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把科学技术献给农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6-22
第2版()
专栏:

把科学技术献给农业
——记北京小麦科学工作者的田间实验活动
新华社记者 高洁 于英士
今年春天,大地刚刚解冻,小麦还未返青,首都一批研究小麦的科学工作者,走出研究所实验室和学校的大门,来到去年在郊区国营农场和人民公社建立的试验研究基地,和干部、工人、社员同吃同住同劳动,同种试验田,进一步探讨小麦增产的途径。在这次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过程中,科学工作者同农民水乳交融,密切合作,既推动了生产,收到了研究成果,又改造了人。这样才不是“纸上谈兵”
“粪大水勤,增产不用问人。”
“种不种在人,收不收在天。”
这是在中国农民中间流传了不知多少年的两句话。今天,在北京郊区,人们听到的却是另外两句:
“粪大水勤,增产还要问人。”
“种不种在人,收不收也在人。”
同样两句话,几个字的差别,表现出了农民对待生产有了多么不同的态度:一个是做大自然顺从的奴隶;一个是开始认识到自己的力量,要当大自然的主人。这变化是在党的领导下,干部、科学工作者、农民一起进行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带来的。
北京郊区的小麦去年获得好收成,平均亩产比上一年增加三成多。今年,小麦收成将胜过去年。特别是在一些有科学工作者“蹲点”的试验研究基地的试验田里,几百亩、一千多亩的大片小麦,普遍长得植株密、穗头大、秆子粗,像一领席一般整齐。人们喜悦的心情是难以形容的。社员说:“小麦增产有科学家一份功劳。”老农说:“人家科学家就是有些道理。种田不光粪大水勤,还得认真讲究点科学。看来,种不种在人,收不收也在人!”公社干部说:“看今年,想明年。今年初步懂得了科学的道理,学到了科学的栽培管理方法,明年在更大面积的土地上照样做,一定会是个更好的收成。”几乎在每一处产麦地区,人们都听得到这同样的议论。
这些话给农业科学研究人员很大的鼓舞。近年来,许多农业科学研究人员一面坚持在所内的小区试验,一面定期定点地到郊区考察农业生产。越来越深入的考察研究,使他们越感到农业科学工作者要对实际生产有所帮助,必须深入到生产实际中去,到农民中去,把在实验室和小区实验场地的研究工作,和在大面积生产实际中的科学实验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的科学研究才不是“纸上谈兵”,而是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相结合的道路。于是,到公社生产队建立试验研究基地,和社队干部、农民合办试验田的活动,便由少数单位的少数几处,发展到全市仅小麦的“三结合”试验田就有七十多处。
正如小麦老专家蔡旭教授所说:“这是一场农业科学实验的革命运动。”然而,这场革命带来的最重要、最根本的变化,还是在农业科学工作者本身。在研究所里根本办不到
“理论联系实际太重要了。搞农业科学研究必须从生产实际出发,才能真正对农业生产有所贡献。”
这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副研究员曾道孝,向我们谈他在农村基地工作的体会时所说的第一句话。
曾道孝是研究小麦栽培的。走出青云店镇不远,就可以看到大片茂密的麦田。曾道孝在这里和社员一道亲自管理五百零七亩丰产试验田。曾道孝从一九五九年开始研究小麦丰产的栽培方法。他在研究所小区试验地里亲自管理的十多亩小麦,一九六一年和一九六二年连续获得亩产七八百斤的高额产量;一九六三年一部分小麦发生倒伏,每亩仍然收获五百多斤。从这里,他总结出一套自认为是最理想的栽培管理方法,写了论文在学报上发表。来到生产队以后,他发现实际情况和他的研究条件有很大距离,他感到原来的一套是土地条件好、肥料多、用工费、成本高的栽培管理方法,而实际生产部门要求创造更加经济合理的适合大面积生产采用的栽培方法。
曾道孝没有立即拿出自己总结的栽培经验去套,而是从调查研究入手,事事和生产队干部、老农商量。生产队对他通过试验研究肯定了的机器播种方式有顾虑,他就和队干部到地里去看。他发现二村三队和二村二队准备划做试验田的四百亩地,去年亩产二百多斤,地力并不太差,当年每亩备有底肥二千斤,预备来年追肥用的化肥还有四五十斤、饼肥一百斤,如果使用得当,实行科学的栽培管理,每亩可望收获三四百斤以上。他和两个生产队队长商量,三队队长同意先试播一部分,二队仍然有顾虑。他让三队先在九十亩地上用机器播种,实行小垅密植,一星期后出苗了,又齐又壮,队长很高兴,立即把其余八十亩也改用机播。二队按照老方法用畜力、宽行方式播种的,出苗情况显然不如三队。这毗连的两块地,立即成为全公社宣传机播的活样板。
