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十万”和“七百五十万”的启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7-19
第2版()
专栏:

  “十万”和“七百五十万”的启示
  新华社记者 穆青 宫策
正当牧区欢庆丰收的时候,我们访问了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草原。这里的接羔已经结束,今年全盟牲畜总数突破了八百万头大关,纯牧业区的牲畜达到七百五十万,开创了锡林郭勒盟畜牧业发展史上的最高纪录。
在一个蒙蒙细雨的天气里,我们踏着碧绿的牧草,到胜利公社的一个蒙古包里作客。好客的牧民兄弟招待我们吃奶茶,喝马奶,端来大盘的手抓羊肉,还有芬香的牛奶酒。在蒙古族姑娘欢乐的歌声中,我们分享了他们丰收的喜悦。
蒙古包的女主人是一位放牧一千头羊的能干的女牧工,她的丈夫是生产队的党支部书记。去年这一家劳动收入六百六十多元,这在当地牧民说来,收入还是比较少的。据说这里一户牧民的收入一般都在千元左右,有的在银行里已有数千元的储蓄。这说明牲畜的迅速发展,已给牧民带来了比过去好得多的生活。
锡林郭勒盟今年发展到七百五十万头牲畜,的确是草原上的一件大喜事。而尤其使我们感到惊讶的是这个盟的牧区,只有十来万牧业人口。以这样有限的人力经营七百五十万头牲畜,这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上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它给了我们许多重要的启示。
老实说,在没有踏上草原、没有亲自去观察一下畜牧业生产情况之前,我们对发展畜牧业的经济价值和它的迫切意义,认识是很肤浅的。这次访问使我们体会到很需要重新认识牧业劳动,重新认识我们的牧民。
锡林郭勒盟牧区“十万”和“七百五十万”的比例,生动地说明了一个牧民的劳动每年所创造的经济价值以及他们对国家的贡献。据统计,这个盟的牧民从一九四九年到一九六三年,共向国家出售了五十多万头牛,十多万匹马,四百五十万只羊,十四年间总共出售牲畜五百多万头;另外还出售了五千五百多万斤毛绒,以及大量的乳品、皮张等其他畜产品。粗略地估算一下,这个盟出售的大牲畜如果都用于农业生产,按每头耕畜平均负担二十五亩耕地计算,可以负担耕地面积一千五百万亩左右;出售的毛绒如果都用于纺织工业,可以制做粗、细毛料衣服和毛线衣五百多万套。这些数字看起来并不算太大,但可贵之处就在于它只是内蒙古一个盟十万牧民对国家的贡献。再从畜牧业发展的速度来看,锡林郭勒盟一九四九年还只有二百七十万头牲畜,一九五八年公社化前夕,达到四百四十七万头,如今闯过了八百万头大关,这个速度也是比较快的。这一切都说明,有计划地充分利用天然牧场,以不大的投资来迅速发展畜牧业,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合算的,有极大的经济意义,是符合投资少、花费劳动力少、收效大、速度快这一建设方针的。
从国家目前整个国民经济的需要来看,增加牲畜和畜产品,无论对于农业、工业、对外贸易、改善人民生活和繁荣少数民族经济,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今天,我国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还是不大的,因此,在目前条件下,如何提高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比重,对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来说,就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锡林郭勒盟的情况表明,我国发展畜牧业是有许多有利条件的。我国少数民族人民不但熟悉畜牧业生产的规律,而且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同时,象锡林郭勒这样良好的天然牧场,在内蒙古其它地方,以及我国的新疆、青海、西藏、甘肃、四川等地区,是有不少的。当前的问题是:随着牲畜的不断增长,出现了许多新的矛盾,其中草原建设问题和牧区劳动力问题,尤为突出。我们在访问锡林郭勒盟时,就发现这里的牧群的确有些过大,每个羊群少者五六百头,多者达到一千三百头。牧群的扩大真实地反映了牧区劳动力不足的情况。据盟委的同志说,近几年来,这个盟的牧区公社每个公社,每年差不多都要增加几十个畜群,这样必然使牧区劳动力日益感到紧张。至于草原建设的问题,核心是个水字。水利建设不能进一步发展,广大的无水和缺水草原就不能充分利用。
这些问题已经引起盟领导机关的重视,他们正以一种脚踏实地的科学态度来探讨解决矛盾的新途径。盟党委书记曾向我们谈到这样一个设想:他们准备从一些发展畜牧业有困难的地区,调整一部分有经验的蒙古族牧工,到适宜发展的地区充实牧业战线。据说采取这种办法,国家只需要给予必要的安置经费就行了,既可以进一步发展生产,又可以增加一部分牧民的收入,看来是一个少花钱多办事的好办法。同时,他们还谈到为了减轻牧区劳力和草场的负担,这几年他们一直在有计划地向农业区和半农半牧区按照合理价格输送一部分牲畜。仅去年一年就输送了二十万头母畜,这对于促进农业区的畜牧业发展很有帮助,农区牧区的群众都非常欢迎,可以说是一件一举两得的好事。另外,这个盟在解决劳力不足的问题上,近几年已经做了不少工作,除去大力发展畜牧业机具的机械化和半机械化以外,他们还积极吸收一些农业劳动力组成了草原基建队,创办了草原综合服务站,专门从事为牧民打井、打草、修棚、盖圈,以减轻牧民的劳动负担。这些措施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于草原的基本建设,问题比较多,必须进行长期艰苦的工作。锡林郭勒盟草原总面积有十九万多平方公里,将近两个浙江省那么大,其中约有四分之一的无水草原尚未利用,已经利用的好草场,也有一部分由于放牧过度,产草量下降。现在,这个盟正进一步有计划地使用草牧场,避免乱牧、抢牧的现象。除此以外,这个盟还广泛地进行开发和培育草原的工作。几年来,他们已经改造了一万多平方公里的无水草原。目前全盟又组织了一个七百人的机械打井队,正在步步向无水和缺水草原进逼。植树种草培育草原的工作,也已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全盟已建立了五个牧草种籽繁殖场,还在许多地方实行封山育林,封场育草。
为了解决草原的长期建设问题,最近国家已经在这里设立了我国第一个现代草原畜牧研究中心,来自全国各地的科学工作者,已开始着手一些科学研究和实验工作,这对于建设我国现代化草原和进一步发展畜牧业,将会有所贡献。
锡林郭勒盟的访问,给我们的印象是深刻的。锡林郭勒人有着远大的革命理想和踏踏实实的干劲,他们正在多方探讨如何使广阔的草原为社会主义祖国贡献更多的财富。这个盟的负责人在同我们谈话时透露,他们已经制定了一个更加宏伟的发展计划,确定了超越的目标。人们谈论起这件事,真是眉飞色舞,雄心勃勃,使我们也感受到莫大的鼓舞。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