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雪山鸿雁——昌都邮电局纪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6-20
第3版()
专栏:

雪山鸿雁
——昌都邮电局纪事 新华社记者 赵家烈
在祖国西南部边陲万山丛中的昌都地区,在被称做“世界屋脊”的高原上,有几十名藏、汉族邮电职工,十多年来如一日,辛勤地为国家邮电事业和广大群众的通信联络服务,被当地群众誉为风雪无阻的“雪山鸿雁”。
昌都邮电局的邮车驾驶员们,经常要到金沙江以东的德格县去接运从四川来的邮件。途中,他们要翻越五座常年积雪的大山,一个单程近四百公里。但是,不管道路多么险阻,他们总是昼夜兼程,风雪无阻,清晨接到邮件清晨起身,深夜接到邮件深夜出发。
有一次,雪封雀儿山,邮车无法通过。邮递员黄品崇在当地牧民们的帮助下,雇了几十头牦牛驮上邮件,自己背着行李,冒着风雪和严寒,翻越了拔海近五千米的大雪山,然后又把邮件装上另一辆汽车,连夜驶往昌都。
每次,邮车一到昌都邮电局,一场紧张的劳动就开始了。全局职工一起动手,大家都来参加邮件拆包、分检、登记、过戳和投递的工作。甚至局长等领导干部,也经常骑着自行车去送信。邮车到达昌都以后两小时,当地群众就可以看到新来的报刊和书信了。
从一九五九年以来,由于广大翻身农奴日益普遍地使用邮电,这给昌都邮电局职工增添了很多新的工作量。许多翻身农奴第一次给亲人寄信、发电报和汇款,他们不会写信封、起草电文和填写单据,邮局营业员便细心地给他们讲解,并且热情地帮助办理。
昌都地区居民住地分散,同名的很多。每班邮车来了以后,差不多每次都会带来二、三十封地址不详、人名不清、错写、误写的信,其中还有一些是无法投递的信。对这些信,按规定只要贴上“无法投递”的条子,就可以退回原地去了。但是,昌都邮电局的职工们认为,西藏劳动人民过去没有通信的自由,只有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才能互通书信。因此,他们对每一封信都不愿意轻率处理。他们总是不辞辛劳地四处打听,寻找收信人的住址,直到准确地把信件送到收件人手里为止。
这里的话务员们不仅耳灵手快,说话和气,而且经常做着许多“份外”的工作。有时来了紧急电话,受话一方没有人接,话务员们就设法请临近的电话用户代为转告,甚至自己上门去叫。一天深夜,一位产妇在医院难产,失血过多,需要通知她的亲属前去输血。这时,电话已经接不通了。话务员巴拥就亲自跑上门去叫,使产妇及时解除危险。又一天深夜,昌都人民医院一个急诊病人要动手术,急需用电。此时昌都电厂已停止送电,电话又叫不通。话务员郭秀清亲自跑到电厂转告医院请求发电的意见。电厂很快送出电流,使医院能及时施行手术,救活了垂危的病人。
提起那些乡村邮递员,他们的服务精神更是令人难忘。他们长年累月奔走在横断山脉的丛山雪岭间,及时投递信函、书报,还兼售邮票、收信件、收订书报和代办汇兑。高原上没有乡村食宿店,邮递员们怀揣干粮,身背行李,每天走四五十公里,晚上就在翻身农奴们的家里借宿。有时,遇到一天翻不过去的大山雪岭,还要在森林中和荒原上过夜,一把糌粑一把雪地充饥。不少邮递员和交通员们,都曾经几次在大雪盈尺,狂风猛烈,摄氏零下二三十度的严寒下露宿过。
已经担任了十年乡村邮递员工作的大布拉,过去是一个流浪的农奴。十年来,他像钟表那样准确地执行自己的任务,没有误过一次邮班,没有损失过一件邮件。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且每年被评选为先进生产者。
大布拉跑的邮路,是从昌都到丁青,往返六百四十公里,十六天要跑一个来回。夏天多雨,他宁可自己被雨淋,却把雨衣盖在邮件上。有一次,过河时山洪暴发,猛涨的河水把驮邮件的骡子也冲走了。在那千钧一发的时刻,大布拉奋不顾身地跳进激流,泅了几十公尺,终于把骡子和邮件抢救上岸。又一次,大布拉翻越
一座拔海五千多米的大雪山去送邮件,正巧碰上风猛雪大。他赶着运邮件的骡子,黎明冒雪登山。下午接近山顶还有一公里时,雪深齐膝,狂风呼啸,骡子被冻得倒下了,他的手脚也冻僵了。这时候,他就先空手登山,用自己的身体在莽莽雪坡上趟出一条路来,然后从骡子身上卸下邮件,一袋一袋地背上山顶。
就这样,他来回四趟,终于把全部邮件背运过山。当他最后卸下全部鞍具背到自己身上,再牵着骡子登上山顶时,已经是夜幕降临了。浙江战胜低温阴雨促使早稻茁壮江西及早积肥造肥力争晚稻增产
新华社杭州十九日电 浙江各地农村人民公社社员,正在千方百计地加强早稻的田间管理,努力战胜前段时间低温阴雨天气的不利影响,促使早稻健壮生长。
今年,浙江省的早稻和早中稻的栽插面积,比去年增加一百多万亩。大部分都是优良品种。其中,近几年来增产显著的“矮脚南特号”早稻良种就比去年增加三百多万亩。由于栽插适时,目前大部早稻生长较好。也有一部分早稻因受前一时期低温阴雨的影响,稻苗发棵慢,长势较差。针对这一情况,各地干部社员及时采取措施,对这些早稻加强了田间管理。金华、杭州、宁波等地区的许多社、队,在对早稻生长情况进行普查以后,对受低温影响、发棵不旺的禾苗,进行耘草追肥,合理灌水。现在全省早稻田,一般已耘了两遍,有一部分田已经耘了三遍。有些地方还进行了防治早稻病虫害的工作。
新华社南昌十八日电 江西各地人民公社生产队及早动手,开展以积肥为中心的晚稻备耕活动。
晚稻是江西主要的大秋粮食作物。为了给晚稻增施更多的基肥,各地在五月下旬就组织大批劳力,上山下水为晚稻积造青肥、石灰肥和各种农家肥料。赣州地区各公社生产队组织百分之三十左右的劳力上山割青草、剪青叶,积造绿肥。目前全专区已积绿肥三千多万担。九江专区滨湖各县的公社生产队,在端午节前后组织大批劳力和农船到鄱阳湖抢割湖草,沤制优质基肥。赣中平原地区的上高、南昌等县有百分之五十的劳动力积肥,并结合副业生产烧了大量石灰肥。
许多地方还针对下半年容易发生干旱的特点,及早整修提水工具,准备提水灌田。上饶专区的波阳、万年等县现有的提水工具已普遍检修了一次,万年县最近还安装好一百三十台抽水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