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活跃居民夏夜生活 传播社会主义思想 上海里弄乘凉晚会大讲革命故事 曹杨新村在职和退休工人向少年儿童进行阶级教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7-23
第3版()
专栏:

活跃居民夏夜生活 传播社会主义思想
上海里弄乘凉晚会大讲革命故事
曹杨新村在职和退休工人向少年儿童进行阶级教育
据文汇报讯:上海不少街道地区文化组织趁里弄居民夜晚乘凉的时候,在街头巷尾、广场举办革命故事会、纳凉晚会,开展小型文艺活动,丰富了居民生活的内容,传播了社会主义思想。
连日来,许多街道地区和里委员会举办了纳凉故事会。闸北区故事团以和阗路、严家阁路、中华新路、太阳庙路等七处居民乘凉集中的地方为乘凉故事会的据点,由三、四人组成的故事队每天或隔日去讲革命故事。同时,区内的一百多个里弄故事员分散在马路旁、弄堂里、晒台上,为三五成群的居民讲《血泪斑斑的罪证》、《两双鞋》、《一只童子鸡》、《墙的秘密》、《智取黄袖章》等数十个革命故事。
小型乘凉晚会也是开展文艺活动的场所。虹口、卢湾、南市等区有些街道文化站和里委员会文艺组经常在纳凉晚会上表演小型文艺节目。在虹口区东长治路春阳里委员会最近举办的两次纳凉晚会上,这个里委员会的文艺组,为居民演出了富有教育意义的小节目:有女声小合唱《迈步到新疆》,有沪剧表演唱《歌唱张永生》、《送行》,有越剧表演唱《争夸好大嫂》,有评弹对唱《母女对唱讲卫生》等。这些节目反映了里弄新人新事,受到居民热烈欢迎。
有些街道地区的小型文艺宣传队也在乘凉晚会上开展小型的文艺活动。普陀区各街道地区的小型文艺宣传队所演唱的沪剧《四十四号真正好》、评弹《邻里亲》、相声《两幢房子》等节目,反映了甘泉二村十户人家团结互助的事迹,在居民中广泛传播了里弄新风尚。
据解放日报讯:上海曹杨新村许多在职和退休工人,利用晚上乘凉的机会,给少年儿童讲革命斗争故事,讲家史和厂史,受到小朋友和家长们的热烈欢迎。
十二日晚上,家住这个新村的上海电化厂职工孙永安,吃过晚饭来到曹杨四村一个场地上,看到有几十个少年儿童在一起乘凉,他便给大家讲《两个蒙族小英雄》的故事。在附近乘凉的孩子们也都围了上来。孙永安讲得有声有色,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退休工人李阿妹、李俊田等,这几天晚上,也经常到乘凉场地上给孩子们讲自己的家史,向孩子们进行阶级教育。
早在放暑假前,这个新村的退休工人,在里弄党支部的领导下,就开会研究如何协助里弄、学校开展学生暑期活动。曹杨一村五十三个退休工人组成的“暑期儿童辅导工作队”,除分别协助“青少年俱乐部”“街道图书馆”开展工作外,还利用晚上乘凉的机会,为孩子们讲革命斗争故事,讲新旧社会对比。曹杨六村八个退休工人组成的“故事员小组”,除讲自己在新旧社会的亲身经历外,还到处寻找资料,讲一些现实阶级斗争事例,以加深少年儿童对阶级、阶级斗争的认识。曹杨八村少年图书馆的十二个工作人员,全部由退休工人担任。原来他们规定每人每周值班一天,两人一班,现在放了暑假,他们几乎天天来值班,而且延长了开放时间。由于老一辈的热心关怀,这个少年图书馆越办越好,每天要接待二百多个小读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