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战胜十次严寒夺得牧业丰收 阿勒泰县一批热爱集体的牧民受到表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7-23
第2版()
专栏:

战胜十次严寒夺得牧业丰收
阿勒泰县一批热爱集体的牧民受到表扬
据新华社乌鲁木齐二十一日电 战胜风雪严寒、夺得牧业丰收的阿勒泰县,在最近举行的全县牧业劳动模范代表大会上,表扬了一批热爱公社、热爱集体的牧民。
阿勒泰是新疆北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牧业县。今春接羔时这里受到严重的风雪寒流袭击,强寒流达十次之多,最低气温降到摄氏零下四十多度。哈萨克族牧民发扬热爱集体的精神,进行英勇的抗灾斗争,使全县牲畜仍比去年同期增加百分之六点三。全县受到公社表扬的抗灾模范就有八百多人,其中有九十多人被选出席县的牧业劳动模范代表大会。
克木齐公社的年轻牧工哈力满,在风雪交加的接羔日子里,昼夜守候在接羔棚,产一个保护一个。全群四百只母羊产了四百零八只羔,仔羔全部成活,母羊无一损失。当别的羊群受到风雪威胁时,他又把自己的羊群交给他妹妹看管,毅然去帮助别人战胜寒流。
阿苇滩公社的哈萨克牧驼老人吾瓦特,寒流来临时,拒绝了队干部让他在家休息的意见,他昼夜不离驼群,使全群八十多峰骆驼安全度过风雪。
牧马工赛克斯拜在平地积雪半尺多深的日子里,把自己的毡房让给马驹住,把棉被给刚生下来的马驹盖,并且冒着严寒为母马挖雪刨草。他放牧的马群成为全队母仔安全群。
阿勒泰在一九四九年新疆解放时只有十一万多头牲畜,农业发展更差,吃的粮食绝大部分要用骆驼从外地运来。目前全县牲畜头数相当于解放初期的五倍。粮食和饲料在一九五六年就已自给。近几年来,阿勒泰牧区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风雪、寒流和干旱灾害,但平均每年牲畜净增仍在百分之十以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