曾道孝的试验证明,提早在小麦返青后追肥效果最好,而青云店农民历来没有给返青小麦追肥的习惯,他们认为拔节以后追肥才有用,可以长大穗。曾道孝在大块试验地中选出一畦在返青起身时一次肥不施,和其他田块进行对比。一星期以后,变化越来越明显,不施肥的一畦地像个营养不良的孩子,长的又黄又瘦。公社在这里开了现场会,许多社员天天结伙来这里参观。他们说:“专家的话是不假呀,应当早追肥。”回去以后,人们就自动照样做了。
曾道孝在这里除了指导青云店公社的五百零七亩试验田外,还在大兴县其他八个公社的四十多处样板田里进行丰产栽培的系统调查和试验研究,在青云店公社还进行各种施肥对比试验和优良品种试验。这些试验田和重点调查田全都有田间档案,由公社技术员和由回乡知识青年组织的科学小组成员,协助他进行从种到收的各种田间记录。他说:“这样联系实际的大面积科学实验,一次取得这么丰富的系统调查材料,是在研究所里根本办不到的。”“三结合”太重要了
进入郊区通县境内,明显地看出来今年小麦的长相和去年大不相同。普遍的、大面积的小麦都长得秆粗、穗大、茂密,一派喜人的景色。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助理研究员王世之,向我们谈起他今年春天在这里进行的一场紧张的战斗。
小麦“立夏怀胎小满抽穗”,这是在农村中流传多年的农谚。北方农民种麦的习惯是小麦返青不须多管,认为拔节以后追肥才正当时。王世之近年来专门从事小麦高产规律的探索和研究,今年在通县“蹲点”搞小麦丰产的科学实验。他知道小麦在二三月间返青起身以后,麦穗就开始孕育成长,这时适当松土、施肥,可以促使穗子长得更大,增加码子;拔节以后追肥就只能壮粒了。农民的习惯是不符合科学的。通县通镇公社新建大队靠温榆河岸有一块一千二百亩的大片小麦试验田,是他的试验研究基地。三月初,麦苗已经返青。他发现这里的麦苗和其他地方一样,有的长得过密,有的过稀,块块地不一样,加上今春气温转暖慢、地温低,对小麦返青很不利,必须赶快松土提高地温,苗子过旺的要搂麦蹲苗,苗子弱的要灌水施肥。可是生产队里毫无动静,有的社员还说:“这是涝茬地,土肥,不用管,也能稳收一二百斤。”
时间不等人。他邀了县农林局技术员,通镇公社的干部、生产队长和公社技术员、老农一道查看麦苗,他又带一部分麦苗回公社,仔细地剥开叶片放在显微镜下,一个个米粒头般大小、通体透亮的麦穗生长锥果然清晰地呈现在大家眼下了。“真的,小麦起身就怀胎啦!”这消息很快就传开了。公社当晚就开会布置各个生产队紧急行动起来,查苗、松土,该蹲苗的蹲苗,该松土、施肥的立即进行。
通县县长听了这事说:“这个办法好!”第三天就在新建大队开了四个公社干部参加的第一次现场会,请王世之讲怎样区分旺苗、壮苗、一般苗和弱苗等四类苗,怎样管理,一边讲,一边表演搂麦、施肥的技术。四个公社行动起来以后,全县又调集二十多架显微镜,出动大批技术员,带了介绍搂麦、施肥技术的挂图在各处地头向社员传授经验。王世之和通县副县长魏继庚也拿了显微镜和挂图到各处转了三天,开了十三处地头会,边看、边讲、边操作表演。许多社员奔走相告,说是打开了眼界,明白了道理。十天之内,把科学管理麦田的道理和技术交给了广大干部和群众,使全县半数以上的麦田都及时松了土、施了肥。以后,别的县也照这样做,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这件事给王世之的启发很深。他说:“党经常教导我们要实行领导、专家、群众三结合,工作要走群众路线,总感到很抽象,现在觉得很具体。三结合太重要了。没有领导的支持,没有群众的自觉行动,再好的科学技术也推广不开呀!生产斗争、科学实验,在三结合方式下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了。”
实际生产情况复杂,在农村建立基点能不能进行系统的科学研究呢?曾道孝、王世之和小麦老专家蔡旭都告诉我们,不仅能,而且有很多在研究所里没有的有利条件。例如,研究小麦实现高产应当具备怎样的栽培条件?在不同的栽培条件下小麦在各个生长期的表现形态如何?这是实际生产中也是科学研究中很重要的问题。过去各单位在自己的小区试验地里进行,一般是几亩地,十几亩地,最多几十亩地,取得的资料毕竟有限。现在,分布在全郊区的小麦丰产试验田有七十三处、三万多亩,有设在高产地、水浇地的,也有设在旱地和盐碱地的,全都有详细的田间记录,这是一笔了不起的科学财富!又如经济施肥的试验研究是全国农业科学研究规划的重点项目之一。过去,各单位在自己的小区试验地里进行,因为地力太肥,多施和少施三五十斤化肥,竟很难看出明显的差别来。现在,各处基点联合进行研究,可以预见,这个项目今年也将是个“大丰收”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