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世界屋脊上的光辉——记西藏阿里藏汉族干部艰苦奋斗建设边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7-06
第5版()
专栏:

世界屋脊上的光辉
——记西藏阿里藏汉族干部艰苦奋斗建设边疆
本报记者 格来 周郁夫
在西藏阿里地区参加生产建设的广大藏汉族干部中,有许多人已在这风雪高原上艰苦奋斗了十几年。他们处处和群众同甘共苦,在祖国边疆闪烁着灿烂的光辉。
不久前,我们越过巍峨的昆仑山,跨过峰峦叠嶂的冈底斯山,渡过汹涌的狮泉河,登上号称“众山之巅、众水之源”的阿里高原,访问了阿里干部。
用勤劳的双手变荒滩为良田
来到阿里,首先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那些荒滩上长出的庄稼和修盖的新房屋。当我们到达噶尔昆河和一些县区所在地时,还看到干部们自己动手盖房屋的情景,他们袒露着胳膊,有的背土,有的和泥,有的砌墙,浑身上下溅满了泥水。高原上强烈的紫外线,把他们的双颊晒得黑里透红,但大家仍精神抖擞,干劲充沛。
在日土县的一个国营农场里,我们参观了藏族拖拉机手驾驶“东方红”牌“铁牛”翻耕土地的情形,又参观了堆满麦场的丰收的青稞和小麦。这个农场的副场长王保书风趣地对我们说:“这里物质的东西虽少,精神的东西却很多。”接着,他向我们谈起了他们在这风雪高原上创办农场的经验。
那是一九六○年春天,王保书从拉萨原“七一”农场调到阿里工作,他一到日土(地名),就被肥沃的荒原吸引住了,决心要在荒滩上办起一个农场来。当时有人对他说:“这里什么都没有,农场很难办起来。”王保书说:“白纸才能画出最美丽的画图。”从此,在他的领导下,全体干部和荒原展开了搏斗。铁锹、十字镐在他们的手里一把接一把地被磨秃了,每人的手上打满了一层又一层的血茧,可是沉睡了多年的大片土地终于被唤醒了,使过去的荒原,一片一片地变成良田。当地的藏族群众看到干部们收获了粮食,也纷纷开荒种地,庄稼连年获得了丰收。这一丰硕的结果,使王保书和他的伙伴们建设边疆的干劲更大了,他们说:“自己的劳动能给人民群众作出一点一滴的有益贡献,对一个革命者,对一个共产党员来说,是最大的幸福。”
具有王保书这样思想的人,在阿里地区岂止一个。我们在札达县托林乡的一处偏僻荒山沟里就遇到了第二个荒原播种者——雷邦定。为了让千年荒原变粮仓,他进入一处“不毛之地”后,一年四季住在山洞里,就用一把铁锹开垦了大片的土地,不光种出了粮食,还种出了三十多斤重的南瓜和十多斤重的哈蜜瓜,还有几斤重的洋芋、西红柿。这些作物要是在祖国内地毫不稀奇,但长在风雪高原上却是一个惊人的奇迹。很多人一提起雷邦定,都伸出大拇指,夸奖他有革命的干劲。
把知识和力量献给藏族人民
冒着凛冽的风雪,我们来到了阿里的革吉县。草原上已盖起了第一批新房屋,有百货门市部、银行、邮电局、卫生院等。这些房屋,除木料是从很远的地方运来外,其余都是由这个县的干部们用双手修建起来的。当中共革吉县委和革吉县人民政府建立的最初两年,他们还不能不在帐篷里办公。那是一个严寒的冬天,一个穿着褪色黄军装的革命老战士,背着糌粑口袋,携带着帐篷,领着一伙到牧区开展工作的干部,出现在茫茫的大草原上。他们当中有医生、兽医、邮电员、翻译,还有财贸人员。一路上他们爬冰卧雪,餐风宿露,白天黑夜和风雪搏斗。经过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了革吉草原,在草滩上架设起了第一座绿色的帐篷,安起了锅灶。之后,他们白天分头下部落、进帐篷,到藏族牧民的家里访贫问苦,了解群众在生产和生活上的困难,晚上回来再自己动手烧茶做饭。
