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阅读
  • 0回复

自繁自养加速发展耕牛 湖南许多县研究改进耕牛繁殖和护养工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6-27
第2版()
专栏:

自繁自养加速发展耕牛
湖南许多县研究改进耕牛繁殖和护养工作
新华社长沙二十六日电 湖南省长沙、南县、汉寿、临湘、洞口、保靖等三十个县从五月以来先后召开了耕牛繁殖和护养工作大会,讨论了加速发展耕牛的问题。其他各县也正在进行筹备,准备在最近召开这种会议。
召开了耕牛繁殖和护养工作会议的各县,出席会议的有公社、大队的干部,有发展耕牛先进单位的代表、模范养牛员、畜牧兽医先进工作者、模范耕牛配种站的人员等等。大家共聚一堂,讨论和研究了加速发展耕牛的途径,总结了各地先进单位和先进人物的经验,回顾和检查了执行发展耕牛的方针政策的情况,制定了今后发展耕牛的规划。各县到会人员普遍反映:这样的会开得好,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贯彻了政策,交流了经验。会议对今后的耕牛繁殖和养护工作必将起很大的推动作用。
为什么要加速耕牛的发展?这是各县讨论得很热烈的一个问题。汉寿县到会代表算了一下账,全县现有耕牛一万九千三百多头,是解放后耕牛最多的一年。但是,耕牛仍不能适应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现有的耕牛中,能劳役的占一万五千来头,按全县耕地计算,每头耕牛平均约负担耕地五十亩。要进一步做到精耕细作,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扩大耕地面积,扩种双季稻,牛力感到十分不足。可是,在一些耕牛发展快、养得好的生产队,情况就不同了。酉港公社大酉大队的小玛湖生产队,一九六二年以前,牛力不足,每头耕牛要负担耕地五十三亩,因而耕作比较粗放,亩产只有五百来斤。从一九六二年起,这个队积极繁殖耕牛,两年多来,耕牛增加了一点四倍,每头耕牛负担的耕地大大减少。牛力多了,水田犁耙工夫由三道增加到四道,绿肥面积由七十亩扩大到一百零八亩,加上其他方面的工作,去年粮食平均亩产提高到八百零四斤。洞口县在会议上总结了发展耕牛的十大好处:能多积肥;能精耕细作;能抢住季节;能扩大复种面积;能增加现金收入;能扩大公共积累;能扩大基本建设;能支援工业建设;能发展利用畜力的加工副业;能促进粮食生产、巩固集体经济。
发展耕牛是靠自繁自养,还是靠向外地买呢?各地讨论这个问题时,开始大家的认识并不一致,有些缺牛的社队认为,自己繁殖小牛难得管理,需要的时间长,“远水救不了近火”,因而主张向外地买牛。但是,多数地方的代表认为,买牛不是解决耕牛问题的根本办法。南县华阁公社永丰大队的代表介绍了他们的经验。一九六○年以前,这个大队牛力很缺,当时有些人主张向外地买牛。但发动社员一讨论,一算账,按生产要求,需要买牛二十四头,要一大笔钱。不仅一时拿不出这笔钱来,也不是繁殖耕牛、发展生产的长远之计。如果坚持自繁自养,这笔现金就可以省下来,而且以后就不需要长期买牛了。账算清楚了,各生产队积极抓好耕牛繁殖护养工作,三年时间共繁殖小牛五十六头,除满足生产需要外,还卖出了一部分小牛,收入现金一万二千多元。社员普遍反映:牛多粮多现金多,自繁自养有奔头。许多县在会上摆出了类似情况,凡是生产队重视自繁自养的,耕牛发展就快,集体生产就搞得好,粮食和现金收入就多;反之,不重视自繁自养的地方,牛力经常不足,生产处于被动,集体经济的发展也受到了影响。通过讨论,不论是余牛地区或缺牛地区,纷纷表示要认真贯彻自繁自养的方针,促进耕牛的迅速发展。
各地在解决思想认识问题的基础上,对如何繁殖和护养好耕牛,都作了认真研究。大家认为,坚决贯彻执行有关繁殖耕牛的政策,是加速发展耕牛的首要一环。湘乡县莲花公社高胜大队各生产队近几年来坚持执行政策,提高了养牛员的积极性,存栏耕牛由四年前的二十八头增加到现在的八十六头,牛力不足的问题解决了。大家从实践中认识到:要繁殖耕牛必须贯彻政策,这样作对集体、对饲养员都有好处。
各县在会议上对健全饲养员队伍也作了讨论。大家认为,养好耕牛决定因素在于人。没有一个好的饲养队伍,没有一批思想好、热爱集体、认真负责、有经验的饲养员,耕牛就养不好,就发展不起来。大家认为挑选饲养员必须贯彻阶级路线,要充分依靠贫农、下中农。各县出席会议的很多模范饲养员,大部分都是贫农、下中农社员,他们在养护和繁殖耕牛上作出了出色的成绩,对集体有很大贡献,受到了普遍的赞扬。
此外,各地对如何留蓄种公牛,如何作好耕牛防疫工作,如何解决牧场、草料等问题,都作了认真的讨论。
各县耕牛会议一致认为,要加速耕牛的发展,各级领导必须把这一工作经常抓起来,每年要大抓几次。春抓防疫和催膘;夏抓合理使役,保胎保子;秋抓耕牛配种;冬抓护牛过冬。同时,要经常检查政策执行情况,解决一些有关的重大问题,帮助各生产队制订发展耕牛的规划,定期检查评比,确保规划的实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