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两种“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7-24
第6版()
专栏:

两种“推”
魏桥
家住杭州卖鱼桥边,每天都可以在桥上看到这样的事:
有人拉着沉重的车辆,过桥时屈着背,蹬着脚,吃力异常,这时,几个行人一拥而上,相助一臂,车辆迅疾地推过桥去。
行人和拉车者是萍水相逢,素昧平生,大可我走我的阳关道,你过你的独木桥。可是路人从不袖手旁观;助人一臂,过得桥去,既不通名报姓,又即各奔西东,岂不白费了力气,与己何益。可是,路人从不考虑、计较这些,而乐于相助。
是什么原因使陌生的路人伸出了助人之手呢?因为在新社会里,劳动人民之间,尽管素昧平生,却有着共同的理想;虽则萍水相逢,却有着共同的利益。这种共同的理想和利益,使得人们站得高,看得远,把别人的困难看作是自己的困难,做到一人有事,大家相助,一处遇难,众人相帮。正因为这样,人们之间就能结成一股巨大的力量,足以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障碍,推动着时代的车轮迅猛前进。
从这种推,又使我联想到鲁迅笔下的另一种“推”。他在三十年前《推》的一文中写道:“住在上海,想不遇到推与踏,是不能的,……”那时,有种高等华人“上车,进门,买票,寄信,他推;出门,下车,避祸,逃难,他又推。推得女人孩子都踉踉跄跄,跌倒了,他就从活人上踏过,跌死了,他就从死尸上踏过,走出外面,用舌头舔舔自己的厚嘴唇,什么也不觉得。”
现在我住在桥边每天遇到的“推”和鲁迅当年住在上海不能不遇到的“推”是多么不同呀!这两种不同的推,反映了两个不同的世界,两种不同的精神面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