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光辉的革命英雄形象——谈京剧《节振国》的人物塑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7-07
第6版()
专栏:剧评

光辉的革命英雄形象
——谈京剧《节振国》的人物塑造
沈峣
在京剧舞台上,《节振国》第一次再现了中国煤矿工人的斗争生活。一九三八年,在全国掀起抗日高潮的大好形势下,唐山开滦煤矿工人举行了声势浩大的五矿同盟大罢工。由于党的领导,罢工坚持五十六天,终于取得了胜利。在罢工胜利的基础上,党又领导了开滦矿工的武装暴动,并且组成一支工人游击队,活跃在唐山、丰润、滦县一带,沉重地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气焰。《节振国》就反映了开滦矿工从罢工转向武装暴动的波澜壮阔的斗争。剧作以鲜明的形象告诉观众:哪里有了党的正确领导,哪里的斗争就会象烈火一样燃烧起来,哪里的斗争就会取得最后的胜利。在一段革命历史的斗争生活里突出这样一个思想,是十分有现实意义的,它可以让今天的观众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增强革命斗争必然胜利的信念。围绕这个主题,全剧成功地表现了轰轰烈烈的斗争气势与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成功地塑造了一些站在反帝反封建斗争最前列的革命英雄形象。
节振国是一位矿工出身的抗日民族英雄。他领导着一支工人武装,坚持冀东敌后游击战争,打鬼子、除汉奸,做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他的事迹在冀东广泛流传,并且逐渐被渲染上了传奇的色彩。就象当时流行的一首歌子所形容的:“节振国,真英雄,飞檐走壁武艺精……来无影,去无踪,杀敌除害不落空。”怎样才能抓住最本质的东西,把节振国真实可信、而又不减光彩地树立到舞台上来呢?唐山市京剧团在不断修改剧本的过程中,逐渐解决了这个问题。现在的剧作没有在人物的传奇性上大做文章,而是把节振国的活动放在一定时代的群众斗争中、党的影响下来描写的。节振国有强烈的爱憎,他可以舍掉自己的祖传宝剑,去帮助战友度过罢工中的难关;他能够断然拒绝三阎王耿三合的收买,把罢工坚持到底。这都说明了他作为工人阶级的优秀品质。但是在斗争中,他又往往表现出来盲动、义气用事、摆不脱个人恩怨的缺点。节振国的这些优缺点,是与他的觉悟程度、所受的社会影响,以及一定的斗争条件紧密相联系的。他不是一个远离现实生活的英雄。剧作就是从这样一个具体的节振国出发,写出来他在斗争中、在党的教育下的成长过程。
节振国的成长,对他自己来说,就是用无产阶级的思想、感情战胜非无产阶级的思想、感情,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这个过程在剧作中有着比较鲜明的体现。抢煤场一段戏最集中地表现了节振国的盲动情绪。他不听胡志发的劝阻,带领矿工们去抢煤场,结果遭到了敌人的武装镇压,矿工们付出了血的代价。在事实的教训面前,他才第一次考虑:“难道真是我错了?”后来,他接受了党的教育,明白了许多革命的道理,但是听到自己的拜把子兄弟夏连凤叛变的消息,忍不住又抄起斧子,要去拼命。一涉及个人恩怨,他仍然不能很好地解决革命与个人的关系。在这件事情上,他与胡志发又发生了激烈的冲突。节振国说:“这件事我不能听你的!”胡志发郑重地告诫他:“你要听党的!老节,一个革命者,没有权利拿自己的生命去开玩笑!”党的利益、革命的利益终于战胜了个人恩怨,节振国放弃了个人拼命的念头。我们感到,这时的节振国的确与抢煤场时的节振国有了很大的不同,他能够听党的话了。到组织武装暴动的时候,节振国已经是一个比较成熟的无产阶级战士了。所以在听到杨作霖母亲被害的消息以后,他能抑制住自己的感情,批评了杨作霖的个人复仇思想。杨作霖最后被说服了,他说:“大哥,我听你的。”节振国立刻回答他:“不是听我的,是听党的。”这一次的冲突发生在节振国与杨作霖之间,但是,它多么象过去的胡志发与节振国的冲突。节振国成长了,党的影响扩大了,节振国从胡志发那里学会了领导群众斗争的领导艺术。剧作以节振国的成长贯串全剧,把许多英雄事迹围绕着这一条线来写,节振国的行动就有了时代的特征。
剧作在节振国形象的塑造上,还较好地解决了传奇性与现实性的关系。剧作一方面没有追求传奇性,一方面没有一味回避传奇的情节。在必要的时候,也采用它们来描绘节振国的独特性格。象刀劈鬼子、除夏连凤、到三阎王家夺枪这样一些带有传奇色彩的情节,就比较突出地表现了节振国对敌人的仇恨,以及他对敌斗争的勇敢、顽强、机智。让传奇的情节为性格描写服务,它们也就成为形象的有机部分了。
《节振国》出色地塑造了党的领导者的形象,胡志发写得鲜明、突出,而且有血有肉,既平凡,又高大。剧作把胡志发处理成一个从矿工中成长起来的党的领导者。他同样出身于“窑花子”,矿工所受的沉重压迫与剥削,他都亲身经历过;他一直与矿工们一起斗争,而且总是站在斗争的最前列。但是,他又比一般矿工站得高,看得远,懂得更多的革命道理。
剧作还有力地刻划出胡志发作为一个革命者、作为一个党的领导者的优秀品质。这特别表现在他对待抢煤场这件事情的态度上。胡志发不同意抢煤场,他知道抢煤场会招来敌人的武装镇压,会打乱整个罢工斗争的部署。然而当节振国不听劝阻,带着矿工们去抢煤场以后,胡志发没有冷眼旁观,他又毫不犹豫地站到第一线,领导起这个斗争。我们看到他在斗争中与矿工们生死与共,看到他在最危险的时候挺身而出,号召矿警们:“穷兄弟不杀穷兄弟,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并且一马当先地领着矿工们冲出日本鬼子的包围圈。这些描写给观众留下极深刻的印象。强有力的戏剧动作告诉观众:胡志发是把阶级弟兄的安危看成自己的安危的;胡志发是有高度的革命责任感的,在斗争必然要受到损失的时候,他极力设法使损失减少到最轻的程度。他有强烈的阶级感情,的确是一个优秀的党的领导者。
这出戏的群众也是写得很好的。轰轰烈烈的斗争气势在很多地方是依靠群众场面烘托出来的;从另一方面看,有些场子又很精巧地刻划出矿工们对鬼子、汉奸的憎恶与蔑视。杨作霖、韩永年、冯老顺等人物也都写得各具自己的性格特点。另外,剧作也写出了夏连凤、耿三合、彬田、马老三等反面人物的不同丑恶面貌。
在人物塑造上,剧作也存在可以进一步研究的地方。比如由于对京剧结构的长处考虑得不十分充分,影响到人物塑造,有时就有重点不够突出、层次不够鲜明的感觉。在充分发挥京剧音乐的特长,用唱腔、伴奏、锣鼓来抒发正面人物的感情,来渲染群众斗争的气势方面,也是有加工余地的。
(附图片)
节振国脚踩现大洋,怒斥前来收买他的矿方总管耿三合。
〔唐山市京剧团供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