在思想上得到不少启发。首先感到,京剧要演好现代戏,头等重要的一条是演员要深入生活。从演出的几个戏看,有的戏所以得到观众的热烈赞扬,固然由于它技巧高超,或者唱得好,但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它有生活,演兵像兵,演工人像工人。如《奇袭白虎团》、《六号门》,如果演员不是到部队里和工厂里去和战士、工人们同生活同呼吸,是不会有这样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这样感动人的。又如《芦荡火种》中扮演阿庆嫂的赵燕侠同志,若不是到连队去当兵,是不会这样成功地表现出阿庆嫂的革命气质的。深入生活,这是所有演员共同存在的问题,但京剧演员更为突出,因为过去演惯了老戏,和实际、和人民群众脱离得比较远,要使京剧艺术有无限的生命力,能够胜任表现我们这个新时代,京剧艺术工作者必须深入生活。
其次体会到京剧演现代戏不能脱离本剧种的特点。京剧这门艺术,经过多年的创造和提炼,在唱、念、做、打、舞各方面都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程式,但这些程式又不是一成不变的,事实上随着时代的不同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但这些变化是以本剧种的特点为基础的。假如以不变的眼光,原封不动地拿京剧的程式表现伟大的社会主义时代的英雄人物,势必成为“旧瓶装新酒”,势必会失掉生活的真实感。但假如完全不顾京剧的固有规律和剧种特点,完全另起炉灶,那实际上也就是否定京剧可以演现代戏了。要“移步换形”,不能蹦,蹦得太远,就容易脱离群众的欣赏习惯。这次会演也证明,在保持京剧特点的基础上,并根据剧本和人物的需要加以革新和创造,京剧是可以演现代戏而且可以演得很好的。如《奇袭白虎团》、《革命自有后来人》这些戏里,既适当地运用了京戏的传统技巧,又比较好地反映了现实生活。
再一点体会是京剧演现代戏不能放松对基本功的训练。在前一个时期,我听到有的青年学生说,京剧一演现代戏,原来那套基本功没有多少用处了。通过这次会演看出,基本功万万不能丢,相反,把基本功练好,对表演现代戏大有好处。例如《草原英雄小姊妹》里的龙梅、玉荣和风雪搏斗的场面,如果没有扎实的基本功,是不能表现出她们那种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