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8阅读
  • 0回复

既改造戏 又改造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6-19
第6版()
专栏:

既改造戏 又改造人 萧盛萱
看了京剧现代戏的演出,心情挺激动。
京剧演现代戏,这是京剧界一件大事。演现代戏,不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京剧艺术,使京戏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通过演现代戏,也教育了京剧工作者,提高了京剧工作者的思想觉悟。真可以说既改造了戏,又改造了人,一举两得。
解放以来,我们京剧工作者也经常为工农兵群众演出,可十有八九,演的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这类老戏。这类戏,内容虽然不一定都有毒;有的戏,也还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但无论如何,观众从这些戏里看不到社会主义,得不到社会主义时代的英雄人物给予他们的鼓舞力量。所以尽管时常演戏给工农兵群众看,却没有做到真正为工农兵服务。为工农兵服务应该包含两个内容,一个是演给工农兵群众看,更重要的一点是演工农兵。这点我们京剧工作者没有做到。如今,党提出来京剧要演现代戏,这对我们京剧工作者是鼓励,也是鞭策。
现代戏的会演还刚开始,可是苗头很好。已经出现了一些好戏。正像不少观众所评论的:是现代戏,又是京戏。比如在《革命自有后来人》这出戏里,当狱中敌人用拷打奶奶威逼铁梅招供时,演员选择了大幅度的动作,用“跪步”、“卧鱼”等京剧程式,和捂头、咬辫子、咬手等生活动作,来表现铁梅的愤怒和心痛欲碎的复杂感情,既继承了传统的东西,又有破格创新,很有感染力。
看了演出,我还联想到一个问题。在旧社会,女演员结了婚,一过三十岁,艺术生命多半就完结了。特别是演花旦这个行当的,年岁一大,多半只好离开戏班子另找饭碗,最好的情况,不过是改行演丑婆。解放后,演员的生活有了保障,自然不用再为穿衣吃饭发愁。可演传统戏,年龄对花旦这个行当还是有限制。而在这次会演中,看到年过四十的云燕铭同志扮演十几岁的小姑娘,唱腔上,来了个大小嗓结合的改革。这就把传统戏严格的行当观念打破了,演员的戏路也宽了。这就使演员的艺术才能,不但没有因为年岁大受到限制,相反,演现代戏,使演员的艺术才能更进一步丰富提高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