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承认困难 分析困难 向困难作斗争——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笔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6-21
第5版()
专栏:

承认困难 分析困难 向困难作斗争
——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笔记 廖初江
我从入伍以来,在训练、工作、学习中,经常遇到一些困难。为什么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呢?究竟应当怎样正确认识和对待困难呢?我决心带着这个问题好好向毛主席著作请教。
我先把过去针对各种具体困难学过的毛主席语录集中起来,又重新阅读毛主席著作,把凡是有关困难的论述都抄了下来。经过反复阅读和琢磨,觉得《关于重庆谈判》中“我们要承认困难,分析困难,向困难作斗争”(《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一一六二页)这句话,可以作为一条线,把其他语录联系起来,进行比较系统的学习。
为什么要承认困难呢?看了《矛盾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文章,我认识到:一切事物的内部都存在着矛盾,事物的发展过程,也就是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困难就是还没有解决的矛盾。因此,无论是在整个革命事业中,还是在每个人的具体工作中,都不可避免地会存在着困难。事物是在矛盾斗争中发展的,革命事业是克服一个一个困难胜利前进的。
既然困难是客观存在的,既然革命事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那么,为了推动革命事业的发展,提高自己参加革命斗争的本领,我们就要正视困难,战胜困难。要战胜困难,首先必须承认困难。“有些同志不愿意多想困难。但是困难是事实,有多少就得承认多少,不能采取‘不承认主义’。”(《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一一六二页)承认困难就是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矛盾,这是唯物主义的态度;无视客观存在的困难,采取“不承认主义”,这是唯心主义的态度。不承认困难,害怕和躲避困难,就谈不上去战胜困难。
我们不但要承认困难,还要善于分析困难。分析困难,就是要认清困难的性质、原因和程度,找出克服困难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以便于采取有效措施去克服困难。分析困难,首要的是要认清困难的性质。正如毛主席所说的:“我们看事情必须要看它的实质,而把它的现象只看作入门的向导,一进了门就要抓住它的实质,这才是可靠的科学的分析方法。”(《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一○三页)困难的性质最根本的有两种:一种是反动势力的困难:一种是先进阶级的困难。“反动势力面前和我们面前都有困难。但是反动势力的困难是不可能克服的,因为他们是接近于死亡的没有前途的势力。我们的困难是能够克服的,因为我们是新兴的有光明前途的势力。”(《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一二一五页)这使我懂得了对于困难,也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阶级观点进行分析,才能够在任何困难面前具有清醒的头脑,站稳无产阶级的立场,始终保持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心。
困难和顺利是相比较、相联系而存在的。“没有顺利,无所谓困难;没有困难,也无所谓顺利。”(《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三一六页)在我们的革命事业以至每项具体工作中,一般说,总是有顺利和困难的两个方面。在一定阶段,克服了困难,事情就能顺利地发展,而在发展中又会产生新的困难,需要再去克服。因此,我们看问题就要“一分为二”,既要看到顺利的一面,又要看到困难的一面。并且,越是在顺利的时候,越要多想到困难;越是在困难的情况下,越要看到成绩,想到胜利。这样才能做到“胜不骄,败不馁”,永远前进。毛主席教导我们说:“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一○○四页)又说:“谁要是只看见光明一面,不看见困难一面,谁就会不能很好地为实现党的任务而斗争。”(《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一○九四页)我国的革命事业正是在毛主席这种英明思想的指导下,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用毛主席的这种观点来观察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也就看得更加清楚了。比如,前几年自然灾害给我们带来暂时困难的时候,我们既正视了困难,又充分看到克服困难的有利条件,看到全国人民奋发图强、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因而充满着克服困难的信心;现在当我国经济形势已经开始全面好转的时候,我们在欢欣鼓舞的同时,还要看到,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还会遇到新的困难,还需要我们“把富日子当穷日子过”,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戒骄戒躁,以便争取更大的胜利。
