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阅读
  • 0回复

沙漠中的艺术宝库——访敦煌文物研究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7-01
第5版()
专栏:

沙漠中的艺术宝库
——访敦煌文物研究所
本报记者 姚秉鉴
甘肃省敦煌县境内的莫高窟(名千佛洞),是我国著名的“沙漠中的艺术宝库”,也是世界驰名的一所伟大的美术馆和画廊。座落在这里的敦煌文物研究所,解放后十多年来,临摹了大量的壁画和彩塑,曾在北京、天津、西安、兰州、酒泉、玉门、敦煌等七个城市和印度、缅甸、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日本等六个国家的十二个城市展览过。
今年六月初,记者乘车出敦煌县城东门,行五公里,再折向东南,就进入一片荒无人烟的大戈壁中。这里看不见一棵树和一丛草。远处的流沙,在烈日下泛着金光。阵阵热风迎面扑来,犹如火?。又行十多公里,一道宽阔的河床展现在眼前,这就是唐代有名的大泉河,过去这里急流汹涌,现在只有一股清澈的细流潺潺地流着。汽车继续前行,只见黯红色的三危山逶迤于东,金黄色的鸣沙山横亘于西莫高窟,远远的被绿树笼罩着,就像一颗巨大的绿色宝石,镶嵌在三危山和鸣沙山之间。再往前行,见大泉河西面的悬崖陡壁上,密布着大大小小像虺窝一样的洞窟,这就是有名的莫高窟。窟前遍植树木,郁郁葱葱,浓荫蔽日,敦煌文物研究所的同志们说:解放前,这里树木稀疏,很多都是解放以后新栽的。在院中,还开了几道小水渠,流水淙淙浇灌着各种树木和花草。
在莫高窟,五点多钟天就亮了,直到下午十点才暮色朦胧,太阳挂在空中整整十五六个小时。由于日照时间长,日光反射强,洞窟里光线充足,温度适中,正是临摹的好时候。大家都说:夏天是他们的黄金季节。为了很好地利用这个季节,每天早晨,当太阳从三危山后面刚一露头,人们就赶快跑进洞去临摹,中午匆匆地吃完饭,也不休息,继续进洞工作,一直工作到太阳从鸣沙山后面落下去。一天上午,我到第二百二十号和第二百一十七号洞窟去参观,见他(她)们正全神贯注地在临摹壁画。洞窟外烈日炎炎,洞内凉飕飕的有点像中秋。洞里宁静异常,只听见铅笔在画纸上“沙——沙”地响着。他们画一笔,扭过头去向墙上望一眼,然后再扭过头来在纸上画一笔,有时还要站起来,用尺子量一量壁画,再量一量临摹画,看画的是否一样大。临摹窟顶藻井上的画时,头要一直向上仰望。然而他们一点也不叫苦,而是长年累月、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地一笔一笔地描绘着。有些壁画,因为年代久远,已经褪色、线条剥落、形象模糊,给临摹造成很大困难。他们往往为了找出一根线条要费去很多时间,把眼睛都瞅痛了,为辨认壁画上的一个题字要反复研究无数次。
临摹,必须忠实于原画,既要形似,又要传神。然而各个朝代的壁画的线条、色调等等都各有其特点。为了不走原样,他们苦练基本功——每天不间断地练习描线,以便熟练地掌握各个朝代的线条特点。另外还艰苦地琢磨颜色的配合比例,使临摹画的色调、光彩等等符合原来的壁画。很多壁画,取材于佛经中的故事,他们还要研读佛经,来熟悉临摹对象的内容,这样才能更好地描绘。这个研究所不仅仅搞临摹,还担负着对这座艺术宝库的保护和研究工作。要研究莫高窟艺术,就要涉及历史、美术、绘图史、建筑、考古等许多方面,而这些正像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一样等待着他们去开辟。因此,抓紧时间,刻苦学习,成为他们日常不可缺少的东西。
莫高窟虽然被誉为沙漠中的绿洲,但终究是一个荒凉偏僻的地区。这里没有戏院,没有电影院,没有灯火辉煌的大街。他们面对着的是幽暗的石窟和默默不语的石像。四周除了高山就是沙漠和戈壁。人们一定认为他们过得很寂寞吧?然而我在这里看到的,却是一片洋溢着欢乐的景象。每天工作之余,有人在林荫路上散步,漫谈着工作和学习;有人去篮球场上参加球赛;有人拿上铁铣去果木园里松松土,浇浇水;也有人去练唱革命歌曲。今年五月,他们参加了敦煌县的文艺会演,还得了奖。天黑以后,庭院中的马达开始轰鸣,发电机开始发电了。洞窟内灯光照耀得如同白昼,有些人又赶紧钻进洞去争取多临摹几个小时;有人就在图书室或宿舍里聚精会神地研读有关图书和文献资料,伏案直到夜深。
为了能正确地去研究莫高窟艺术,这里的工作人员还积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主席著作,组织了毛主席著作学习小组。今年,他们在学大庆、学解放军过程中,还运用了三查(查临摹稿的准确性,查涂色的准确性,查艺术效果是否符合原作)四评(评临摹稿的质量,评临摹工作计划,评临摹中的钻研精神,评临摹后的心得)的办法,来提高临摹工作的速度、质量和业务水平。想想看吧,四百八十六个洞窟,两千多个彩塑,需要有多大的耐心和毅力才能临摹完呵!这还不算那大量的研究工作和艰巨的保护工作。我访问了一些搞业务和搞行政管理工作的同志,他们都异口同声地说:为了继承和发扬祖国的艺术遗产,为了使莫高窟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服务,他们愿意在这里工作一辈子。
研究所同志们的这种辛勤劳动,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极大关怀。他们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水平,比解放前都大大地改善和提高了。解放前,那种吃不饱,穿不暖,一手举蜡烛,一手临摹,没有好画笔,好画纸,甚至连最劣质的颜料都没有的工作条件,一去不复返了。现在,他们用的是质量最好的画笔、画纸和颜料。所内安装了电灯、电话。还有两部汽车,解决了过去进城时要徒步或骑牲口越过戈壁滩的困难。国家拨给这里的经费,在逐年增加着,今年就比去年增加了百分之三十三,比一九六二年增加了百分之六十。人员、设备都在不断扩大着。他们的劳动,也受到当地群众的关怀,敦煌县杨家桥人民公社,专门派了一部分社员在莫高窟地区种植蔬菜和饲养羊只,供应研究所的工作人员食用。
(附图片)
美术工作者在临摹壁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