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革命性的变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7-19
第1版()
专栏:短评

  革命性的变化
四川省眉山县用了一年的工夫就摘掉了“后进县”的帽子。这里有什么奥妙吗?本报今天发表的关于这个县的新闻告诉我们,没有什么奥妙。他们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认真解决了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问题。于是就把全县工作带动起来了。
对于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可以有两种态度:一种是“口惠而实不至”,这就是眉山县农民说的那种“检查干部”、“转田坎干部”,这样的干部口里也说要参加劳动,但是放不下架子,下不了决心,实际上是对执行党的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指示半心半意、应付了事。而另一种则是象现在大多数眉山县干部那样,背着被盖住到贫农、下中农家里,车水、送肥、犁田,样样活路都干,都干得象样。在群众眼睛中,党和国家的干部真正成了自己人,成了普通的劳动者。这样,上下一条心,一股劲,横在面前的很多困难就迎刃而解。
眉山县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正是经历了从第一种态度到第二种态度的转变。这是一个革命性的变化。党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帮助人们从阶级斗争的高度去重新认识了干部参加劳动的伟大意义。促成这个转变的决定性因素是县委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坚持参加劳动。领导干部自己参加劳动过得硬,也就容易领导其他干部认真参加劳动。
现在,眉山县在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基础上把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统一地抓在手里。他们在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中紧紧依靠贫下中农,树立贫下中农的阶级优势,从而解决了生产中的各项问题,他们在试验田里找到在本地实现增产的科学根据。他们还改变了机关化的作风而逐步代之以革命化的作风。光去年一年,全县的会议表报就比往年减少了一半。在县级主要干部带动下,公社以下的基层干部都积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做到了:既是各级组织的领导者,又是生产的能手。他们都固定在一个队里参加劳动,和社员一样按劳动定额评工记分。
眉山县一年的变化,证明了一个真理:广大干部通过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同劳动人民保持最广泛的、经常的、密切的联系,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一件带根本性的大事,它有助于克服官僚主义和防止修正主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