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阅读
  • 0回复

看京剧《柯山红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6-21
第8版()
专栏:剧评

看京剧《柯山红日》
季文
武汉市京剧团演出的《柯山红日》,是一出较好的戏。剧本通过我军平定柯山叛乱的事件,侧面反映了我军解放西藏的伟大斗争,反映了藏族同胞在水深火热的苦难中渴望翻身解放的迫切心情,歌颂了我军指战员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和革命意志,歌颂了党的民族政策的伟大胜利。
剧本准确地描写了柯元两山和洛卡寨的上层人物的不同的政治态度,其中元山土司阿侯登错是藏族上层人物中的进步人士,他积极拥护党的民族政策,热情地欢迎人民解放军;洛卡寨的老土司洛卡,他一方面开始认识到西藏的解放是大势所趋,人民解放军的力量是不可抗拒的,另一方面又犹豫动摇,摇摆不定。柯山的世袭土司、大奴隶主柯陆亚德和他的妻子女土司加洛呷,则是坚决反对解放军,阴谋发动叛乱的叛乱分子,他们梦想原封不动地维护罪恶的奴隶制度,维护他们暗无天日的反动统治。这样他们就成为剧中反面人物的主角,与我军军分区司令员杨帆,军医黄英以及解放军战斗员们开展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
戏一开始,用简洁的笔墨,描写了柯陆寨内黑暗的奴隶制世界,成群的奴隶拖着沉重的锁链,被押进阴森可怖的牢房。幕后响起一阵阵悲惨的歌声,值夜女奴卡玛倚在炉旁昏昏欲睡,室内灯光昏暗,室外寒风怒吼。她在等待着天亮,在诅咒着这阴森恐怖的黑夜。正在这时,一个喜讯忽然从外面传来,青年武士吉桑带来了红军已到金沙江边,明天就到柯山的消息,于是戏剧的矛盾冲突就展开了,以卡玛、吉桑、别他(卡玛的父亲,老奴隶)为代表的奴隶们听到了这个消息,好比黑夜里找到了指路明灯,眼前立刻出现了一条幸福的光明大道,而柯陆寨的奴隶主们则急急地密谋策划,企图顽抗,但是他们感到要马上就打是对他们不利的,因此他们决定采用特务罗家的阴谋,伪装进步,欢迎解放军,然后再待机而动。这样他们一直潜伏了八年,直到一九五八年秋天,终于发动了叛乱,武装进攻了解放军,但是当他们发动叛乱之日,也就是他们自取灭亡之时,很快在强大的人民解放军的反击下,在广大奴隶们对解放军的支持下,一下就被我军消灭了。
这个戏的演出给我们的突出印象之一,是全体演员都是以十分严肃认真的态度来对待这次演出的,演员的情绪饱满,舞台上的艺术气氛也就比较浓厚。其次,演员在塑造人物方面,基本上也是能较为准确地把握角色的特点,做到从生活出发化用传统程式来表现人物的。例如原来演老生的关正明同志在这个戏里饰演我军军分区司令员杨帆,就着重刻划司令员的精神气质,在对敌斗争的两场戏中,他的动作不多,但却注意运用眼神,从眼神中传达出他的机智坚定和凛然不可犯的气概,从而压倒了敌人的凶焰。另外,他也较好地运用了唱来塑造人物的性格,例如在第三场与敌人面对面的斗争中,当敌人凶横地要解放军退出柯山时,他发出了一阵冷笑,接着就唱“快二六”转“快板”,这一段唱一方面驳斥了敌人的狂言,一方面仍然劝告他们不要自走绝路,这段唱腔,严毅中又带几分告诫之意,表现了我军对他们的仁至义尽,这是完全符合司令员的地位身份和当时的环境的。饰演老艺人麦力生的高百岁同志,则较为成功地塑造了这个受尽苦难折磨、一心向着解放军、个性坚强的老人的形象,他的唱腔保持着麒派苍劲挺拔的特色,用在这个角色身上十分自然,在表演上他的外形没有去刻划他的“衰”的一面,相反却注意刻划他的个性的刚强,使人感到犹如一棵挺拔的苍松,给人以一种美感。青年演员王婉华饰演的军医黄英,着重刻划了角色的坚不可摧的革命意志,无论是她在黑夜里被敌人劫走的路上或是面对着敌人的毒刑,都表现了她对革命的忠贞,在敌人面前的大无畏的斗争勇气。其他,这个戏里的几个反面角色,如柯陆亚德、加洛呷、罗家等也都表演得较为贴切。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戏的音乐设计,能够注意到藏族生活的特点,很自然地吸收了藏族民歌的特色,在舞蹈方面也吸取了藏舞,这样就加强了这个戏的民族特色和生活气息,也丰富了京剧的表现力。
另外,这个戏里的角色因为大部分是穿的藏族服装,利用这种长袖宽袍的特点,所以在表演上也就较多地利用了传统的程式,这种用法我觉得也是可以的,因为它有助于表现生活。
如果要进一步提高的话,那么我觉得剧本似乎还可以进一步京剧化,某些情节还可以作细致的加工,例如特务罗家的上山,怎么一下就能取得柯陆亚德和加洛呷的如此信任以至于差不多控制了他们,目前似乎还没有写得很合理,而有一些人物似还没有看出他们在剧中的必不可少的作用(如柯陆庆清),这些地方似乎还可以作进一步的推敲。
(附图片)
司令员杨帆到柯山寨赴宴,当面揭露敌人阴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