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4阅读
  • 0回复

称颂党和毛主席为京剧艺术的革新和发展指明方向 京剧老艺术家决心为演好现代戏贡献力量 在座谈会上表示:帝国主义、修正主义越是害怕我们演革命现代戏,我们就越高兴,越要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7-16
第3版()
专栏:

  称颂党和毛主席为京剧艺术的革新和发展指明方向
  京剧老艺术家决心为演好现代戏贡献力量
  在座谈会上表示:帝国主义、修正主义越是害怕我们演革命现代戏,我们就越高兴,越要演
新华社十四日讯 从事京剧舞台艺术工作几十年的一些京剧老艺术家,为这个古老剧种在今天开出了革命新花而感到欢欣鼓舞。他们最近在北京举行座谈,畅叙参加观摩、演出的感想和心得,一致称颂党中央和毛主席为京剧艺术的革新和发展指出了一条正确的光明大道。
参加座谈会的有萧长华、盖叫天、周信芳、姜妙香、马连良、尚小云、荀慧生、徐兰沅、俞振飞、高百岁、梁一鸣等十一位老艺术家。他们是我国目前京剧界最老的一辈。其中年龄最轻的梁一鸣也已经六十一岁,有了五十年的舞台生活经验;年纪最大的著名丑角演员萧长华已经到了八十七岁的高龄,他也精神奕奕地扶杖前来参加座谈。他们都认真地观摩了这次京剧革命现代戏的演出,有的看了全部剧目,有的亲自参加了演出,有的热心帮助设计唱腔和音乐。座谈会主持人田汉说:今天各地老艺术家能聚在一起,畅谈京剧的革命,要归功于党对京剧艺术和京剧工作者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
老艺术家们异口同声地表达了他们的兴奋心情,认为毛主席的文艺思想和党的文艺方针政策救活了京剧,使这门古老的舞台艺术从解放前夕的奄奄一息中得到新生,并且使京剧工作者肩负起为工农兵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光荣任务。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周信芳说,这次观摩演出大会演出了这么多好的革命现代戏,这是因为党指明了方向,使大家感受和看清了京剧革命与不革命的两条道路,因而明确了必须站在革命的一边。他回顾辛亥革命以来京剧艺人几度想改革京剧终成泡影的史实说,因为艺人们从来没有解决过“为谁服务”这个根本问题,所以改来改去仍然迎合封建遗老遗少的口味。萧长华、姜妙香、荀慧生、俞振飞也都激动地说,在解放前,统治阶级只知一味剥削、欺压、玩弄京剧艺人,糟蹋京剧艺术。有史以来,只有共产党才真正关怀、扶植京剧艺术。梁一鸣说,前几年他也演现代戏,但认识不深。现在由于党的教导和亲身感受,才认识到这是关系到演员革命化和观众革命化的重大问题,萧长华谈到他虽然年纪大,行动不便,仍然去剧场看了许多出京剧现代戏,每次看完戏都十分高兴。特别是看完《草原英雄小姊妹》之后,他上台去向演员们祝贺,鼓励他们好好努力,作出更大的成绩。他说:
“青年演员们能演出这样有意义的好戏,应该感谢党和毛主席的教导。”
每一位老艺术家都赞扬参加这次观摩演出的戏,既表现了现代生活,又保持了京剧特点,使他们对京剧艺术的革命化更加信心百倍。他们说,这些现代戏内容新,人物新,形式新,强烈地感染了观众。演员们从生活出发,对传统既有继承,又有革新。过去认为比较难解决的问题,如怎样对待传统程式、韵白、武功和行当等,现在看来大都解决得很好,或者做了有益的探索,使人感到新颖而又自然。马连良说,现代戏中,论唱有唱,论念有念,看打有打,看做有做,而且都结合人物感情。演员在现代戏里,只要从生活、从人物出发,就有施展才能的广阔天地。荀慧生说,这次演出的许多戏,在艺术上不但过了关,而且有很多的发展和新的建树,取得了可贵的经验。有许多戏沟通了各行当的唱腔和表演程式。如旦角唱小生腔,过去都是女扮男装时用,这次演出的有些戏里的女角就运用了这种唱法,比较恰当地表现了现代革命女英雄激昂或欣喜的心情;《革命自有后来人》中,铁梅在狱中唱的唢呐二黄,《黛婼》中,黛婼在末场时唱的一段流水板等,都很出色。他还说,有些戏运用传统的表演程式,如舞蹈、趟马、开门等,也恰到好处,而且有所创新。如同是开门、关门,演员根据特定的具体环境做了很多戏,使观众看得出剧中人进出的是房门、帐篷门或者是监狱的门。《红岩》中表演开狱门时,演员开锁、松链子、用力拉开笨重的铁门等动作,都富有生活的真实感。姜妙香说,他演了几十年传统戏,看了几十年传统戏,从来没有象今天对现代戏这样入迷过。他今年已七十多岁了,这次观摩演出中,不仅每戏必看,而且有些戏还重复看了两三遍。这位著名的小生演员说,他看到小生的唱腔和表演在现代戏里大有发展,十分欣喜。著名武生演员盖叫天谈到现代戏中几出武戏的成就时说,武生演员今天终于相当出色地表演了人民解放军、民兵、消防战士等现代英雄人物,这是京剧革命的结果。他认为《奇袭白虎团》、《智取威虎山》等武戏所以受到观众热烈欢迎,主要是因为演员有生活、有感情、有功夫。
“帝国主义、修正主义越是害怕我们演革命现代戏,我们就越高兴,越要演。因为革命的京剧现代戏是演给革命的观众看的。”老艺术家们一致这样表示。他们亲眼看到工农兵观众涌进剧场,聚精会神地观看京剧革命现代戏,一致表示要为京剧艺术革新贡献力量。在《柯山红日》中饰演热爱革命的藏族老人的高百岁说,他今后对待排演现代戏中所遇到的困难,要象毛主席教导我们的、对待其他困难一样,在战略上藐视它,在战术上重视它。他表示尽管年高已老,仍愿尽可能采取适当方式,下乡下厂下部队,进一步改造思想,加速革命化,从而把工农兵的英雄形象塑造得更好。马连良说,他这次在《杜鹃山》中扮演郑老万,感到最大的困难是缺乏生活,他愿意向青年一辈京剧演员学习,更多地熟悉工农兵。俞振飞、尚小云、荀慧生等也表示要把京剧传统艺术悉心教给第二代,帮助他们一起继承和创新,为演好现代戏而献出自己的力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