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4阅读
  • 0回复

心红艺更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7-12
第8版()
专栏:

心红艺更精
红线女
一个演员创造的角色,一旦在舞台上出现之后,便使观众久久不能忘怀。这是演员在创作中付出了辛勤劳动的结果。这次全国京剧现代戏会演,就有不少出色的演员,塑造了不同类型的角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中国京剧院演出的《红灯记》剧中老奶奶的扮演者高玉倩同志,便是其中的一位。
舞台上的老奶奶,真是形容毕肖。我说毕肖,还不仅是指的演得象;最难得的,是她准确地掌握了角色思想感情的变化,无论一举手,一投足,一点眼神的运用和语调行腔的设计,都恰如其分,既有真挚的生活感情,又没有给人以生硬雕琢的感觉。这是演员同志刻意塑造而又是亲切传神的艺术形象。它一出现,那种工人阶级特有的革命气派,立刻充溢整个舞台,发出一阵阵的热流,表现出一种磅礴的英雄气概。老奶奶的儿子李玉和被捕后,敌人鸠山企图利用母子深情来动摇她的革命意志。当时她那种把生死置诸度外的凛然气概就在那么简单的一句话中表现出来了:
“你就是鸠山?能不能让我收拾一下,跟你走!”
在这里,玉倩同志并没有用多少复杂的动作。只是在设计坚定的语调同时,把紧蹙着的眉头放松了,两眼微微一扬。就在这刹那间,一股不可抗御的革命火焰,从她两只已花的老眼发射出来,直逼得鸠山抬不起头,解嘲地惶顾左右而言他。固然,演员的表演,是由剧本所规定,导演所要求,对手的启发和衬托。但是,我们也看得出,玉倩同志对剧中人物理解得比较深刻,掌握得相当准确。老奶奶不只是一个革命者,而且是一个革命者的母亲,她爱孩子,更爱革命,她坚信革命一定胜利。“为有牺牲多壮志”。表演者正因为掌握住了这种思想感情,一个平凡而又高大的工人阶级的光辉形象便活现在舞台之上了。
高玉倩同志对老奶奶性格的处理,从外形看,好象只着重于坚强和朴质两个方面。可是内心活动却不是直线一条。当她意识到儿子马上要被敌人从家中抓走的时候,从她发颤的两手,和随地后退了两步的身躯,使人立刻感到她的感情受到了极大的震动,她意识到儿子一落入敌人魔掌,牺牲是不能幸免的了。她不能不震动。可是她挺住了。个人的悲痛击不倒她,却化成了更大的仇恨和力量。她以豪迈的声音压住了喉中的哽咽。她拿起酒杯来了,这是儿子往日喝剩的酒,平日,为了不让儿子耽误工作,她不让喝酒,可是现在,她亲自把酒送到儿子手里了。这是母亲的心,革命的心,千言万语尽在这个纯朴而又震撼心灵的动作里,她拿自己的心伴着儿子去迎接摆在面前的残酷斗争。
李玉和被带走了,铁梅禁不住哭起来。我们的老奶奶紧握着双拳,一边用亲人上路不许哭的革命家规,声色坚毅地激励铁梅;可同时又忍不住冒出了两点泪花。这泪花,象火焰一般叫人燃烧起来,挺起腰干,奋发战斗。玉倩同志在这个戏里,无论语言和动作,处理得这样细致、朴实,有这样强烈的感染力,这是演员抓住了老奶奶这个母亲和革命老人的性格核心的缘故。
《红灯记》中的老旦一角,唱、做、念的功夫都很吃重。高玉倩同志能出色地完成这个任务,不是偶然的。我想,她有深厚的功底,也有过去旧社会身受压迫的生活体会,特别是她有着和老奶奶那样的革命理想和工作责任心。她没有因为本身行当而拒绝演出老奶奶的角色。也没有因为从唱惯了的小嗓改成大嗓所遇到的困难而退出阵地。相反地,她刻意钻研,勤学苦练,老奶奶这个人物塑造成功了。看了玉倩同志的演出,不仅在表演艺术上得到启发,在思想上也受到很大的教育。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