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京剧艺术的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6-28
第8版()
专栏:

京剧艺术的发展 
尚小云
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上,来自祖国各地的京剧工作者,以高度的革命精神,运用京剧艺术,反映了我国民主革命、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以及社会主义建设各个战线上的阶级斗争,塑造了一系列光辉的工农兵英雄形象,给了观众强烈的感染。这是京剧艺术一次翻天复地的伟大革命。每次观摩归来,我的激动的心情,都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我从事京剧工作五十多年了。解放了,才认识到一个戏曲工作者应该走的道路:为工农兵服务。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鼓舞下,我曾经致力于整理改编传统剧目和对舞台艺术进行革新,觉得这就是为工农兵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了。
可是,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在蓬勃地发展,时代在迅速地前进,而我们京剧艺术,却老是在封建时代打圈子。慢慢地,我发觉人们渐渐地不那么爱看我们的演出了。广大的观众,争先恐后地要求看《夺印》《李双双》《霓虹灯下的哨兵》,家长们鼓励儿女去看《年青的一代》《三代人》《千万不要忘记》,就很少有人鼓励自己的孩子去看《拾玉镯》《大登殿》……!京剧流传了多少年,为什么现在人们不爱京剧艺术了呢?这个问题在心里闷了很长时期,找不到一个明确的答案。现在才明白,不是人们不喜爱京剧,是京剧脱离了时代,脱离了群众,和人民的思想感情和革命要求渐渐疏远了……这真是关系到京剧能不能为工农兵服务,关系到京剧本身存亡和发展的问题啊!
党的号召,像贯耳的春雷,豁然震醒了我们:京剧艺术必须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反映伟大的时代,出社会主义之新。在这个光荣的任务中,京剧工作者必须尽到自己的责任。眼界开了,心里亮了,全国京剧工作者意气风发地投入了这场革命,放下了那些朝笏、宫灯、羽扇、罗帕,收起了那些一摇三摆,忸怩作态,从死人身上挺身而起,坚决地深入生活,深入工农兵,立志要创造出社会主义的京剧艺术,为工农兵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在这次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中,舞台上出现了一些很好的戏。看,《芦荡火种》的阿庆嫂、《奇袭白虎团》的志愿军团长、严伟才,《革命自有后来人》的李玉和,《箭杆河边》的佟庆奎,《草原英雄小姊妹》的龙梅和玉荣,《洪湖赤卫队》的韩英……在舞台上站起来了多少光彩照人的英雄形象啊!这些都是演员们从生活出发、从人物出发,对京剧传统艺术作了批判地继承和大胆的突破所创造的结果。这些英雄形象的思想高度,是任何历史剧里的古代英雄所不能比的。
同时,现代戏内容的革命化,又大大推动了京剧传统艺术形式的发展,这样的发展,也是过去任何时代从来未有、也从不会有的。肯定地说,京剧艺术不是不美了,而是更美了;不是被舍弃了,而是更加丰富多采了;京剧的观众不是少了,而是越来越多了。看了观摩演出的剧目,人人都说:“既是现代戏,又是京剧;既给人思想教育,又给人艺术享受。”从舞台上欣欣向荣的动人景象和观众们热烈的反映里,我兴奋地体会到:京剧新生了!是时代给了它新的生命,人民给了它新的生命,党和毛主席给了它新的生命!革命的艺术,和革命一道前进,它的生命,必然是永远旺盛,永葆青春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