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贫下中农是下乡知识青年最好的老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7-21
第4版()
专栏:

贫下中农是下乡知识青年最好的老师
一年多来,楠木公社的贫下中农给新下乡的知识青年上了两堂基本课:阶级教育课和劳动教育课。现在这些知识青年立场观点有了很大变化,热爱农业劳动,决心长期落户,有些已被选为干部
新华社成都二十日电 四川彭县楠木公社的贫农、下中农社员,热情关怀和教育下乡知识青年,从多方面帮助他们进步。
一九六二年夏天,从成都市来了四十多名知识青年到这个公社参加农业生产。这个公社的贫农、下中农社员从心里夸赞他们有志气,欢欢喜喜地把他们接回自己村里,热情地帮助他们架床、砌灶、做桌椅,还借给他们一些小型农具。这时,公社党委召开了有贫农、下中农社员积极分子参加的干部会议,专门讨论如何正确地认识下乡知识青年和正确地帮助、教育这些青年的问题。这个公社地处山区,原来文化比较落后,有些生产队长期找不到人当会计,迫切需要有文化的青年;如果从公社建设的远景规划来看,就更需要一大批有文化有科学知识的青年了。从这种情况出发,许多贫农、下中农社员都说:“我们一定要好好帮助这些知识青年,让他们在这里生根开花结果”。但是,从何着手培养呢?他们分析了这些知识青年的情况:优点是,年轻,有文化,干劲大,脑筋灵活,接受新鲜事物快,有一定的政治觉悟;弱点是,缺少阶级斗争经验和生产知识。根据这些情况,大家认为应给这批青年上两堂基本课:一是阶级教育课;一是劳动教育课,以提高他们的阶级觉悟和热爱劳动、学习生产技术的自觉性。
在阶级教育方面,各队采用的办法是:一、由老干部或老贫农、下中农社员讲解,组织这些青年人参观“社史、村史、家史”展览,现身说法地将当地人民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的事迹,讲给下乡青年听;领他们看本公社的自然、地理条件,具体地了解当地人民在党领导下十多年来的建设发展,以及今后的远景规划。二、组织全公社七十七位在旧社会受苦最深,现在阶级觉悟较高的老长工、老贫农、下中农,向这批青年反复讲新旧社会对比。三、由老干部和老贫农、下中农社员带这批青年参加本公社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让他们在运动中受到阶级教育和锻炼。
在劳动教育方面,针对多数下乡知识青年开头都把务庄稼看得很简单的思想,耐心帮助他们,让他们认识到务庄稼是一项专门学问,一米一粟,确实得来不易。他们特别注意从劳动中抓住具体事实对青年进行教育。女青年李汉书第一次下地种蚕豆,错把牛踩的脚印子当成窝窝撒下了蚕豆种子。老贫农社员钟海云、下中农社员钟昭有等就通过这件事仔细给李汉书讲解务庄稼的要领,指出:庄稼收成好不好,是关系到个人、集体、国家利益的大事,哪怕是一锄一铲都不能粗心大意;同时,又主动将自己几十年的生产经验传授给李汉书等一批下乡青年。贫农杨世康是十一大队有名的使牛能手,他看见下乡知识青年文家成在庄稼活上肯钻肯学,就下决心将自己的全套使牛技术教给文家成,除了教给较复杂的犁耙等技术外,还特别教育文家成要从爱护集体生产出发,象爱护人一样来爱护耕牛,使这个青年深受感动,更加虚心地学习。
经过一年多的教育和帮助,这批下乡知识青年在立场、观点等方面,都有了很大变化。他们热爱农业劳动,决心愉快地长期在农村安家落户。现在这批知识青年中已有二十四人被选为队干部,担任了会计、保管等职务;很多人被评为“五好”社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