要正确地分析困难,还必须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世界上一切事物的矛盾的双方,无不在一定条件下,各向其相反的方面转化。困难和顺利也是这样。在一定的条件下,困难可以变为顺利,顺利也可以转化为困难。在这里,条件是重要的,没有一定的条件,就不会转化。所谓一定的条件,当然包括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我们是辩证唯物主义者,向来认为客观决定主观;但是同时认为,人具有相对独立的主观能动作用。比如,变困难为顺利,一定的客观条件只是提供了可能性,要变这种可能性为现实性,决定的因素是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毛主席说:“革命斗争中的某些时候,困难条件超过顺利条件,在这种时候,困难是矛盾的主要方面,顺利是其次要方面。然而由于革命党人的努力,能够逐步地克服困难,开展顺利的新局面,困难的局面让位于顺利的局面。”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三一三页)在一定的客观条件的基础上,人的主观努力程度如何,决定着成绩的大或小,事情的成功或失败。我们连有个战士,开始在射击训练中,成绩是优等,可是在打了两个优等之后,就有点不虚心了。别人督促他好好练,他说:“没啥了不起。”结果,夜间射击刚“及格”。后来,在首长和同志们的教育和帮助下,他接受了这次教训,下定决心苦练,在以后的几个射击练习中,再次获得了优等的成绩。这个事例向我们表明,这个战士的“不虚心”,正是使他由成功转化为失败的重要条件;他接受教训,“下决心苦练”,正是使他由失败再转化为成功的重要条件。这就告诉我们,在分析困难的时候,既要看到客观存在的困难,又要看到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人的积极因素,创造条件,把困难变为顺利。
怎样向困难作斗争呢?毛主席说:“为了同敌人作斗争,我们在一个长时间内形成了一个概念,就是说,在战略上我们要藐视一切敌人,在战术上我们要重视一切敌人。”(《在莫斯科召开的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上的发言》)同困难作斗争也是一样,在战略上要藐视困难,在战术上要重视困难。因为我们的革命事业,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努力,我们在革命斗争中遇到的困难,是前进中的困难,有党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指针,我们的困难是能够克服的。所以我们有根据在战略上藐视困难。但是,困难也和敌人一样,你不打,它就不倒,只有向困难作斗争,才能克服困难。为了更快地促进革命事业的发展,更有把握地做好工作,我们要宁肯把困难想得更多一些,从最坏的方面着想,把战胜困难的措施想得更周到一些,一个一个地去克服各种困难。
从毛主席的教导中可以看出,向困难作斗争还有这样一些精神:下定决心,百折不挠,奋发图强,自力更生,埋头苦干,勤俭节约,依靠群众,艰苦奋斗,等等。明白了这些道理以后,使我进一步找到了向困难作斗争的三条根本办法:首先,依靠党和毛主席的领导,坚决听党和毛主席的话,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其次,是依靠群众,“只要我们依靠人民,坚决地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因而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难也能克服,任何敌人也不能压倒我们,而只会被我们所压倒”(《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一○九七页);第三,就是依靠自己努力,认真学习毛主席著作,用毛泽东思想武装头脑,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在实践中,百折不挠地向困难作斗争。经过这样的学习,当遇到各种困难,进行具体分析的时候,我感到有了方向和办法,有了勇气和信心。在我当了副指导员以后,有一次全连要进行实弹射击第二练习,当时,指导员、副连长都集训去了,三个排长有两个外出,连长又有病。在这种课题新、干部少的情况下,要搞好这次练习,对于我来说的确是一个很大的困难。但是,毛主席的关于“承认困难,分析困难,向困难作斗争”的思想,给了我很大的鼓舞。我又反复地学习了《愚公移山》这篇文章,毛主席说:要完成党的任务,“首先要使先锋队觉悟,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但这还不够,还必须使全国广大人民群众觉悟,甘心情愿和我们一起奋斗,去争取胜利。”(《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一一○一页)这段话,使我受到很大启发,使我进一步认识到,要克服困难,就必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于是,我就发动党员做思想工作;组织班长临时顶替排长;找技术好的当辅导员;团支部、革命军人委员会又开展了多种辅导活动,掀起了热火朝天的预习热潮。结果,这次练习,在干部少、课题新的情况下,取得了优等成绩。
总之,通过学习毛主席的关于对待困难的论述,使我深深体会到:千难万难,有了毛泽东思想就不难;千难万难,依靠群众就不难;千难万难,有了革命精神和科学精神就不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