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6阅读
  • 0回复

青年技术员潘骏寿深入调查研究取得发言权 一项建议节约投资十一万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6-25
第2版()
专栏:

青年技术员潘骏寿深入调查研究取得发言权
一项建议节约投资十一万元
在北京市市政设计院技术室担负设计审核工作的青年技术员潘骏寿,一天上午到本院设计组去,忽然看到作设计的同志们正给北京一个新建厂设计厂外供水用九百毫米口径的管道工程。他心里一动:那个工厂的用水方案已经改变了,用水量也减少了,怎么还用九百毫米口径的管子?为什么不改用小口径管子呢?他当场提出了这个问题。设计人员回答说:意见很好,但我们不好解决,因为厂方来信要求我们这样设计。
潘骏寿回到办公室,脑海里一直在翻腾:真的不好解决吗?他想到这是关系到国家投资能否合理利用的问题,就去向党支部书记汇报,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党组织支持他。潘骏寿随即对这项设计工程从水力计算、供水安全度、造价、材料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这个厂最初提出的设计要求是采用直流水,水量为每小时三千九百吨,需要用九百毫米口径的铸铁管作输水管道,但是后来用水方案改为循环用水,进水量减少到每小时七百吨。这样,供水管道只要用六百毫米口径的管子就可以了,如果再用九百毫米的管子,就会浪费投资十一万元,还把一百九十吨铸铁管材白白埋在地下损失掉。经过计算,潘骏寿向领导上建议修改这条供水管道的设计。但是有人不同意,理由是:这批管材已经到货,已经有关领导部门批准,工期又紧迫,设计正进行等等,因此这项设计不好再变动了。
潘骏寿听到这个意见,思想上引起一些波动。但是一想到自己的意见符合党所教导的勤俭办一切事业的精神,决心坚持下去。同时他也想到要实现自己的建议,首先应当深入调查研究,把新建厂备料、施工时间等具体情况弄个水落石出,才能取得更大的发言权,促使有关方面迅速解决这个问题。当天下午,他跑到那个新建厂去,看到厂外堆积着大批铸铁管,有些管子不像九百毫米的,随手拿出计算尺一量,发现有六百毫米的。这时他心花怒放,高兴极了,心想现场已经有这样的管子更便于修改设计了。可是,他到厂里同一个技术员交谈后,心又凉了半截,因为厂方的意见和他在市政设计院内听到的理由几乎完全一样,并且得知现存的那批六百毫米口径的管子已经决定调给四川成都,有一部分调走了,剩下的也即将启运。
潘骏寿在赶回市政设计院时,人们告诉他:院长和副总工程师等领导同志当晚要听取他关于这件事的汇报。在这次会议上,经过反复讨论研究,大家一致同意他提出修改设计的建议。
在院方的积极支持下,潘骏寿四处奔走,主动向有关主管部门汇报情况,陈述自己的建议。他想到工厂现存的那批六百毫米口径的管子,如果全部调走,将来修改了设计还得重新运来,又要白白增加一笔运费,因而特地向中央管理物资的部门说明情况,得到了支持。就这样,他经过十几天的辛勤奔波,有关领导部门终于确定把那条供水管由九百毫米口径的改为六百毫米的。
(本报有删节)
新华社记者 孙世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