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充分发掘内部潜力开展多种经营增加资金收入 正确处理分配和积累的关系持续进行基本建设 圣狮大队自力更生建成稳产高产农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6-20
第3版()
专栏:

充分发掘内部潜力开展多种经营增加资金收入
正确处理分配和积累的关系持续进行基本建设
圣狮大队自力更生建成稳产高产农田
据新华社广州十九日电 广东中山县沙溪公社圣狮大队一方面充分发挥集体生产的内部潜力,开展多种经营,以短养长,一方面正确处理分配和积累的关系,丰年适当地多积累,歉年也坚持不动用积累,从而保证了长期进行农田基本建设所需要的资金。
圣狮大队现在是珠江三角洲著名的高产大队之一。去年,全大队的三千五百亩稻田,双季稻平均每亩产一千一百二十二斤,比八年前开始进行农田基本建设时的产量增加将近一倍。最近正当早稻吐穗扬花的时候,受到了强台风的袭击,可是所有稻禾仍然长得很均衡,社员们一致认为比去年长得好。然而,这个大队所在地原来却是珠江三角洲最贫瘠的一个地方。解放初期,这里的粮食产量较低,在他们没有有计划地进行农田基本建设的一段时间里,每年都需要国家供应一部分口粮。从有计划进行农田基本建设第三年起,他们就开始有余粮卖给国家,去年共交售余粮一百二十四万斤。
当年富农分子讥笑人穷地瘦
如今千户社员走上富裕大道
这个大队的耕地由低产变为高产,是社员们依靠集体经济的优越性,用双手改变生产条件,持续地进行农田基本建设的结果。九年前,当地二十九户贫农、下中农组成初级农业社时,平均每三户还轮不到一条牛腿,主要的生产工具是每人一把锄。因此,被当时的富农分子讥笑为“锄头奴社”,说他们“人穷地瘦,一人一柄锄,作到死也不得饱!”然而,这些靠锄头创业的人,带动圣狮的一千多户农民走上了人民公社的道路以后,把百分之八十的农田进行了土壤改良,把原来狭小不平的小块田,整理成为长宽有一定比例的大块齐整的田园,新开了排灌分开的六十八条河道,裁弯取直了五十条原有渠道,建成了九座利用国家电网电力的排灌站。现在,六个小时内就可以把全部稻田灌满水,或者在两小时内把田里的水排出。从而实现了农民长期所渴望的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目标。
利用地上地下山上水里资源
增加社员收入留足公共积累
这个大队在建设稳产高产农田时,从人多地少、劳动力较多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发掘地上地下、山上水里各种资源的潜力,把长期生产建设和短期的生产项目作了合理安排,开展了近二十个项目的多种经营。其中,有一些是直接为农田基本建设服务的,有一些为建设提供资金,有一些两者作用皆有,都起着以短(短期生产项目)养长(长期生产建设)的作用。他们经营的制灰厂,用从地下挖掘出来的蠔壳作原料,经过简单的加工,变成了灰肥或作水泥的代用品,成为改良土壤和进行田间工程建设的好材料。今年,这个大队又抽出七八十个劳动力去围垦海涂,并利用海滨资源发展副业生产,增加短期收入。他们就是通过这样以短养长、以长带短、长短结合的方法,使农业为主的各项生产都得到了全面发展,不仅解决了农田基本建设所需要的资金,还使社员的收入不断增加。去年,这个大队的粮食产量虽然比一九五六年增加将近一倍,但是农业收入在全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却由百分之七十四下降到百分之五十六;多种经营的收入从百分之二十六点二上升到百分之四十三点五。社员们从集体生产中得到的收入,从一九五八年以来逐年增加,去年比前年增加百分之二十二。现在,社员每月都可以集体领到一部分现金劳动报酬。
为了给农田基本建设积累足够的资金,圣狮大队在保证社员收入逐年有所增加的情况下,始终坚持每年从生产收益中,按一定的比例留足公共积累。在处理分配和积累的关系中,大队党组织经常向社员进行教育,使他们认识到在丰年适当地多积累一些,不仅可以保证遇到一般歉年时有力量扩大再生产,也将使社员在一般歉年不致于减少收入。 经常全面研究主观客观条件 看准关键所在紧紧抓住不放
在进行农田基本建设中,这个大队始终注意依靠社员的劳动和智慧,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凡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就自己动手干;凡是本地可以找到原料的,就不买。因此,内部潜力得到充分发挥,作到了少花钱多办事。全大队建立的九个排灌站,都是社员自己动手建设起来的。安装的七台水泵,如果买工厂制造的,每台需要四千元。为了节约开支,干部和社员经过五个月的苦心试验,用水泥和旧铁制成土水泵,每台只花七百元。就这样用不多的钱,使社员们用水车车水的笨重劳动,被电动排灌代替了。大队在生产建设中,经常组织干部和社员全面研究主客观条件,看准了关键所在就抓住不放,把社员的干劲用到刀刃上,一步一步地坚持干到底,因而做一件,成一件,兴一样,像一样,速见实效,并保证了质量。他们为了改良土壤,连续八年坚持稻草返田,结果把“湿时一团粘,干时一张刀”的重糇土,变成了亩产千斤的松软肥田。在开始建设打禾场时,有些社员主张禾场基础不要打那么牢,少费些工,但更多的社员则主张建立集体家业,是长远大计,宁肯每年少搞一点,也要搞得好一些,他们终于用了六年时间,填平了九个废水坑,建成一个可以利用机械动力脱谷的高质量的打禾场。
这个大队在自力更生建设稳产高产农田的过程中,还锻炼了干部和社员创集体之业、管理集体经济的本领,培养了一批技术改革的骨干力量。目前,全大队共有各种技术人才一百八十多人,其中绝大多数是青壮年。各生产队约有一半的农活,实现了机械化、半机械化和电力操作,代替了人的体力劳动,这就有更多的力量投于扩大再生产。同时,已建设起总值一百七十六万元的集体家当,使进一步发展集体经济具有雄厚的基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