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阅读
  • 0回复

美丽的水乡之国马拉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7-06
第4版()
专栏:资料

美丽的水乡之国马拉维
七月六日,将有一面黑、红、绿三色横条以及在黑条中央有一个红太阳的独立旗帜,升起在马拉维的上空迎风飘扬。又一个国家在非洲诞生了。它标志着非洲人民反殖民主义斗争的又一巨大胜利。
这个新生的国家,在独立前被称为尼亚萨兰,从独立日起,改名为马拉维,这是非洲人曾经使用过的光荣传统的国名。
马拉维位于非洲东南部腹地,形似一条狭长的翠带。东濒著名的非洲第三大湖——尼亚萨湖,南与莫三鼻给为邻,西部是北罗得西亚,北部与坦噶尼喀接壤。面积十二万余平方公里,约等于英国的一半;人口二百九十余万,其中欧洲人只有九千多。
马拉维是个秀丽富饶的水乡之国,广阔的尼亚萨湖占去全国面积的四分之一。热带气候给马拉维人民带来了发展农业生产的良好条件,作物全年都可生长,主要种植烟草、茶叶、棉花、咖啡、玉米、大米、木薯和花生等,中部和北部人民主要从事于畜牧业。马拉维的矿藏很丰富,有石棉、铁矾土、煤、铜、铁、金刚石、黄金、云母、石灰石、蓝晶石、石油等。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英国殖民势力开始侵入马拉维。十九世纪末,这里成为英、德、葡殖民者争夺的对象。一八八九年英国南非公司的代表哈里·约翰斯顿带了一万英镑到马拉维,采取欺诈的手法,与当地部落酋长订立“保护条约”,把这块土地变成了该公司的“财产”。一八九二年,英国政府正式宣布,把马拉维作为英国的“保护国”。
七十年来,英国殖民者在马拉维实行了残酷的剥削制度。它迫使几十万非洲人常年离乡背井,到南非、罗得西亚等地当矿工,生活十分困苦。英国殖民者占有百分之七十二的最肥沃的土地,片面发展以烟草、茶叶为主的种植园经济,强迫非洲人开垦土地,给予他们的工资每月只有一英镑左右,而同工种的欧洲人却可得到六十英镑以上的工资。英国殖民者在这里实行了与在南非一样的野蛮的种族歧视制度,如非洲人在晚上外出要携带通行证,非洲儿童不能同白人儿童同校等。英国殖民者还在马拉维设立许多刑场和集中营,来迫害爱国者。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国殖民者为了谋求维持自己的殖民统治,并便于英国垄断资本进一步掠夺,采取了新的“合而治之”的殖民手法。一九五三年十月,英国政府片面宣布,把马拉维和它周围的南罗得西亚和北罗得西亚,捏合起来,建立一个所谓“罗得西亚和尼亚萨兰联邦”,又称“中非联邦”。这个人工出产的“联邦”,遭到了三个国家的人民的强烈的反对。
马拉维人民热爱独立和自由,从英国殖民者侵入起,马拉维人民就奋起反抗,斗争达五年之久才被镇压下去。一九一五年,又发生了在民族英雄契伦布威领导下的武装起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马拉维人民要求独立的呼声更为响亮,一九五三年一月,全国曾由四十万人凑出一笔旅费,让部落酋长的代表团到伦敦去抗议成立中非联邦的策划。同年十月全国又发生反对成立中非联邦的暴动。一九五九年初,在马拉维全境三十多个地区展开了大规模的争取独立的群众斗争,他们占领了机场,进攻了法院,英国殖民者从南、北罗得西亚、肯尼亚等地调遣了大批的军队和警察,进行大规模的逮捕和迫害,斗争持续达七十余天。英国殖民政府大为惊惶,宣布全境处于“紧急状态”,直到一九六○年六月,殖民政府才宣布结束“紧急状态”。
在马拉维人民以及南罗得西亚、北罗得西亚人民的斗争打击下,英国拼凑的这个“中非联邦”,一直是疲癃残疾,名存实亡,岌岌不可终日。一九六二年十一月,在伦敦举行的尼亚萨兰制宪会议上,英国政府被迫同意达成关于尼亚萨兰两阶段自治宪法的协议,同年十二月,同意尼亚萨兰退出“中非联邦”。一九六三年二月,尼亚萨兰实行内部自治。九月,尼亚萨兰总理班达与英国政府会谈后,英国政府被迫宣布,尼亚萨兰定于一九六四年七月六日独立。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中非联邦”正式宣布解散。 (新华社)
(附图片)
新华社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