这座绿色的帐篷刚一架起来,狮泉河两岸的藏族牧民便纷纷从远道赶来,给设在帐篷里的人民政府献哈达,他们载歌载舞,欢庆草原上有了自己的政府。那个穿着褪色黄军装的革命战士,就是后来的中共革吉县委副书记冯天信。
从那时以来,革吉县的干部,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工作热情。很多干部每逢下乡时,宁愿背着行李在雪地里步行,不肯轻易雇用牧民的牲口。有的干部一年当中大部分时间是在牧民的帐篷和跟着牧民的畜群度过的。春天,他们到牧场去帮助牧民们接羔育幼,等到新的羊羔肥壮后,又领导牧民搞好牲畜的抓膘、配种和剪毛;冬天,严寒降临时,更是起早摸黑,跑东跑西,进帐篷、钻畜圈,领导和帮助牧民修搭棚圈,贮备饲草,为牲畜作好各项越冬准备工作。
他工作在草原上,生活条件是差的。没有床,就睡在地上,没有办公桌子,就用土坯或草皮砌一个小台子。许多人,对艰苦差事总是抢先去干,而有了什么可以“享受”的,大家却又推让起来。有一次,组织上为了照顾冯天信同志的身体,给他制作了一张木床和办公用的木桌子,但他把这些让给新来的同志,自己照旧睡过去用草皮堆砌的床和使用土坯砌的“土桌子”。
阿里专区畜牧兽医总站站长、共产党员萨中伦也是一个一心只想到群众利益的人。他在阿里的五年,大部分时间生活在牧民中,一面积极为牧民的牲畜治疗和预防各种疾病,一面帮助牧民总结经验和培养兽医人员。几年来,他通过深入牧场、畜群、观察、试验,总结出了二十七种用土法治疗牲畜疫病的方法,又把自己从牧民经验中总结出的这些方法传授给牧民,有效地遏止了一些流行的牲畜疫病。萨中伦来西藏前,在内地一所大学里任讲师,现在他对能够把自己的知识贡献给藏族劳动人民,感到很大的光荣。
让艰苦奋斗的作风发扬光大
在这极其艰苦的条件下,阿里干部并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迎着一个又一个困难前进的。噶尔气象站的气象员蓝万平,初到阿里做气象工作时,没有一点现成的气象资料,而这里的气候又是一日十多变,很难掌握。为了当好人民的气象“参谋”,他和伙伴们一起,冒着零下二十多度的严寒,上山下乡,跑农村,串牧场,进行气象调查,收集气象资料,向农牧民学习观天的经验,还随时把自己观测的气象趋势拿到群众中去证实。经过一两年的艰苦努力,他们终于从群众中积累了很多有价值的气象资料,初步摸出了阿里变化多端的气象规律,对发展阿里地区的农牧业生产作出了贡献。
在阿里地区工作的干部们,对阿里都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像爱自己的家乡一样热爱阿里。中共阿里分工委行政科副科长、共产党员陈国钧就是这样的人。陈国钧来阿里工作已经十多年了,一贯埋头苦干,兢兢业业、从无怨言。十多年前,他随军来阿里高原时,一路上爬冰卧雪,翻越六七千米的雪山,途中饿了用冰雪拌糌粑充饥,夜里就睡在雪地上,衣服破了用麻袋补,鞋破了用野马皮包脚,经过三个多月的长途跋涉,战胜了重重困难,终于把祖国的第一面红旗,插上了阿里高原。十多年过去了,陈国钧始终保持着那时的艰苦传统和作风。生产繁忙的季节,锹镐、粪筐很少离他的身。这里开垦的很多荒地、修建的很多房子,都有他的汗水。今年陈国钧已经五十岁了,组织上为了照顾他的身体,让他回内地,但他说什么也不肯。
十多年来,阿里干部的这些优良传统不断得到了发扬光大,随着阿里生产建设的发展,新的同志一批接一批地来到了阿里高原,他们在老同志的影响和帮助下,也都能保持和发扬这种光荣的传统。以艰苦为荣,这就是阿里干部的一种高尚风格,它在这世界屋脊的屋脊上发出了灿烂的光彩。
(附图片)
阿里高原普兰县的藏汉族机关干部,在孔雀河畔第一次种出了马铃薯和萝卜。图为干部们在收马铃薯。
新华社记者 格来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