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与高温车间职工谈中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6-21
第6版()
专栏:

与高温车间职工谈中暑
暑季已到,气候逐渐炎热,在高温车间或露天劳动的职工,如果不采取预防措施,很容易发生中暑。
人体由于食物氧化(消化吸收)和肌肉运动的结果,在体内不断产生热量,又通过对流、辐射和蒸发三种方式向外放散热量。这种不同的散热方式是随着作业环境的气象条件及劳动强度而改变的。当外界气温在摄氏三十度以下时,人体主要是通过皮肤的对流和辐射方式散热。当外界气温接近或超过皮肤温度(正常皮肤温度为摄氏三十一度到三十三度)时,通过对流和辐射方式散热就发生障碍,这时主要依靠蒸发方式散热。所以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劳动强度愈大,出汗量愈多,人们通过汗液的蒸发来散发体热,以便维持体热平衡。但在高温环境中,如果空气相对湿度很大(高于百分之七十到七十五),这时通过汗液蒸发散热受到了障碍,就会引起体内蓄热,使体温升高。在一般情况下,人体可以借着汗液的蒸发来散热和使皮肤温度下降,但是大量淌汗时并不能很快的排出体内余热。如果人体产热散热不能保持平衡,即产热大于散热,甚至引起体温调节机能破坏,人就会发生中暑。
通常所谓高温中暑,这是过热症的总称。一般中暑可分为三种类型:热射病、日射病、热痉挛。
热射病 主要是由于在高温和辐射热的环境中劳动,由于体内热量的蓄积、热平衡的破坏而引起的。症状是头痛、头晕、心悸、无力、倦怠、恶心、呕吐、眼花、口渴等。同时颜面充血,皮肤干燥,脉搏加快,体温升高(摄氏四十度到四十一度),病状最重时可突然晕倒。
日射病 由于强烈的太阳热辐射长期或短期照射无遮盖的头部,造成脑膜温度升高,引起了脑膜及脑组织充血。这种病的表现是剧烈头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呕吐、兴奋不安,重者意识丧失,脸部皮肤发红,头部温度上升。
热痉挛 由于大量出汗,随着水分的丧失也丧失了大量盐分,使血液中氯化物(盐)减少,造成水盐代谢平衡的破坏,因而引起四肢肌群、腹肌和膈肌发生强直性痉挛。这种病体温不升高或轻度升高。疾病发生前大量出汗、口渴、尿少、肌肉疼痛、四肢无力,以后逐渐增剧。
对中暑患者应帮助他迅速离开高温作业环境,到荫凉通风良好的地方去,解开衣扣,静卧休息,用温水擦身或进行头背淋浴(水温三十度到三十二度),服用一些清凉含盐饮料及消暑药物等。对重症中暑应尽快送到工厂医务所或医院进行急救。
为了预防中暑的发生,在有热源的高温车间,应坚持采取综合措施(技术措施、卫生保健措施、组织措施)来做好夏季降温保健工作。如对热源的处理,要采取隔热、排热、移出热源和加强自然通风、机械通风等办法,降低车间温度和热源的辐射强度。在高温车间应建立测温制度。对新工人和高温工人应做入厂前及暑季前的健康检查,对不适合在高温车间工作的禁忌症患者,要根据病情予以妥善安排。在组织措施方面,应调整劳动作息时间,延长午休时间,减少会议时间,并供给足够的合乎卫生要求的饮料。            
   邓志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